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地面装修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一、不同功能区域地面材料交接处理
实验室往往存在多种功能区域,如实验操作区、仪器存放区、办公区等,不同区域对地面材料的需求不同。在不同材料交接处,若处理不当,易出现缝隙、高低差,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绊倒人员、积灰藏污。例如,当实验操作区采用环氧树脂地坪漆,而办公区使用 PVC 地板时,需在交接处设置过渡条。过渡条材质要与两侧材料相匹配,且安装需牢固平整,确保人员行走顺畅,同时防止灰尘、液体渗入缝隙,影响地面使用寿命。此外,还可通过在交接处做斜坡处理,使两种材料过渡自然,降低安全隐患。
二、地面伸缩缝与变形缝处理
由于温度变化、建筑沉降等因素,地面可能产生伸缩或变形,若未提前预留伸缩缝与变形缝,地面易出现开裂、起拱等问题。在实验室地面装修时,应根据实验室面积、建筑结构等合理设置伸缩缝与变形缝。伸缩缝间距一般不宜超过 6 米,缝宽控制在 5-10 毫米;变形缝则需贯穿整个地面结构层,缝宽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确定。缝内要用弹性密封材料填充,如硅酮密封胶,既能保证缝隙的伸缩性,又能防止液体、灰尘进入,还可在缝口处粘贴防水胶带,进一步增强防水防尘效果。
三、设备基础与地面衔接加固
实验室中的大型仪器设备,如离心机、反应釜等,运行时会产生振动,若设备基础与地面衔接不牢固,不仅影响设备稳定性和精度,还可能对地面造成损坏。在设备安装前,需对设备基础位置的地面进行加固处理。可通过浇筑混凝土基础,并在基础内配置钢筋,增强基础强度和稳定性。设备基础表面要与地面材料紧密贴合,若使用环氧树脂地坪漆,需在设备基础表面同样进行涂装,保证整体密封性,防止液体渗漏腐蚀基础。同时,设备与基础之间可安装减震垫,减少振动对地面和周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