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四年来低谷,经济隐忧加剧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四年来史低,经济隐忧加剧
近日,随着民众对关税和通货膨胀的担忧不断攀升,美国消费者对自身财务前景愈发悲观,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大幅下滑。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3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骤降7.2点,降至92.9,不仅连续第四个月下滑,更触及2021年1月以来的史低水平,且低于FactSet调查中分析师预期的94.5。
与此同时,衡量美国人对收入、商业和就业市场短期预期的指标同样不容乐观,大幅下跌9.6点,降至65.2,创下12年来的史低纪录。这一数值远低于80的经济“分水岭”,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指出,这或许是美国经济在短期内陷入衰退的预警信号。数据还显示,预期经济衰退的美国消费者比例,目前仍维持在九个月来的高位。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高级经济学家斯蒂芬妮·吉查德(Stephanie Guichard)分析称:“过去几个月,消费者对未来收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乐观情绪,但现在这种乐观情绪已基本消失。这表明,人们对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担忧,正逐渐影响他们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评估。”
尽管特朗普当局对民众信心恶化的现象持淡化态度,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3月25日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信心数据与消费者实际支出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人们照常工作领薪、消费,经济也在持续发展。”然而,美国零售行业的表现却与这一观点相悖。
作为美国前列的零售商,沃尔玛虽凭借消费者寻求低价商品的趋势实现了业务增长,但上月末仍下调了2025年的利润预期,销售前景也趋于保守,且未将潜在的关税影响纳入年度预期。同样,塔吉特在关键的假日季销售额和利润双双下滑,并预计年初利润将面临“巨大压力”,部分原因就在于对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国的关税。此外,梅西百货、百思买等多家大型零售企业,也因“经济不确定性”,对2025年的业绩预期持谨慎态度。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调查还显示,消费者对房屋和汽车的购买计划均出现下滑。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整体经济预期悲观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电器等大宗商品的意愿却有所上升。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推测,这或许是消费者为避免关税实施导致价格上涨,而提前进行采购。
当前,尽管美国通胀率从2020年特殊时期后的高点有所回落,但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水平。居高不下的物价,加上多轮进口关税的实施,让美国人在消费时愈发谨慎。此前,消费者在年终假期前的信心有所回升,消费较为活跃。但进入1月,美国零售额大幅下降,尽管部分原因可归咎于恶劣天气。2月份,美国零售额虽有所回升,但增长幅度较为有限。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3月25日发布的数据还显示,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的满意度下降了3.6个百分点,降至134.5。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衡量美国民众对当下经济状况和未来六个月经济预期的重要指标,一直备受关注。由于消费者支出占据美国经济活动的约三分之二,经济学家始终密切留意美国消费者的情绪变化,试图从中捕捉美国经济走向的蛛丝马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