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健坤科技有限公司2025-04-05
四川健坤科技有限公司就为大家梳理一下避雷针的现世 与发展历程。
1752年,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实验证实了天空中的打雷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在风雨交加的一天,富兰克林用麻线将绸子做的风筝放上天空,并在麻线的下端系了一把金属钥匙。被雨水淋湿的麻线成为了链接风筝与钥匙的导电载体。当他把手靠近钥匙时,突然看到电火花在钥匙和手指之间跳过,同时,手指感到一阵刺痛。由此避雷针问世,利用一根金属导线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的危险。
根据电磁理论,越尖的导体,应当具有更高的避雷效果。因为避雷针一直被做成的圆锥形状。但不常规的操作总有不一样的效果,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强制英国的避雷针统统装了一个金属小圆头,并延续使用到今。美国物理学家查理·摩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圆球状顶端的避雷针其避雷效果要比尖头的高一倍。由此避雷针进入圆头时期。
本回答由 四川健坤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
四川健坤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林先生
手 机: 15928930452
网 址: http://www.scjiankunke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