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月空间能源互联网蓝图发布
中国航天科工近日发布了“羲和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在月球轨道部署三颗100吨级能量中继卫星,构建一个涵盖地月空间的能源互联网。这一蓝图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在太空能源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并且为未来深空探测和地球能源利用带来了新的希望。
根据计划,三颗能量中继卫星将部署在月球轨道,它们将作为中继站,将地面激光站传输的能量送往月球及月面上的各类设备。该系统的传输效率突破了25%,为能源的高效传输和利用提供了保障。激光能源传输技术的突破将有效降低能量损耗,确保长时间、高效的供能过程。此外,随着能量中继卫星的部署,地月空间的能源供应将不再受到地球表面资源的限制,有助于推进深空探测任务的顺利进行。
在月面,熔融硅储能塔的建设也是“羲和计划”中的重要一环。该储能塔能够通过熔融硅的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高效的电能,并在连续14个夜晚实现稳定供电。这一技术的突破将极大提升月面设备在夜间的供电能力,并在深空探测和未来的月球基地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这种储能塔,未来的月球基地可以保持全天候的能源供应,保障科研活动和设施运转。
此外,氦-3提取装置也是“羲和计划”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该装置的功率密度达到了8kW/吨,具有极高的能效和利用价值。氦-3作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关键材料,在核聚变反应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通过高效的氦-3提取技术,未来可以为地月空间能源供应提供更多的可持续动力。
随着这些技术的逐步成熟,到2035年,地月空间的能源互联网有望建成。这一能源网络的建设将大幅降低深空探测器的能量供应成本,预计能够将成本降至当前的1/10。随着成本的降低,深空探测任务将变得更加可行,推动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
“羲和计划”不仅为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支持,也为地球能源供应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未来的地月能源互联网将为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此计划的实施,标志着人类在太空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未来有望开辟新的能源供应方式,推动能源领域的革新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