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腐蚀类型剖析:奥氏体不锈钢在焊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破裂。同时,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疲劳、焊缝腐蚀、点蚀以及氢脆现象。通常,不锈钢的腐蚀问题并非单一类型,而是多种腐蚀类型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晶间腐蚀,奥氏体不锈钢在450~850℃的温度范围内,容易发生晶粒析出,进而导致晶间腐蚀。这种腐蚀会明显降低材料的机械性能,由于其过程隐蔽且常导致设备突然破坏,因此危害性极大。为防止晶间腐蚀,应降低不锈钢的含碳量,可以通过加热至1100℃进行固溶处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耐蚀性,还能使其软化。不锈钢板拼接焊接时,建议采用间隙补偿装置减少热应力。舟山冶金焊接工程
氩弧焊则适用于厚度较小的不锈钢焊件,其优点包括良好的熔池?;?、高焊接质量、稳定的电弧、集中的热量以及小的焊接变形。在焊接前,需确保接头夹紧或固焊,并彻底清理焊丝和工作面的油污等杂质。焊接过程中,应确保质量并加快速度,以避免气孔和过高的接头热量。对于较厚焊件的平直焊缝,埋弧自动焊是一种高效且高质量的焊接方式。但在不锈钢焊接中采用时,需根据构件的工作环境和化学成分精心选择焊剂和焊丝。此外,还需注意伸出焊丝的长度控制在35mm左右,并尽量使用小电流快速焊接。舟山冶金焊接工程焊接后需进行无损检测,如X射线或超声波检测,确保焊缝质量。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能良好,热裂纹和脆化倾向较小,为使焊缝和焊接热影响区具有合适的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保证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等性能,必须根据焊接工艺控制要点的要求控制焊接热输入、层间温度,焊接过程中尽量降低弧长,切不可拉的太长,从而有效的防止合金元素的烧损以及有效的控制N元素过多的进入熔敷金属而是使铁素体含量降低,同时也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的高温导致晶间腐蚀能力的降低。
焊接前的准备:在进行补焊之前,若是对在线设备进行操作,必须先用清水彻底清洗设备泄漏处,特别是要清理腐蚀介质。清洗完毕后,需用工具去除泄漏处的焊缝或焊瘤,并修磨至平滑状态。对于容器缺陷的补焊,补焊长度应不少于100毫米,同时,采用增强板补焊时,其尺寸应大于100毫米×100毫米。在多条焊缝交叉处进行补焊时,需适当增大增强板尺寸,并避开焊缝交叉处直接焊接。若发现裂纹、材料脆性大等缺陷,补焊前应先用轻锤轻轻锤击裂纹区域,以消除残余应力并判断裂纹扩展趋势。随后,在裂纹长度方向(包括裂纹分枝)各端点外10~50毫米处钻直径5~8毫米的止裂孔,孔深与坡口打磨深度保持一致。此外,根据材料情况(如焊缝类型),补焊前需打设坡口。设备缺陷表面应先用酒精清洗除污。若遇到特殊情况(例如高浓度碱),也可使用5%~15%的盐酸酸性溶液进行清洗,但清洗后需大量清水冲洗。采用脉冲焊接技术,可减少热输入,改善焊缝成形。
不锈钢焊接的几项注意事项:1、铬17不锈钢,为改善耐蚀性能及焊接性而适当增加适量稳定性元素Ti、Nb、Mo等,焊接性较铬13不锈钢好一些。采用同类型的铬不锈钢焊条(G302、G307)时,应进行200℃以上的预热和焊后800℃左右的回火处理。若焊件不能进行热处理,则应选用铬镍不锈钢焊条(A107、A207)。2、铬镍不锈钢焊接时,受到重复加热析出碳化物,降低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3、铬镍不锈钢焊条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普遍应用于化工、化肥、石油、医疗机械制造。焊接不锈钢时,需避免使用含硫、磷的润滑剂,防止污染焊缝。舟山冶金焊接工程
焊接前需预热厚板不锈钢,减少焊接应力。舟山冶金焊接工程
需注意的是,铬不锈钢的可焊性在一般情况下较差,因此,在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热处理条件,并选用适宜的电焊条。而铬镍不锈钢焊条,凭借其突出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在化工、化肥、石油、医疗机械制造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焊接时,为避免因加热而产生的晶间腐蚀,应适当调低焊接电流,缩短电弧长度,并采用层间快冷和窄焊道技术。电源选择及极性设定:在不锈钢焊接时,应优先选用具备垂直外特性的电源,并确保在直流焊接模式下采用正极性配置,即焊丝接负极。这样的设置有助于提升焊接质量,优化焊接效果。舟山冶金焊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