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模特团闪耀 “贵州村 T”:当非遗服饰遇见乡土时尚秀
4 月 26 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时尚风暴席卷凯里 —— 平坝区老年大学走秀班与区文化馆模特舞蹈公益班的学员们,带着精心筹备的非遗服饰创意走秀,亮相 “贵州村 T” 乡村文旅盛事。这群平均年龄 50 + 的 “银发模特”,用优雅台步和文化底蕴,为充满烟火气的乡土舞台注入一抹别样的典雅风情。
一、非遗华服点亮乡村舞台
当 “贵州村 T” 的热闹氛围达到高潮,平坝区的模特们身着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与屯堡服饰惊艳登场。苗族的银饰叮当、侗族的刺绣华裳、彝族的羊毛披毡,与屯堡人传承六百年的 “凤阳汉装” 交相辉映 —— 青石板纹路的裙摆随步伐轻摆,手工银饰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光芒,宽袖大袍间流淌着明代遗风。学员们以专业模特的步态节奏,让每一件服饰都成为流动的文化符号:苗族百褶裙的 “层层云海” 随转身泛起涟漪,屯堡妇女的 “三滴水” 头饰在行进中勾勒出庄重弧线,举手投足间尽是对非遗技艺的敬畏与传承。
二、跨界团队背后的文化土壤
这支亮眼的走秀队伍,由两支特色团队组成:
老年大学走秀班:作为平坝区老年教育的 “明星班级”,成员多为退休教师、职工,平均年龄 62 岁。课程不仅教授台步技巧,更融入服饰文化讲解,让银发学员在 “走起来” 的同时,成为非遗文化的 “活态传播者”。
文化馆模特舞蹈公益班:面向全年龄段开放的惠民项目,学员中既有职场白领,也有退休干部。低成本培训课程涵盖形体训练、舞台表演等,此次参与走秀的学员喻薇便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白天上班,晚上练台步,没想到能在‘村 T’舞台上圆梦。”
三、银发舞者的舞台心声
“你看我这头饰,是请屯堡手艺人按古法编的,光银饰就有三斤重!” 走秀班学员苗学翠指着头上的 “凤冠” 介绍,眼中闪烁着自豪。这位退休语文教师为了此次演出,特意深入屯堡村落,向非遗传承人请教服饰穿戴礼仪。“以前总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现在穿在身上、走在台上,才明白每一针每前沿都是故事。”
公益班学员喻薇则分享了更实在的收获:“参加公益班后,我改掉了含胸驼背的习惯,现在走在路上都被邻居夸‘气质不一样了’。这次在‘村 T’舞台上,听到观众喊‘阿姨们加油’,突然觉得年龄从不是限制,只要有热爱,哪里都是舞台。”
四、从公益课堂到文化名片
这场乡村走秀的背后,是平坝区 “文化惠民” 工程的持续发力:老年大学通过 “艺术养老” 模式,让退休群体成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文化馆公益班则以 “零门槛” 姿态,激发民众艺术参与热情。正如区文化馆负责人所言:“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告诉大家,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可以穿在身上、走在时代前沿的生活美学。当银发族带着百年华服走上‘村 T’,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就产生了蕞动人的火花。”
如今,“贵州村 T” 的舞台上,不再只有青春律动的身影。这群踩着高跟鞋、顶着银饰的 “时尚奶奶”,用自信步伐诠释着 “岁月不败美人” 的真正含义 —— 当皱纹成为阅历的勋章,当华服承载文化的重量,每一个转身都是对生活的热爱,每一次亮相都是对时代的致敬。这或许就是乡村文旅蕞动人的注脚: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握手,年龄与梦想在这里和解,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