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兰国贤| 中国的旗袍文化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 ,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表现绚烂的品类之一。旗袍作为中国女性的着装,自它一产生,就成了东方服饰艺术的载体。旗袍由少数民族的着装,演化为一个民族统一的服饰,直至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喜闻乐见,由此可见服饰背后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旗袍发源
辛亥时期后,旗袍开始逐渐在民间流行, 经历了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1929年4月,发布了有关服装的条例,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近代旗袍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款式上虽然有一定的改进,但仍是立领、大袖、宽腰身,与清代末期的旗袍相比没有很大的区别,只是袖口逐渐缩小,镶滚没有以前那般宽阔、繁复。
20世纪30年代是旗袍发展的顶峰时期,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中国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象征。此时的旗袍由于受外来文化、社会变革、人文思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结构、款式、风格等方面都有了根本的变化。一批很有影响力的女影星如胡蝶、阮玲玉、白杨、周璇等都在银幕上展示过不同的 “旗袍形象”。
同时,北京、上海等地的女学生也开始穿改良的旗袍,很多学校还把旗袍定为女学生的校服。各大报纸杂志开辟的服装专栏,也对旗袍大加推崇,这些无疑推动着旗袍的流行。20世纪30~40年代女性不论老少都穿改良的旗袍。改良的旗袍符合当时人的心理和着装方式,也就是说,穿旗袍在当时是时尚的,因此,旗袍在当时非常流行,并被女性普遍穿着。
旗袍面料
想要通过旗袍散发出东方女子的柔婉韵致,面料是关键,好的面料能够更加完美地贴合肌肤,拥有艳而不妖、正而不奢的色泽,不仅穿起来舒适,还能够彰显女子的婉约与内秀。旗袍的面料主要有:真丝旗袍、织锦旗袍、丝绸旗袍、丝绒旗袍、棉布旗袍、绸缎旗袍等。
春天夏天气候温暖,所以可以选用相对轻薄的面料,比如沁凉滑腻的真丝、绸缎、棉麻,上身触感更舒服。秋冬季节,则适合选择织绵缎、丝绒之类的面料,看起来更有雍容的华贵感,也更保暖。
此外,因为旗袍需要保持一定的廓形,所以衣料的垂坠感至关重要,不小心留下的褶子,只会增添旗袍的廉价感。挑选旗袍大家还需要重视的一点就是颜色的选择。除特别场合之外,大家还是不要选择颜色过于鲜艳的旗袍。艳色压人,过了头不仅会喧宾夺主,而且温润如玉的气质全无,反显风尘。看着颜袍样式的变迁,仿佛在翻阅一本厚重的中国近代史,它可以展现温婉风情,亦能够凸显坚毅,值得慢慢读,细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