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已经没资本傲娇了
3月29日,长城汽车发布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达126.9亿元,同比增长80.8%,时隔近十年再度突破百亿元。公司营收也***超过2000亿元,达2022亿元,较上年增长16.7%。
从盈利能力看,长城汽车单车收入达16.38万元,较2023年提升2.3万元;单车净利润1.03万元,较上年增加0.46万元。
这一业绩主要来自两方面:海外市场拓展使得海外销量达45.41万辆,同比增长44.61%,海外收入占比升至39.7%;**品牌坦克销量达23.2万辆,增长42.57%,成为销量主要增长点。
然而,2024年长城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123.45万辆,*同比增长0.37%;2025年1-2月累计销量15.91万辆,同比下滑9.28%,是"自主五常"中***销量下滑的企业。
现在外界目光聚焦于长城汽车,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魏**是继续坚守 “**路线”,还是会重新定义长城汽车在行业中所担任的角色。
01
长城汽车2024年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海外市场。财报数据显示,公司来自国外的收入达802.6亿元,同比增长51.1%。特别是俄罗斯市场,贡献了长城海外销量的近一半。
据天风证券研报指出,长城汽车在俄罗斯销量约22.7万辆。公司在俄罗斯图拉建设的工厂设计产能为8万辆,2024年实际产量却达13.3万辆,产能利用率165.6%。
业内人士对此感叹,长城汽车的布局具有前瞻性。在俄乌***前,长城就投入约35亿元在俄罗斯建厂,后又追加约18亿元建设发动机工厂。
长城汽车是目前***在俄罗斯保持全工艺生产的外国车企,并获得当地税收政策支持。2020年9月,长城子公司与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签订特别投资合同,约定2020至2028年间享受0%的所得税优惠税率。
然而,俄罗斯的市场也面临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2024年10月起,俄罗斯上调车辆报废税率70%至85%。这导致长城在俄子公司2024年虽然收入增长26.9%,但净利润反而下降10%。
简单来说,因为报废税的增加提高了车辆的销售价格,从而影响了销量和利润。财报显示,2024年长城汽车国外收入毛利率降至18.8%,为近三年来比较低,比2022年减少约8.4个百分点。
事实上,长城汽车的全球布局也不限于俄罗斯。财报中提到,公司还在泰国、巴西建立生产基地,推行本土化生产策略。这种方式不同于单纯的出口贸易,而是将中国技术与当地产业链结合,既规避贸易壁垒,又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国内市场方面,长城汽车通过**品牌提升利润率。坦克品牌2024年销量达23.2万辆,同比增长42.12%;魏牌品牌销量5.55万辆,增长56.60%。
坦克品牌凭借3.0T发动机和专业越野技术,在细分市场建立竞争优势;魏牌则以智能系统和混动技术,进入豪华SUV市场。这种产品结构让长城汽车在没大幅提高总销量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的***增长。
02
尽管财报业绩亮眼,但长城汽车却实打实的面临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压力。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22万辆,渗透率*26.1%。2025年前两个月,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4万辆,较上年同期增加84辆,渗透率23.5%。比之下,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49.4%。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追求销量排名,将利润放在**。这一策略虽然保证了短期盈利能力,但也使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转型上落后于同行。有业内分析认为,2018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兴起时,长城汽车的战略重心依然在传统燃油车领域。
在智能驾驶领域,长城汽车同样面临挑战。尽管2019年就成立了智能驾驶子公司毫末智行,但技术进展不及预期。
2024年,长城引入元戎启行作为新的智驾供应商,为魏牌蓝山提供智驾方案。根据媒体报道,长城汽车目前正在美国硅谷筹建自动驾驶研发中心,并计划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季度研发费用已达62亿元,同比增长12.7%。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比亚迪已经将智驾系统扩展至7万元级车型,并计划2025年实现300万套高级智驾系统的覆盖;小鹏汽车也在10万元级车型中配置了高级智能驾驶系统。
在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长城汽车需要找到兼顾规模增长与利润率的新路径。长城汽车已经多次表示将加大对技术研发、人才引进的力度。
而随着比亚迪年销量超过400万辆,吉利、奇瑞、长安等车企规模也接近300万辆,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长城汽车如不能在规模上有所突破,其**率可能难以持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供参考,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内容沟通请联系: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号)-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