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斯迈尔电子有限公司2025-05-22
在高表面能材质上,可移胶通过 “界面化学优化 + 结构设计” 实现粘性与可移除性的平衡:
1. 胶黏剂配方优化
极性基团增强:
胶黏剂中引入 30% 丙烯酸单体,与玻璃表面羟基(-OH)形成氢键,初粘力提升至 12# 钢球,在光滑玻璃(表面能 50mN/m)上的剥离强度达 15N/25mm,同时保持可移除性(残留胶渍<0.01mg/cm2)。
微结构涂层:
胶层表面经微凹版涂布(凹坑深度 5-10μm),增大与金属表面的机械啮合,在不锈钢板(粗糙度 Ra=0.8μm)上的持粘力≥24 小时,适用于实验室仪器的临时校准标签。
2. 粘贴工艺控制
贴附压力:
建议使用辊压工具(压力 0.1-0.2MPa)确保胶层与表面充分接触,尤其在弧面玻璃(曲率半径≥50mm)贴标时,辊压可使贴合度从 85% 提升至 99%。
环境湿度:
在湿度>70% RH 环境中,提前用酒精棉清洁表面(残留湿度≤5%),避免水膜阻碍胶黏剂扩散,可使粘性稳定性提升 40%。
3. 场景化解决方案
浴室玻璃标签:
使用耐水型可移胶(吸水率≤0.5%),在淋浴间玻璃(温度 40℃,湿度 95% RH)粘贴防滑警示标签,可反复粘贴 50 次以上,胶层无霉变。
金属货架标签:
在仓储金属货架(表面镀锌处理)使用带背胶网格纹设计的可移胶标签,网格纹(间距 1mm)引导撕除方向,剥离力均匀性提升 60%,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导致的残留。
本回答由 深圳市斯迈尔电子有限公司 提供
深圳市斯迈尔电子有限公司
联系人: 杨春梅
手 机: 1831903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