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半片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5-07-05
确保医疗耗材销毁过程的可追溯性,是防范二次污染、杜绝非法流转、满足监管要求的**环节,需通过全流程记录、关键节点留证、技术手段监控、档案闭环管理等方式实现。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一、建立完整的台账记录体系
初始信息登记
委托方与销毁机构需共同签署《医疗耗材销毁委托书》,明确销毁物品的**信息:
基础属性: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
来源信息:委托单位名称、科室、出库日期、过期原因;
数量信息:包装数量、重量(精确到千克)、单位(如 “箱”“包”)。
双方需对登记信息签字确认,一式两份留存,作为追溯起点。
流转环节记录
运输环节:记录运输车辆车牌号、司机信息、启运时间、到达时间,运输过程中需使用 GPS 定位或运输轨迹记录,确保路线可查;若为委托方自行送货,需记录送货人、接收人及交接时间。
暂存环节:销毁机构需将接收的耗材存入**暂存区,记录暂存位置(如货架编号)、暂存起止时间、环境条件(如温度、是否密封),避免与其他废物混放。
二、关键环节留证与技术监控
销毁过程实时记录
视频监控:在销毁车间(如破碎机、焚烧炉操作区)安装高清摄像头,全程录制销毁过程,视频需保存至少 6 个月(部分地区要求 1 年以上),且不可篡改(可采用区块链存证或第三方云存储)。
参数记录:根据销毁工艺,记录关键技术参数(如焚烧的温度曲线、消毒的时间与浓度、破碎的颗粒尺寸检测结果),由操作人员和监督员双签字确认。
影像与实物留证
对销毁前后的耗材进行拍照或录像(如整批货物外观、销毁后残留物状态),照片需包含 “时间水印” 和 “***标识”(如带有委托方名称的标牌),与台账信息关联存档。
若涉及高风险耗材(如注射器、手术刀),需记录 “去功能化” 过程(如针头剪断、刀片弯折)的影像证据。
本回答由 上海半片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
其余 1 条回答
三、结果确认与凭证闭环 销毁完成确认 销毁结束后,委托方与销毁机构共同签署《医疗耗材销毁完成确认书》,明确 “已按约定工艺完成销毁,无残留、无外流”,并注明销毁日期、处理方式、残留物去向(如合规填埋、无害化处置)。 若有第三方检测要求(如***性耗材需检测病原体灭活效果),需附上检测报告,作为销毁有效性的证明。 档案整合与归档 销毁机构需将以下文件整理为完整档案,交付委托方留存: 初始登记台账、委托书、运输记录; 暂存记录、视频监控片段(或链接)、关键参数记录表; 销毁前后影像资料、第三方检测报告(若有); 销毁完成确认书、残留物处置凭证(如填埋场接收证明)。 档案需电子化备份(加密存储),纸质文件需按年度归档,保存期限至少 3 年(部分地区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保存 5 年以上)。 四、责任追溯机制 人员责任制 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如接收员、运输司机、操作员、监督员),在记录文件中签字确认,确保 “谁操作、谁负责”。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追溯流程培训,避免因记录疏漏导致追溯断裂。 监管对接 若监管部门(如生态环境局、卫健委)要求,需配合提供完整档案供核查;部分地区支持将销毁数据接入**监管平台,实现 “实时上传、在线追溯”。 通过以上措施,可形成 “来源可查、过程可控、结果可溯、责任可追” 的完整链条,既满足法律法规要求,也为委托方规避因销毁不当导致的法律风险和声誉损失。
上海半片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李经理
手 机: 13918182262
网 址: https://www.banpianyu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