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羽毛球、网球选手的痛苦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肩峰下间隙内结构反复摩擦、撞击引发的病理变化。羽毛球与网球选手因频繁进行肩部上举、外展等动作,容易诱发此综合征。
一、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概述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由肩峰下间隙内结构反复摩擦、撞击引发。羽毛球与网球运动中,肩部上举、外展等动作频繁,增加了撞击频率。
二、为何偏爱羽毛球、网球选手
1. 运动特点:羽毛球与网球运动中,肩部上举、外展等动作频繁。
2. 发力方式:肩部肌肉过度收缩与发力,增加肩峰下结构磨损。
3. 训练强度:高度度训练导致肩部持续疲劳,肌肉力量失衡。
三、症状表现
1. 疼痛:肩部活动时疼痛,休息时也可能出现。
2. 活动受限:肩部活动范围减小,影响日常生活。
3. 肌肉力量下降:肩部肌肉废用性萎缩,力量下降。
四、预防与诊疗
1. 预防措施:合理训练,加强肩部肌肉锻炼,正确的技术动作。
2. 诊疗方法:保守诊疗包括休息、物理诊疗和药物诊疗;手术诊疗包括肩峰下减压术、肩峰成形术等。
合理训练需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避免过度集中训练肩部,应均衡安排全身各部位的训练,控制训练强度与时间,循序渐进增加负荷。加强肩部肌肉锻炼,可通过俯卧撑、侧平举、俯身飞鸟等针对性练习,增强肩部三角肌、冈上肌等肌肉力量,为肩部提供稳定支撑。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至关重要,在击球时,要运用身体整体力量,而非单纯依靠肩部发力,规范的挥拍动作可减少肩部的异常受力,降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生的风险。
广州中兴运动损伤专科医院(简称中兴医院)是广东省二级专科医院,中兴医院在继承牛氏中医正骨疗法的基础上,贯彻“整合医疗”理念,构建了传统中医正骨、现代骨科诊疗、运动功能评估与康复有机融合的三大技术体系,能为就诊患者提供集预防、评估、诊疗、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医院年均接诊量十多万人次,服务范围辐射粤港澳乃至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