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鸡蛋高产高质的养殖秘诀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24
富硒鸡蛋高产高质的养殖秘诀
富硒鸡蛋凭借独特的生产过程与品质特点,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要实现富硒鸡蛋的高产与高质,需从蛋鸡品种选择、饲料科学配比、养殖环境优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等多方面着手,形成一套完整且科学的养殖体系。以下将详细揭示富硒鸡蛋高产高质的养殖秘诀。
一、又选蛋鸡品种,奠定高产基础
蛋鸡品种是决定鸡蛋产量与质量的首要因素。高产蛋鸡品种需具备产蛋周期长、产蛋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海兰褐、罗曼粉等品种是富硒鸡蛋养殖的热门选择。以海兰褐为例,该品种蛋鸡在良好饲养条件下,18 周龄左右即可开产,产蛋高峰期可持续 8-10 个月,产蛋率高达 90% 以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在不同气候条件与养殖环境中,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产蛋性能。此外,选择品种时,需确保鸡苗来源正规、健康无病,从源头上保障蛋鸡的生产性能。购入鸡苗后,应进行严格的隔离观察,确认无疫病后方可混入大群养殖,避免疾病传播影响整体产蛋水平。
二、科学调配饲料,精确补充硒元素
饲料是富硒鸡蛋生产的核新环节,直接影响鸡蛋的产量与硒含量。富硒鸡蛋的饲料需在满足蛋鸡营养需求的基础上,科学添加硒元素。蛋鸡日常饲料以玉米、豆粕为主,搭配麦麸、鱼粉等,确保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均衡。玉米提供充足的能量,豆粕富含质量蛋白质,二者比例需根据蛋鸡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例如,产蛋高峰期的蛋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需保持在 16%-18%,以满足产蛋对营养的需求。
在硒元素添加方面,可选用亚硒酸钠、酵母硒等硒源。酵母硒是一种有机硒,生物利用率高,安全性好,在饲料中添加量一般为 0.3-0.5 毫克 / 千克。添加硒元素时,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同时,为确保硒元素均匀分布,应采用逐级预混的方式,先将硒源与少量饲料充分混合,再逐步扩大混合比例,直至与全部饲料均匀混合。此外,饲料中还需添加适量的维生素与矿物质,如维生素 E、维生素 A、钙、磷等,这些营养成分与硒元素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蛋鸡的面疫里与产蛋性能。
三、优化养殖环境,保障蛋鸡健康
良好的养殖环境是蛋鸡高产高质的重要保障。鸡舍选址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区域,远离污染源与交通主干道,减少外界干扰与疫病传播风险。鸡舍内部结构需合理规划,保证充足的采光与通风。一般每平方米饲养蛋鸡 6-8 只,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导致鸡群应激与疾病传播。
温度与湿度对蛋鸡产蛋性能影响明显。蛋鸡适宜的生长温度为 13-23℃,产蛋期很适温度为 18-23℃。夏季高温时,可通过安装水帘、风扇等设备降温;冬季寒冷时,采取封闭鸡舍、增加垫料、供暖等措施保暖。相对湿度保持在 60%-70% 为宜,湿度过高易滋生细菌与霉菌,过低则会导致鸡舍内粉尘增多,影响蛋鸡呼吸道健康。此外,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与消毒,及时清理粪便与杂物,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产生,为蛋鸡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精细化日常管理,提升生产效率
日常管理贯穿富硒鸡蛋养殖全过程,对产量与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光照管理是影响蛋鸡产蛋的重要因素之一。蛋鸡在育雏期需保证 24 小时光照,促进生长发育;育成期逐渐减少光照时间至 8-10 小时,控制性成熟时间;产蛋期则需增加光照时间至 16-17 小时,刺激卵泡发育与产蛋。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 2-3 瓦为宜,可采用白炽灯或 LED 灯,确保光照均匀分布。
疫病防控是保障蛋鸡健康与生产性能的重中之重。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定期对蛋鸡进行疫苗接种,如禽流感疫苗、新城疫疫苗等,预防常见疫病。同时,加强日常健康监测,观察鸡群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疾病早期症状并隔离治了。定期对鸡舍、设备、工具等进行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消毒剂,采用喷雾、熏蒸等方式进行全方面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此外,合理安排捡蛋时间与频率也至关重要。每天捡蛋 3-4 次,避免鸡蛋长时间暴露在鸡舍环境中,被粪便污染或受到挤压破损。捡蛋时,轻拿轻放,对破损蛋、畸形蛋及时处理,防止细菌滋生污染其他鸡蛋。对鸡蛋进行分级筛选,按照重量、蛋壳质量等标准进行分类,便于销售与储存。
实现富硒鸡蛋的高产高质,需要从蛋鸡品种选择、饲料科学配比、养殖环境优化、日常管理精细化等多个环节入手,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养殖模式。每一个环节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将各个环节做到位,才能确保富硒鸡蛋的产量与质量,提高养殖效益,满足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