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药品温度监测新方式:无源传感RFID解决方案
一、为什么药品冷链需要“温度感知型RFID”?
在疫苗、生物制剂等冷链药品运输过程中,温度异常会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传统的温度记录仪体积大、需要电池,而且不能与药品一一对应,常常难以及时发现温度被人为篡改或运输失控。
这就是无源温度感应型RFID的用武之地。
它既能像普通RFID一样远距离识别药品身份,又可以实时采集当前温度或记录超温历史,而且不需要电池、维护成本低,非常适合大规模部署。
二、什么是无源传感器RFID标签?
无源传感RFID,是指无需电池供电、同时具备传感器功能的RFID标签,主要利用采集的外部射频能量启动标签并完成通信。
在冷链药品管理中,我们通常使用带温度传感功能的UHF无源RFID标签,其特点包括:
免电池设计:无需更换电池,寿命长达5年以上
内置温度传感器:能实时感知或记录环境温度
标准协议兼容:可与普通UHF RFID读写器配合使用
支持超温记录:可记录温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
三、冷链温控RFID监测+警报系统搭建步骤
步骤1:选择合适的温度感应型RFID标签
根据实际场景(如冷藏2~8℃、冷冻-20℃等),选择支持相应温度范围的UHF无源温度RFID标签,要求:
精度在±0.5℃以内
支持超温报警阈值设定
可绑定到每一盒药品或冷链包装上
步骤2:部署RFID读写器设备
在冷库、冷链车、药品接收区等关键节点安装UHF RFID读写器
选择支持ISO 18000-6C(EPC Gen2)协议的设备,方便标签兼容
可选移动PDA读写器用于现场查验药品温度状态
步骤3:搭建数据采集与报警系统(软件平台)
通过读取RFID标签获取的信息,系统需实现以下功能:
功能 |
描述 |
实时温度采集 |
获取药品当前温度或历史超温记录 |
阈值设定 |
自定义报警温度上限/下限 |
自动报警推送 |
一旦发现标签记录超温,自动发送通知 |
数据留存与追溯 |
可导出温度记录作为冷链合规凭证 |
平台可采用B/S架构,通过Web页面或App访问,也支持通过API接口与现有WMS/MES系统对接。
步骤4:标签数据初始化和贴标流程
用配置器/读写器将温度阈值(如2~8℃)预写入RFID标签
每个药品箱贴上初始化好的RFID温控标签
入库时系统自动读取标签状态并记录时间、位置、温度信息
出库和运输途中定时读取并比对温度是否异常
四、异常情况预警逻辑
设定逻辑如下:
每次读取温度值 → 与设定上下限比较
若超出阈值超过5分钟,记录为“异常状态”
系统后台立刻发送短信、App或邮件通知至质控/物流负责人
标签异常记录将锁定,不可人工修改
五、总结:冷链场景下,RFID不仅是“身份识别器”,更是“环境监控仪”
无电池温度感应型RFID标签让每一件冷链药品都能“自带温度报警功能”,解决了传统冷链监管中“人盯人、靠经验”的困局。
它具有以下关键优势:
- 无需电池、寿命长、维护低
- 可实时记录和上传温度数据
- 可与现有RFID系统融合,无需额外学习成本
- 支持自动预警、数据溯源、合规审计
未来,这类智能感知型RFID技术将成为医药冷链、疫苗运输、食品安全等高标准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
为什么选择上海华苑斯码特RFID?
上海华苑斯码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超18年RFID行业经验,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老牌RFID标签产品厂家,大量供应各类RFID电子标签、RFID贴纸、RFID载码体、RFID读写设备等产品;通过数十年的积累,已拥有多项成熟的RFID解决方案,并可提供个性化的系统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