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的管理智慧-重智创新
儒商的管理智慧-重智创新
儒商的特点是“以德经商”和“以智经商”的统一。有人认为儒商只重德,不重智,是迂腐的商人、企业家,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儒商对知识、经验的重视,对人才和创新的推崇,是儒商事业成功的可靠保障。
一、“经商不懂行,瞎子撞南墙”
俗话说:”儒商十分重视经商“经商不懂行,瞎子撞南墙。本领的学习,强调“乘时习艺”“艺贵专精”。所谓“学徒”就是学经商的技能,要求做到“卖药会郎中,卖布会裁缝”,“柜台站三年,见人会相面”。《生意世事初阶》提出学徒的基本功第七项就是要学好技艺,饭后学写字,晚上学算盘,“生意之家忌的是白日打空算盘,要在晚上请教人指点算法”。要学秤称物,秤杆“不可恍惚,称准方可报数”。还要学会看银子成色分清真假。勉励学徒要掌握经商的本领,说:“要到会,人前累一回生,二回熟;经一遭,长一智。凡百事,都是学而知之。如到店两三个月,就要撑上柜,乃是你没规矩,真属可笑!盖你连话也说不来,货源全不懂,何能做生意?”《商贾便览》更细致地阐明了经商知识的重要性,说:“辨货要知大概,识物务须小心?!薄疤煜禄跷?,各有土产不同,任是老商,遍游大省名镇,慎涉江湖海洋,岂能各种皆识高低?然货之大概,高者总有自然宝色,光亮鲜明,活润生神,细结实,滋味美厚,干净均匀;而低者色相死而不活,黯晦灰黑,枯呆紊硬,粗糙稀松形质恶浊,杂掺伪牵。至于新生熟,方圆大小,轻重长短,整碎热湿,或土产,或工作,可否取舍,总要合宜,然后可售。惯家内行,一见了然;外行初认,黑白难分,虚心求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此又不在概论者也?!比迳糖康髟诟芍醒В匝浇谢竟Φ难盗芬约疤岢导稣嬷?、熟能生巧等,符合科学认识论和辩证法,是可值继承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陈启沅破除迷信办实业
广东南海人陈启沅是中国近代di一家民族资本工厂的创办者。他的家乡南海县是有名的蚕桑之乡,顺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遍布桑基鱼塘。陈启沅从小就对蚕桑和丝织特别注意,后来写了《蚕桑谱》一书。1873年,陈启沅在家乡简村建起了继昌隆机器缫丝厂。缫丝厂的出现,在当时因循守旧的自然经济社会里激起了轩然大的波。对于这个新鲜事物,有的人说机器声汽笛声像鬼叫,不吉利,破坏了风水,有的说工厂烟囱太高条黑影从高处压下,会破财丧丁,有的指责男女同厂做工有伤风化;有的散布谣言,说机器会伤害人的性命。种种责难甚嚣尘上,附近的农民受到流言蜚语的影响,扬言要砸毁工厂清政fu对新兴的民族资本企业并不支持,表现出压制的态度一时间,过大的压力使得陈启沅的亲属也担心起来,劝说他赶紧关闭工厂,平息众怒。然而,面对传统势力的高压,陈启沅却没有动摇,而是顶住压力办工厂。他一方面向村民介绍科学知识,让村民参观工厂的生产;另一方面又在工厂内搞技术革新,亲手设计出半机械化的缫丝小机械。这种小机械一人就可使用,轻便灵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功用与大的缫丝机无异,很受缫丝工人的欢迎。通过陈启沅的科普宣传和“眼见为实”,大家慢慢接受了办机器工厂,并将陈启沅改进的缫丝机推广开来,南海周边地区使用者超过两万多人。在陈启沅的带动下,珠江三角洲迅速兴起了开办新式缫丝厂的热潮,先后达数百家之多,极大促进了我国的民族缫丝业的发展,陈启沅也声名远扬,受到人们的尊敬。
三、生产布鞋也需要知识
1982年,山东荣成鞋厂生产了一种蓝色涤纶塔跟布鞋,很受欢迎,各地不少用户纷纷前来订货,供不应求。为了优待老客户,鞋厂主动给山东滨州市一家大商店分配了一部分这种新产品,可是却被商家退货。鞋厂派人去调查,原来滨州的风俗只有谁家办丧事,妇女们才穿这种蓝色的鞋以示哀悼。这种颜色的鞋在别的地方受欢迎,但在滨州却犯忌。荣成鞋厂“吃一堑长一智”,在1983年春,当他们得知山东即墨一带的风俗是每逢寒食节,所有前一年结婚的新媳妇都要给七姑八姨每人送一双鞋。于是,他们马上组织力量生产了四千多双各种规格的布鞋,赶在节前几天发货至即墨县,结果不到一天就销售一空这就说明,儒商们还应有一些民俗学的知识,了解当地民俗习惯,这样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