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芽孢计数方法 随机抽取需检验批次生物指示剂4片(支)与相关物品一并放入生物安全柜中,用酒精棉对指示剂初级包装进行擦拭,通风15min以上,后续操作如下:注意:物料准备过程中,切勿使用紫外照射生物指示剂,可能会导致计数结果偏低。 指示剂处理: 将生物指示剂转移至生物安全柜内,取出载体,加入到含3~4颗4mm~6mm玻璃珠和3mL无菌水的试管中,置于涡旋混匀仪上充分振荡,将试管中载体打散成纤维状后,再加入7mL无菌水,制成均一的菌悬液,该试管记为10-1(同步平行4片)。 将悬液式生物指示剂(安瓿管式,规格:1mL/支)置于涡旋混匀仪上混匀,用安瓿开启器打开安瓿管移取0.5mL菌悬液,置含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匀,该试管记为10-1。 将悬液式生物指示剂(直管式,规格:0.3mL/支),用直管切割器打开置于含9.7mL无菌水的试管中,置于涡旋振荡仪上混匀,该试管记为10-1。泰林生物指示剂的芽孢浓度范围广,适应不同灭菌条件。灭菌锅生物指示剂技术原理
两类过氧化氢灭菌验证生物指示剂的选择之载体材料和菌种选择 两种灭菌方式的生物指示剂均要求兼容灭菌过程,不得影响指示微生物的生长,不得对过氧化氢有吸附效果。 USP、ChP中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生物指示剂的指示微生物均可以是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孢梭菌以及萎缩芽孢杆菌,市售产品主要采用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ATCC12980)作为指示微生物。 真空灭菌生物指示剂的参考标准为GB27955,其中收载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ATCC 7953作为指示微生物。根据不同的灭菌场景,泰林现已推出三款不同类型的过氧化氢灭菌生物指示剂,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同时泰林提供各类生物指示剂的芽孢数量、D值的定制服务,为您的灭菌验证保驾护航。灭菌锅生物指示剂技术原理药企干热灭菌验证:150-180℃耐受载体,12个月超长保质期。
生物指示剂的技术原理与微生物学基础 芽孢的抗性机制 生物指示剂的关键是特定微生物的芽孢(如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萎缩芽孢杆菌)。 芽孢具有多层保护结构(如皮层、孢子壳),使其耐受高温、辐射、化学灭菌剂等极端条件。 抗力验证:芽孢的D值(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和Z值(温度变化对D值的影响)是评估灭菌效力的关键参数。 培养液设计 变色培养基(如溴甲酚紫)通过pH变化指示微生物生长(灭菌失败时产酸变黄)。 自含式设计整合培养液与芽孢载体,避免二次污染(如泰林专利防蒸发结构)。
生物指示剂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Q1:培养后培养基颜色变化不明显,如何判断? 可能原因: 灭菌彻底(真阴性)。 培养基失效(如蒸发过多或储存不当)。 解决方案: 同步培养未灭菌的阳性对照(应变黄),确认培养基有效性。 Q2:生物指示剂培养后变浑浊但颜色未变黄? 可能原因: 杂菌污染(如操作不当)。 培养液成分不稳定。 解决方案: 重复实验,严格无菌操作。 Q3: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按压后无液体释放? 可能原因: 产品损坏或设计缺陷。 解决方案: 更换新批次生物指示剂,联系供应商。过氧化氢浓度波动影响大?实时监测给出专业建议。
压力蒸汽灭菌生物指示剂芽孢计数注意事项 ★切勿将生物指示剂进行紫外照射消毒,建议对初级包装进行擦拭。 ★应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选择无菌水作为稀释液。 ★吸取含纸质载体的菌液时,避免纤维堵枪头,导致移液不准确。 ★建议以单片(支)生物指示剂的形式进行计数,确保每片(支)生物指示剂计数结果均符合要求。 ★建议使用玻璃珠(4mm~6mm)对纸质载体进行打散处理。 ★芽孢计数过程中必须进行热激活处理:温度95℃~100℃,时间15min。生物指示剂培养基蒸发影响结果?专利防蒸发结构,损耗率≤10%行业低!TAILIN 生物指示剂实验室验证
泰林生物指示剂的检测结果可追溯,符合FDA等法规要求。灭菌锅生物指示剂技术原理
FDA对生物指示剂的使用和检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确保灭菌过程的有效性和产品的安全性。企业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程序,并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记录,以确保灭菌过程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根据FDA的要求,生物指示剂在灭菌效果验证中的使用和检测需要满足以下关键要求: 1. 含菌量确认检测 执行含菌量确认检测:企业必须对收到的生物指示剂批次进行含菌量确认检测,以确保菌落数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没有变化。这是确保生物指示剂能够有效支持灭菌验证的关键步骤。 2. 生物指示剂的性能要求 D值和Z值:生物指示剂的D值(在特定温度下杀死90%微生物所需的时间)需要通过Fraction Negative方法或Survivor Curve方法进行验证。Z值(温度系数范围)应为10-15℃。 芽孢浓度:芽孢浓度应≥1×10? CFU/载体,符合USP<55>的要求。灭菌锅生物指示剂技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