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群移植应建立不良反应及处理流程:1.建立不良反应上报制度(2C)2.执行严格的入选和排除标准,FMT诊疗前评估并发症风险(1C):(1)误吸风险,如高龄、卧床、贲门关闭不全等高风险者禁用鼻肠管途径,给予口服胶囊或结肠镜FMT途径;(2)肠源性风险,如全身及肠黏膜屏障功能严重受损应禁用FMT诊疗(1C)3.症状轻(以头晕、恶心、胃肠道不适等为主诉)的患者,观察即可(1C)4.中度症状对症处理,不能缓解予以暂停FMT诊疗(2D)5.症状严重(由鼻肠管途径导致的咽喉部疼痛、恶心、呕吐等)者,对症处理不能缓解,给予拔除鼻肠管,改口服胶囊、结肠镜或灌肠移植途径(2D)6.症状严重者,暂停或终止FMT诊疗并对症处理;体温≥39℃者需排除肠源性***(2D)靶向肠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浙江供体菌群移植疗效
菌群移植过程中菌液制备标准操作流程(SOP)粪便应在粪菌库的特定一次性容器中现场收集;在粪菌库外收集,应将收集的粪便迅速冷却至4℃,6h内送至粪菌库;在粪便库中接受信息登记、粪便鉴定、称重、评估和处理。处理过程尽量保持在厌氧环境中。菌液制备后放置-80℃冰箱内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在菌液的使用当天,需放置37℃水浴箱解冻,解冻后的菌液必须在6h内使用完毕。1.菌液应在捐献后6h内,在厌氧环境下完成菌液制备(1A)2.菌液制备后放置-80℃冰箱内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1A)3.每个供体捐献的粪便除了制备菌液和常规筛查检测以外,必须留一份2ml的菌液保存至少6个月,一旦出现异常具有可追溯性(1C)4.菌液必须注明供体信息代码、捐献日期、生产和出厂日期、有效期、剂量及存储温度等(2C).湖南常见菌群移植厂家报价菌群移植的过程不简单,从供体粪便获取菌群后,要经多级稀释、过滤等处理,制成均质化菌群悬液。
多项研究发现,很多ASD患者伴有肠胃问题,如消化不好、肠内病菌过度生长(细菌和病毒)以及肠道通透性增加导致的“肠漏”。很多研究报道ASD患者有constipation、腹泻、嗳气、肛门排气异常和(或)大便异味等。临床活组织切片检查发现许多ASD儿童有一种ASD特有的回结肠淋巴结增生症状。因此研究者开始怀疑胃肠道菌群组成紊乱与AS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ASD患者通常有不寻常的细菌特征和胃肠道问题,因此不难认为菌群移植(FMT)具有通过重塑肠道菌群来改善此类疾病的潜力.
精细化菌群移植的流程包括供体的筛选,菌群的分离提取(沃本生物有自主知识产群的菌群分离仪,并已完成生产菌群的分离提取,这是菌群移植2.0时代的标志),菌群库的建设,供受体配型(供受体配型是菌群移植3.0时代的标志),然后是移植方式的选择。移植途径的建立是FMT实施的重要环节,狭义的移植途径是指将功能菌群通过某种路径传递入患者肠道内,具体包括上消化道路径与下消化道路径;广义的移植途径是指为了顺利将功能菌群传递入患者肠道、并尽可能使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大化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移植前准备、移植路径的建立和围移植期监测与护理。尽管前景广阔,菌群移植的长期安全性及标准化流程仍需更多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慢性病疾病负担日益沉重,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例如,我国的constipation患者超过2亿;我国IBD患者近十年的发病人数达到前面十年的2.5倍,目前预计约有150万患者;我国消化道疾病特别是Colorectalcancer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每年Colorectalcancer的发病人数达到37.6万人,且仍在以4.2%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自闭症现存人群约有1000万;我国抑郁症人群近6000万;我国超重和肥胖患者达到3亿人,其中肥胖患者超过9000万!菌群移植恢复肠道次级胆汁酸合成,可改善1型糖尿病。陕西直肠菌群移植疗效
菌液制备需经过滤、离心等多道工序,低温保存以维持菌群活性,保障定植效果。浙江供体菌群移植疗效
菌群移植临床改善或缓解标准:5.肠易激综合征(IBS):连续3个月未出现与排粪频率、排粪形式相关的肚子痛或不适症状,且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群多样性50%以上为改善。满足下列任1条即为显效:(1)诊疗开始后连续1周未出现肚子痛或不适;(2)IBS?C患者排硬或块状粪便<25%、同时稀或水样粪便<25%,IBS?D患者排稀或水样粪便<25%、同时硬或块状粪便<25%,IBS?M患者排硬或块状粪便<25%、同时稀或水样粪便<25%(1C)6.自闭症:诊疗第12周,自闭症ABC量表评分<31分、且CGI?I评分1分,菌群多样性恢复至供体菌群多样性50%以上为诊疗显效。诊疗第12周自闭症ABC量表评分<67分、且CGI?I评分1~2分或5个ABC子量表中至少2个较基线有50%或更大的下降,而其他子量表均未出现10%或更大的上升为诊疗有效(2C).浙江供体菌群移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