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早报 星期二 广东微灵工科技
5月27日 | 人力资源行业新闻速递人力资源杂志 2025年05月27日 新闻汇总
本期导读黑龙江:三部门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宁夏:三窗三办三规范打造人社服务暖心升级版广西来宾:创新AI 直播带岗 赋能24小时就业服务不打烊四川眉山市出实招精细帮扶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安徽省7.5万余名考生报考社工 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河北国企加力稳岗扩岗促就业
1来源:中国上级网黑龙江:三部门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近日,黑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惠民政策措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助力提升职业技能,兜牢失业保障底线。
《通知》明确延续实施2项稳岗惠民政策举措。一是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60%返还。二是延续实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对取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并符合条件的人员,按照初级(五级)1000元、中级(四级)1500元、高级(三级)2000元标准发放技能提升补贴。每人每年可享受1次技能提升补贴,取得技能人员急需紧缺职业(工种)证书的,每人每年享受补贴次数不超过3次。稳岗返还和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执行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同时,《通知》强调要持续作好大龄失业人员保障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要持续推行稳岗返还“免申即享”经办模式,推动技能提升补贴证岗相适,畅通失业保险金申领渠道,提升经办服务质效;要加强协同配合,推动政策效能及时有效释放;要广为组织开展政策解读和服务宣传,提升社会知晓度和认同度,引导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李播)
坚持“三窗联动”,细致周到暖民心。一是开通“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针对大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政策不清、流程不畅、部门推诿”等问题,增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行“兜底服务”。对大众反映的复杂问题“一窗受理、分类转办、限时反馈”,建立问题登记、跟踪、回访全流程台账,确保大众遇到难事“有人管”、意见建议“有人听”、反映问题“有回应”。定期梳理共性问题,推动流程再造和政策完善。二是开通“公益律师服务窗口”。在人社服务窗口引入公益律师,免提供法律咨询、文书代拟、争议调解等一站式服务。每月1日、15日安排专业律师坐班,重点解答社保维、工伤认定、劳动争议等问题,切实将矛盾问题化解在人社服务半径内。开设“人社法治讲堂”,开展政策“三送五进”,通过案例解读、政策宣讲等方式,提升大众法治意识。三是开通“老年人残疾人辅助窗口”。推行“暖心助弱”服务,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设置用窗口,配备引导员,提供全程引导、代办帮办、延时办理、主动上门等服务,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让老年人、残疾人少跑路,一次办成社保认证、查询、社保卡办理、劳动能力再次鉴定申请等业务。
实施“三个办理”,提质增效解民忧。一是力促“提速办理”。印发《宁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务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版)》,331项服务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办理时限压减45.6%,151个事项即来即办,30个事项“零材料”办理,26个事项“一证(照)通办”,62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49个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标准化推动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告知承诺制改变经验,被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列入典型案例推广。二是探索“智慧办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金凤区为试点,对劳务派遣经营许可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业务实施智能审批,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办理行政许可业务,审核完成后自动生成电子证照,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精简提交材料,切实减轻企业和大众负担。三是推进“高效办理”。积极推进退休、员工录用、灵活就业、社保卡、工伤、个人创业、外国人来华工作、高校毕业生档案服务8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整合各部门业务经办流程,实现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站服务”、结果“一体反馈”。“退休一件事”被院办公厅列入典型案例。深入推行居民凭社保卡乘坐公交、借阅图书等服务,形成线下实体社保卡“一卡多用”、线上宁夏融合码“一码通行”,以融合码为主、实体卡为辅的综合应用新格局。
推进“三项规范”,精耕细作惠民生。一是规范窗口管理。完善《人社厅派驻务大厅窗口综合柜员制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人社窗口工作标准、场所设置、负责人职责、人员选派规定、服务行为规范等事项。严抓窗口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首正式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窗口规范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推动务服务提质增效。二是规范评价标准。全面推广人社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及时收集整理评价信息,持续完善“差评”数据核实、筛查、整改、反馈处置机制,及时分析研判评价数据,制定配套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大众满意度,实现连续24个月人社务服务好评率100%。三是规范跟踪问效。常态化开展“厅局长走流程”,以办事大众、工作人员和12333咨询员身份对政策制定“较早一公里”和政策落实“后面一公里”进行全流程体验,查找政策制定、流程设计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需求、措施“三个清单”,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3来源:来宾市就业服务中心广西来宾:创新AI 直播带岗 赋能24小时就业服务不打烊“欢迎大家来到我们来宾就业线上直播带岗直播间,我们今给大家分享和讲解介绍来宾本地正在招聘的企业岗位需求………”来宾市公共就业服务直播带岗基地直播大厅主播正传来甜美的声音,但令人惊奇的是,这竟然是一名AI主播在上班。
为深入贯彻领导、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直播带岗在就业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来宾市人社局联合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工作队驻来宾市工作队积极探索数字化助力就业服务的新路径,针对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用工保障,通过来宾市公共就业服务直播带岗基地创新推出AI直播带岗服务模式,为广大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就业公共服务,有效实现直播带岗服务24小时不打烊。自2025年1月引进AI直播带岗以来,每日直播时长、浏览量均大幅增长;收到投递简历3396份,同比增长62%以上。
与传统的真人直播带岗方式相比,来宾市公共就业服务直播带岗基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就业公共服务相融合,每天上午、下午、晚上特定时段,AI系统会在直播间滚动播报本地和区内外地区各类企业的招聘需求,薪资待遇、岗位要求、联系方式……用户只需要关注直播间便可获取全的招聘信息,AI直播带岗将“一人一号“变为“一人多号”直播,将“岗位在线等候”变为“全天候推送”,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同时AI还将“查找性互动”变为“及时性回复”,在收到用户提问后,AITOP时间进行回复,节省了时间差。此外,AI直播带岗还实现了用户“互动与体验”更加直观、“数据与管理”更全的行业优化,切实扩宽了就业服务的宣传范围,满足就业服务24小时不打烊需求。
下一步,来宾市人社局将持续加大AI直播带岗的使用量,加大数字技术提升,争取人工智能直播带岗更大赋能,更好地为企业用工做好服务。
4来源:眉山人社四川眉山市出实招精细帮扶困难群体实现就业精细摸排。发动全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对接乡镇,同时比对国家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借助就业创业V3.0系统,实名登记城镇零就业家庭、持证残疾人、脱贫户、长期失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就业及培训意向等。去年12月以来,共摸排登记就业困难人员1.2万人。
精细推岗。发挥人社用工服务专员、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作用,着重收集企业对“年龄、学历、技能”要求低的“低门槛”岗位,线上线下举办“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57场次,同时提供“一对一”推岗和职业技能培训登记指导等服务。去年12月以来,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3940个,帮助就业2978人,培训登记1000余人次。
精细帮扶。大力开发公共设施管护、生态护林护绿、社区便民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安置3800人,统筹就业创业补助资金,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发放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加强就业援助。2024年全市共发放3类补贴6298.92万元。
5来源:安徽日报安徽省7.5万余名考生报考社工 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5月24日至25日,2025年度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举行,我省共有7.5万余名考生报名参加考试,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3月以来,省委社会工作部组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高级社会工作师,开展4期线上公益辅导,为考生免提供考前辅导。
据悉,全省已有4.3万人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其中高级社会工作师22人、社会工作师8234人、助理社会工作师34173人。社会工作人才广为分布在基层治理、职工帮扶、儿童福利、青少年事务、养老服务、禁毒戒毒、社会救助、社区矫正、卫生健康、访工作等领域,在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省委社会工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机制,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专长的就业岗位,着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梯队,为全建设美好安徽提供人才支撑。(通讯员 韩成武 记者 刘良慧)
内容为部分截取,更多详情请点开↓
6来源:河北日报河北国企加力稳岗扩岗促就业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择业求职的高峰期,河北国企加力稳岗扩岗,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等形式对外发布各类岗位,吸引了大批求职者应聘。
“我们面向2025年高校毕业生的校园招聘自去年9月就开始了,到今年5月底结束。”河北建工集团组织人事部负责人于昇平说,该集团计划招聘2025年高校毕业生488人,现已完成签订就业协议362人。
这些年,在数字新基建的推动下,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这也给河北建工集团用工需求带来了新变化。
“针对建筑行业智能化发展趋势,众多土木工程类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智能建造专业,今年我们也推出了相关岗位。”于昇平说,相较于传统岗位,这些新兴岗位不仅要求求职者掌握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还需具备智能施工管理、掌握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等复合型人才能力。
“从探矿到开矿、矿山修复,我们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业务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河北地矿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卢伟说,今年,他们计划引进地质勘查、矿业开发、生态修复等领域的人才150人,大部分是前技术岗位。
一方面,他们瞄准河北地质大学等专业对口高校进行上门招聘,得到求职学子的热情响应。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各类网络平台广发“英雄帖”,招引有经验、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今年以来,河北地矿集团已有新聘的50多人走上工作岗位。
今年3月起,河北建投集团招聘主管翟建巍带着所属9家直管公司,到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等10所高校进行了专场招聘,共发布用工需求400余人。
跟往年比,河北建投集团今年春招规模明显扩大,高校学子应聘积极性也很高。
“集团近年来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多个在建重点项目即将投产,带来较大的用工缺口。”翟建巍说,通过前期的简历筛选,河北建投集团各用人单位正组织笔试、面试,待录用人选正式毕业后,将与其签订就业协议。
记者了解到,随着国企改变深化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河北国企对高技术人才需求旺盛,提供的热门岗位涉及智能建造、现代服务业、大数据等行业。
近年来,我省煤炭和煤化工行业转型提速,吸引的人才层次也在提高。今年TOP季度,开滦集团参加高校毕业生招聘27场次,签约152人。其中,本科一本以上学历占比86.18%,“双前列”高校毕业生14人。
一批批高技术人才的不断输入,将有力地促进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贡宪云、林靖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