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12987工艺中的“回沙”工艺是怎样的?
在中国浩瀚的酒文化中,茅台酒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卓著的品质,被誉为“国酒”,享誉全球。而在茅台酒复杂的酿造过程中,“回沙”工艺无疑是其中心与精髓之一。这一工艺不仅体现了茅台酒对原料的精挑细选,更彰显了其在酿造技艺上的深厚底蕴与独特智慧。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茅台酒12987工艺中的“回沙”工艺,探寻其背后的奥秘。
一、12987工艺概览
在深入解析“回沙”工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茅台酒所采用的12987酿造工艺。这一工艺以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期间包含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以及七次取酒,简称“12987”工艺。这一工艺不仅繁琐复杂,而且对原料、时间、温度等因素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是茅台酒卓著品质的重要保障。
二、“回沙”工艺详解
在茅台酒的酿造过程中,“回沙”工艺特指在多次蒸煮、发酵和取酒过程中,对酒醅进行反复处理和利用的环节。这一工艺的中心在于“回”,即将前一轮次蒸煮后的酒醅重新投入下一轮次的蒸煮和发酵中,以实现原料的充分利用和酒质的不断提升。
初次蒸煮与下沙
茅台酒的酿造始于端午踩曲和重阳下沙。在重阳时节,选用本地比较好的红缨子糯高粱作为原料,经过精心挑选和破碎后,与酒曲、水等原料混合均匀,进行初次蒸煮。这一过程被称为“下沙”,是茅台酒酿造的第一步。
糙沙与多次蒸煮
在初次蒸煮后的酒醅中,加入等量的新原料进行混蒸,这一过程被称为“糙沙”。糙沙后的酒醅会经过多次蒸煮,每次蒸煮后都会进行摊晾、加曲、堆积发酵等步骤。这些步骤的反复进行,不仅有助于原料中淀粉的充分转化,还能让微生物在酒醅中充分繁殖和代谢,为酒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回沙与多次发酵
在多次蒸煮的过程中,每一次蒸煮后的酒醅都会被重新投入下一轮次的蒸煮和发酵中。这一过程就是“回沙”。通过多次回沙,酒醅中的香味物质得以充分释放和融合,形成了茅台酒独特的酱香风味。同时,多次发酵也有助于酒体中有机物的进一步转化和分解,使酒质更加纯净和细腻。
七次取酒与勾调
经过多次蒸煮和发酵后,茅台酒会进行七次取酒。每一次取酒的时间和方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确保取出的酒质稳定且风味独特。这些不同批次的酒经过精心勾调后,才能成为我们比较终品尝到的茅台酒。勾调是茅台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要求调酒师具备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以确保每一瓶茅台酒都能保持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三、“回沙”工艺的意义与价值
“回沙”工艺在茅台酒酿造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酒质的不断提升,还能让茅台酒保持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通过多次回沙和发酵,茅台酒中的香味物质得以充分释放和融合,形成了其独特的酱香风味和丰富的口感层次。同时,“回沙”工艺还有助于酒体中有机物的进一步转化和分解,使酒质更加纯净和细腻。
茅台酒12987工艺中的“回沙”工艺,是茅台酒卓著品质的重要保障之一。它体现了茅台酒对原料的精挑细选和对酿造技艺的深厚底蕴。通过多次回沙和发酵,茅台酒形成了其独特的酱香风味和丰富的口感层次,成为了中国白酒文化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