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航运巨头承诺四年内投资200亿美元助力特朗普重振美国海运
法国航运巨头承诺四年内投资200亿美元助力特朗普重振美国海运业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上周四(3月6日),法国航运巨头、马赛达飞班轮公司(CMA CGM)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Rodolphe Saadé)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时,做出一项重大承诺:在未来四年内,向美国投资200亿美元,旨在推动美国海运业的复兴与发展。
达飞海运集团作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航运公司,一直以来在国际航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萨德此次的投资计划涵盖多个关键领域。他打算将公司美国的悬挂美旗帜帜的集装箱船队规模扩大两倍,同时对美国港口设施进行升级,并计划建立一个位于芝加哥的空运枢纽等。
在接受采访时,萨德详细阐述了这200亿美元的投资分配。其中80亿美元将用于集装箱船的购置,70亿美元投入物流领域,40亿美元用于港口建设,另外10亿美元则会用于航空货运。萨德表示,这些投资预计将直接创造10,000个新的就业机会,并且强调大部分宣布的投资都是从其他领域调配或新增的资金。他还提到,“四年200亿美元的投资,是我们对美国市场非常有力的承诺,这体现了达飞对美国海运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这一投资承诺的背景,正值特朗普当局力图重振美国商业和防务造船业,并试图打破其他国家在全球海运业主导地位的关键时期。特朗普近期在X网站发布的一段白宫视频中明确表示,美国的海运业长期以来方向迷失,未来几周将宣布一项“大规模新计划”,目标是建造世界上巨型船舶。在与萨德的会面中,特朗普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而萨德则回应称,“随着计划推进,美国将拥有更多悬挂美旗帜帜的船只。”
本周,特朗普在国会发言时进一步透露,将在白宫设立一个新的造船办公室,以推动相关计划的实施。相关官员也在考虑发布一项行政命令,旨在促进国内造船业的发展。根据《华尔街日报》查阅的行政命令摘要草案,其中一项措施是对停靠美国港口的外国建造船舶收取费用,以此增加海事部门的收入。不过,这一想法虽然借鉴了USTR近期考虑的建议,但仍可能在实施过程中有所变动。据悉,每次靠港至高收取150万美元的收费提议,已经遭到美国贸易和农业团体以及集装箱航运业的反对。 在全球造船业格局中,中国和韩国占据主导地位。数据公司Linerlytica的数据显示,按运力计算,达飞班轮公司近36%的集装箱船队由中国制造。此外,公司超过64%的新订单也交由中国船厂建造。达飞旗下的APL子公司目前运营着一支由10艘集装箱船组成的悬挂美旗帜帜的船队,由于这些船舶悬挂美旗帜帜,船员均为美国籍,因此成为美国当局和货物的优先选择承运商。
萨德透露,达飞海运计划为其悬挂美旗帜帜的船队新增20艘新船,这些新船很可能来自韩国造船厂。同时,公司也正在与美国造船厂商洽谈,探讨在美国制造船舶的可能性、时间节点以及船舶尺寸等问题。达飞轮船公司通常从中韩订购可装载约18,000个集装箱的大型船只,而美国造船厂建造的集装箱船规模相对较小,如达飞旗下子公司APL悬挂美旗帜帜的船队,船舶装载量从1,600个集装箱至6,000个不等。
美国市场对于达飞海运集团至关重要,占其总收入的四分之一。2024年,作为全球第三大承运商,达飞海运的净利润达到57.1亿美元,毛收入为555亿美元。近年来,达飞集团积极布局全球物流服务,投入数十亿美元进行业务拓展。2019年,以16.7亿美元收购CEVA Logistics,两年后推出自己的空运服务。同时,在美国洛杉矶和纽约-新泽西这两个繁忙的西海岸和东海岸港口,达飞也斥巨资购买了货物装卸码头。
未来,达飞轮船计划再投资数亿美元,对上述港口及其他港口设施进行升级,以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应对港口拥堵问题,实现更快、更多集装箱的转运。目前,达飞公司及其物流子公司在美国雇佣了约15,000名员工。萨德还介绍,公司计划将在美国约200个仓库的网络规模扩大一倍,并进行现代化改造。此外,还将在波士顿地区开设一个研发中心,同时新建的芝加哥航空枢纽将配备五架波音777货机,专门用于美国和亚洲之间的货物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