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行业敬畏:12 年匠心背后的质量坚守
“从业越久,敬畏越深。”近日,江苏迈茨电动缸厂家通过抖音视频分享深耕行业 12 年的实践,揭示产品制造背后的管控逻辑。
公司dai表坦言,初创时期曾认为电动缸制造“不过如此”。但随着项目经验积累,逐渐意识到每个细节都关乎设备安全。“早年某文旅项目中,同行产品在调试阶段发生部件断裂,虽未造成严重后果,却为行业敲响警钟。”这类事件让团队认识到,哪怕一个螺丝的材质选择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问题17。
这种态度转化为对全流程管控的严格要求。设计环节建立“双工程师复核制”,每个方案需经机械与电气工程师双重验证,确保负载计算等参数准确;生产阶段引入 MES 系统实现工序追溯,从丝杆加工到装配过程均形成电子档案;出厂测试中,每台设备需通过 72 小时连续负载运行、-20℃至 80℃温度循环等 12 项测试,指标波动超 ±1% 即返厂排查25。
“管控不是成本负担,而是企业的生命线。”发言人强调,迈茨每年投入营收的 8% 用于检测设备升级,引入三坐标测量仪等工具,建立环境模拟实验室。对细节的专注使产品故障率从早期的 3.2% 降至 0.3%,客户复购率达 85%。在某装备客户的合作中,凭借 10 万次无故障运行的实测数据,替代进口产品成为产线指定供应商47。
谈及行业现状,公司dai表指出,部分企业为短期利益简化工艺、压缩流程,实则埋下隐患。“电动缸作为工业自动化的部件,其可靠性影响整条产线的效率与安全。”呼吁行业共同坚守底线,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个参数与环节15。
从“不知者无畏”到“越做越谨慎”,江苏迈茨的 12 年历程,折射出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的转型。正如视频中所言:“真正的匠心,是永远对技术保持敬畏,对客户保持责任。”这家以质量为根基的工厂,正用持续坚守推动行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