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早报 星期五 广东微灵工科技
7月25日 | 人力资源行业新闻速递人力资源杂志 2025年07月25日 新闻汇总
本期导读浙江绍兴:促进人才需求目录赋能重点产业发展四川:举办深化东西部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陕西:精细帮扶促困难群体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17个新职业河南沈丘县:打造百姓“家门口”就业平台山西:我省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1来源: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浙江绍兴:促进人才需求目录赋能重点产业发展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突出“高新尖缺”产业导向,编制《绍兴市“万亩千亿”新产业人才需求目录》《绍兴市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产业人才战略需求报告》,研判人才供需趋势,以人促产驱动发展。
产业深度参与,构建“链主主导-生态协同”的需求锚定机制。以产业为中心,由重点产业链主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技术**及科研院所、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三方,形成“需求收集+趋势研判+数据分析”联动机制,基于产业发展要求,结合学历、工作经验、薪酬水平3个维度的供需匹配分析,确定岗位需求缺口。如在编制绍兴市集成电路产业目录期间,对辖区73家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企业和253名行业**及从业人员,进行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精细定位包括半导体工艺工程师、半导体薄膜技术工程师等在内的18类专业需求,对应明确3层级需求紧缺指数。
标准深度耦合,打造“能力图谱化”的产教融合新范式。分析目录岗位需求要素,拆解形成由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等**维度组成的精细画像,从而推动目录内容转化为可量化、可评价的人才培养“产业标尺”。比如绍兴市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目录中显示,传统产业与AI融合的岗位占比较高。为此,绍兴支持绍兴文理学院开设“人工智能+纺织智能制造”本科专业;推动绍兴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AI+轴承检测”中职班,引入视觉软件认证体系;联合民营企业浙江亿田智能厨电共建“AI厨电研发订单班”,设置机器视觉检测、智能控制算法等特色课程。
战略深度驱动,建立“动态导航”的敏捷共进系统。畅通企业、院校、人才对目录应用效果的定期反馈渠道,密切跟踪常规性产业规划调整与颠覆性技术革新对人才需求的深层影响,通过数据赋能和座谈调研,驱动目录动态更新、敏捷响应、前置储备。比如在绍兴市低空经济产业人才目录中,前瞻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发展路径,系统性布局战略人才需求,确定短期人才目录需求25类、战略人才目录需求25类,将产业发展态势与双目录需求比例调整共频联动,跟随产业跃迁节奏稳定快速提供人才支撑,确保在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关键。
2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川:举办深化东西部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近日,深化东西部人力资源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在四川省凉山州举办。活动以“携手东西协作、共促乡村振兴”为主题,由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主办。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及省内有关市州****、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企业机构、产业园区**等参加。
活动设置现场观摩、大会交流、座谈研讨、对接洽谈等内容,推动健全人力资源协同合作机制,认定首批10家四川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业伙伴”,集中启动网络新媒体“直播带岗”服务。活动期间,举办乡村振兴现场招聘会,面向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人员等重点群体发布3000余个就业岗位,提供求职对接、政策咨询、技能展示、创业指导等综合服务,拓展就业增收渠道。
近年来,四川坚持以加强东西部协作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稳定和扩大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十四五”以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常年保持在2600万人左右,省外转移就业1100万人,累计帮助244万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凉山州是全国比较大的彝族聚居区,农村劳动力250万人,常年务工保持在130万人以上。
凉山州以建设东西部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为契机,搭建高水平东西部人力资源交流合作平台,持续夯实协作基础、深化协作内涵、拓展协作成果、提升协作质效,积极融入全国统一人力资源大市场,健全跨省域信息共享和劳务合作机制,推动人力资源市场贯通、产业共兴、服务共享,为助力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来源:陕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陕西:精细帮扶促困难群体就业陕西多措并举,从增加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强化技能培训等方面发力,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
一是强化政策供给。省人社厅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部署全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加强分类精细帮扶,结合就业援助对象特点,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点,综合运用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创业服务、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服务措施,制定“一对一”援助方案。
二是搭建精细帮扶平台。为精细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更好就业,通过辖区街道和社区就业创业服务驿站,不断延伸就业服务“触角”,开展多场次就业服务进社区活动,并组织特色培训班,帮助**在“家门口”提升技能,实现就业。
三是大力挖掘就业岗位。在推动就业援助工作中,强化大龄岗位开发,挖掘创造适合大龄人员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引导用人单位开发适合的岗位,支持公共部门、基层社区推广“以老助老”服务模式,在学校、医院等单位和社区家政服务、公共场所服务管理等行业,探索适合大龄人员的灵活就业模式。
四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能是立身之本、就业之钥,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就业困难群体实现稳就业至关重要。为此,陕西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项目化技能培训,从根本上增强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就业稳定性,使他们学习技能,并实现就业增收。
4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17个新职业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17个新职业、特种救援员等42个新工种信息,并调整变更了9个职业(工种)信息。自2019年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以来,累计发布七批,共110个新职业。
加快新职业发布、大力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新职业信息的征集、规范和公布,及时、准确反映了市场需求,提升了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公信力。相应职业标准的开发,将为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等提供基本依据,提高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维护劳动者发展权益。
5来源:沈丘县人社局河南沈丘县:打造百姓“家门口”就业平台沈丘县聚焦重点群体、灵活用工和市场主体,坚持以公益性、灵活性、兜底性为原则,打造百姓“家门口”就业平台,促进**就近求职、就近就业。
基层阵地精心设置,就业服务“零距离”
构建“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三级网络。零工市场下沉,在乡镇(办事处)便民服务大厅建立零工驿站,提供多样化岗位,付井镇杨庄村渔具车间为30余名留守妇女提供灵活岗位,月均增收2000—3000元。在产业集聚区配套“零工驿站”,提供岗位对接、权益保障一站式服务。2025年“春风行动”招聘会联动6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2000余个,设立“宝妈岗”专区,现场20余名妇女达成就业意向。村级零工站点兜底,刘湾镇大陈庄村永盛服饰车间吸纳260名村民就业,其中80名为50岁以上低龄老人,通过裁剪、包装等低强度岗位实现月均增收1000元以上。
数字赋能精确匹配,供需对接“加速度”
以零工市场为基“点”,发挥多方力量、链接各方资源、提供专业服务,建立“零工台账”,实施动态更新,***提升就近就便零工就业覆盖面。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招聘活动同步开通“直播带岗”平台,企业通过直播间实时答疑,求职者扫码投递简历。2025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100余家线上企业、30家线下企业,提供“云端+现场”双渠道服务。
聚焦群体精细施策,灵活就业“促增收”
针对特定群体,结合企业需求+求职需求,让供需双方实现无缝衔接。对有就业需求、但无法去企业车间从事劳动的求职者,设置弹性岗位,实现在家就业愿望。付井镇赵庙村设立的弹性岗位,允许“宝妈”按需调整工作时间,旭鑫服饰车间80名“宝妈”送完孩子上学后上岗,月均收入3000元,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6来源:山西省人社厅山西:我省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近日,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的通知》,***启动实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攻坚行动通过发布“五个清单”、建立服务台账、开展实名帮扶、组织系列招聘、强化跟踪服务等方式,多措并举帮助和促进我省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通知要求,各市人社部门要***梳理服务项目、招聘渠道等,在市级渠道集中发布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服务项目、服务机构名录、求助途径、招聘渠道“五个清单”,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提供指引;要强化与教育部门的联络对接,摸清辖区内2025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情况,建立实名服务台账,标注就业服务需求、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就业去向等情况;要统一政策宣传内容,共享岗位和培训项目信息,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做实做细“1131”服务,采取入户走访、面对面服务等方式,跟进了解需求、点对点提供服务,拉进服务距离,提升服务温度,实现联系服务全覆盖;要接续举办各项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常态化组织线上招聘,结合本地产业结构,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行业,开展“小而美”、“专而精”特色招聘,提升活动吸引力。
目前,全省各级人社部门正在积极开展行动,主动靠前服务,有效融合线上线下资源,结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开展了多场次贴近百姓、走进**的“小而美”“专而精”特色招聘活动。
太原市迎泽区“人才夜市”在钟楼商业街启幕,共有3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招聘岗位6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次。现场设立了简历诊断区和就业指导区,由专业导师为求职者们逐字逐句修改简历,求职能力实训项目为求职者提供从“求职准备”到“职场起步”的全链条能力支持。
在运城市盐湖区,57家参会企业共为求职者带来3000余个工作岗位,涉及信息技术、医疗健康、能源科技、机械制造、等领域。活动通过“盐湖就业”“盐湖融媒”等官方抖音账号进行线上直播。据统计,当天入场求职人数达21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100余份,提供政策咨询970余人次,直播带岗参与人数6.1万余人。
永济市举办的专项招聘会,吸引了先进制造、机电加工、医药健康、食品加工等领域32家企业入驻,推出107个职位、510个就业岗位,采用“岗位云推介”模式,直播累计播放量达6308次,1721人次通过直播间了解岗位信息,100余人次参与在线互动,51人在现场达成就业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