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汽车电子设备外壳屏蔽:汽车电子设备的外壳是抵御外界电磁干扰的防线。在 EMC 整改时,要确保外壳具备良好的屏蔽性能。对于金属外壳,需保证其完整性,避免出现缝隙、孔洞等可能导致电磁泄漏的缺陷。若外壳有拼接处,应采用连续焊接或导电密封胶进行处理,确保拼接部位的电气连续性。对于塑料外壳,可通过在其内侧喷涂导电涂层,使其具备屏蔽功能。同时,将设备的内部电路板与外壳进行良好的电气连接,使电路板上产生的电磁辐射能通过外壳有效屏蔽和接地。完善的外壳屏蔽能大幅减少外界电磁干扰对设备内部电路的影响,同时降低设备自身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升汽车电子系统的整体电磁兼容性。在关键信号线上增加滤波电容吸收脉冲。上海辐射抗扰度汽车电子EMC整改步骤
进行 EMC 测试:整改后,不能依赖简单的测试项目。要开展EMC 测试,包括辐射发射、传导发射、静电放电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等多项测试。模拟汽车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电磁环境,确保显示器在各种情况下都能稳定工作。长期可靠性测试:除了常规 EMC 测试,增加长期可靠性测试环节。将车载显示器在模拟的汽车运行环境中长时间测试,观察其 EMC 性能是否会随着时间推移、温度变化、机械振动等因素而发生劣化。及时发现潜在的长期稳定性问题。上海辐射抗扰度汽车电子EMC整改步骤借助电波暗室准确评估 EMC 辐射传导。
车载显示器在车辆启动或经过高压线附近时,会出现花屏、闪烁现象。经检测,主要问题出在电源模块和接地方面。电源模块采用的是普通开关电源,纹波较大,产生大量电磁干扰。于是升级为高效率、低纹波的开关电源,并在电源输入输出端增加 π 型滤波电路,有效滤除杂波信号。同时,发现显示器外壳接地不良,接地电阻过大。重新优化接地连接,确保屏蔽体接地良好,采用短而粗的铜编织带连接显示器外壳与车身接地部位,并增加接地连接点。此外,对敏感的显示控制芯片周边电路进行局部屏蔽,采用金属屏蔽罩将其包围并可靠接地。整改后,车载显示器的抗干扰能力增强,花屏、闪烁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提升了该车型的整体品质和用户满意度。
背光驱动电路为车载显示器的背光源提供能量,其工作时产生的电磁干扰可能影响显示效果。在整改中,优化背光驱动电路的拓扑结构。采用 PWM 调光方式时,合理选择 PWM 频率,避免与其他电路产生谐波干扰。同时,在驱动电路中增加滤波电感和电容,抑制电源线上的高频纹波和开关噪声。例如,在电感的选择上,选用磁导率高、饱和电流大的电感,以更好地滤除干扰信号。此外,对背光驱动芯片进行合理布局,使其与其他电路保持适当距离,减少电磁耦合。通过优化背光驱动电路,降低其产生的电磁干扰,提高车载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和稳定性。缩短显示器信号线的布线长度。
电源是车载显示器的动力源泉,也是电磁干扰的重要来源。对电源模块进行升级整改,可提升显示器的 EMC 性能。采用高效率、低纹波的开关电源,其先进的拓扑结构能有效降低电源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电磁辐射。在电源输入输出端,增加 π 型滤波电路,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网络可滤除不同频段的杂波信号。例如,大电容用于滤除低频纹波,小电容和电感抑制高频噪声。同时,为电源模块添加屏蔽罩,将其产生的电磁干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并确保屏蔽罩良好接地。通过升级电源模块,为车载显示器提供稳定、纯净的电源,减少因电源问题导致的电磁干扰。增加电容滤波,滤除高频杂波。上海辐射抗扰度汽车电子EMC整改步骤
对控制柜布线重新梳理分层布置。上海辐射抗扰度汽车电子EMC整改步骤
优化电源线设计:汽车电子设备的电源线是电磁干扰的重要传播路径。在整改时,需着重考虑电源线的阻抗特性。选用低电阻、高载流能力的导线,减少线路损耗与电压降。同时,在线路中合理串联电感、电容组成的滤波电路。例如,在靠近电源输入端,串联一个合适电感量的共模电感,可有效抑制共模干扰;搭配多个不同容值的电容,组成 π 型滤波结构,进一步滤除高频杂波。这样能使电源线输入到设备的电流更纯净,降低因电源波动引入的电磁干扰,确保电子设备稳定运行,为汽车电子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可靠电源基础。上海辐射抗扰度汽车电子EMC整改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