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漆施工适用产品:水性中间漆(如集泰 - 333Z)。施工方法:同底漆,优先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混合与稀释:双组份产品需按比例混合熟化,稀释剂为去离子水(≤5%)。涂布量:干膜厚度 80-100μm,用于增强防腐层厚度和层间附着力。干燥时间:表干≥2 小时,实干≥24 小时,干燥后检查表面是否平整,若有缺陷需砂磨处理(用 P120 砂纸轻磨)。面漆施工适用产品:水性内面漆(如集泰 - 313M)或外面漆(如集泰 - 303M)。施工方法:外面漆:高压无气喷涂,喷嘴口径 0.3-0.4mm,压力 10-15MPa,确保颜色均匀、光泽一致。内面漆:根据需求选择喷涂或辊涂,重点保证耐化学性和耐磨性。混合与稀释:单组份面漆可直接使用,若需稀释,加去离子水≤5%。涂布量:干膜厚度 30-50μm(外面漆)或 50-70μm(内面漆)。干燥时间:表干≥1 小时,实干≥24 小时,低温环境需延长干燥时间。水性漆为家居带来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广州水性改性有机硅树脂面漆 中黄
水性双组份环氧铁红底漆以水性环氧树脂-胺固化体系为基料,氧化铁红(含量30-40%)为防锈主体。特性聚焦经济性与基础防护平衡:铁红颗粒形成物理屏蔽层,阻隔水氧渗透,耐盐雾>600小时(ISO 12944 C3环境);漆膜附着力1级(划格法),硬度≥H,耐油性优异(10#机油浸泡30天无溶胀)。水性体系VOC≤100g/L,无火灾隐患,施工便捷(表干≤1小时,实干≤24小时),支持5℃低温湿固化,复涂间隔4-48小时。适用于厂房钢结构、农用机械、管道支架等轻中度腐蚀场景,成本较富锌涂料低40%,兼容环氧/聚氨酯面漆。与云铁中间漆配套可构建8-10年防护体系。水性醇酸树脂桐油面漆 各色供货商水性漆色彩丰富,满足不同个性化需求。
水性改性丙烯酸酯硅酸锂防碳化底漆特性与性质该底漆为水性环保涂料,以改性丙烯酸酯和硅酸锂为重要成分,兼具无机材料的耐候性与有机树脂的柔韧性。其低VOC、无毒无味特性符合绿色施工要求,且具备优异渗透性,可深入混凝土毛细孔形成化学键合,强化基材密实度。漆膜固化后致密坚韧,耐酸碱、抗氯离子侵蚀,并能抵抗紫外线及温湿度变化引起的开裂剥落。独特的透气性设计允许基材内部水汽逸出,避免涂层鼓泡,同时阻隔外部有害介质侵入。高附着力确保与混凝土牢固结合,有效封闭微裂纹,提升整体抗渗性能。耐碱性突出,适应混凝土高碱环境,长期稳定不粉化。施工便捷,干燥快,与多种面漆兼容,多适用于严苛环境下的混凝土防护工程。
乘用车水性漆助力汽车制造低耗减排,大幅降低涂装环节的VOCs排放量。在汽车涂装工艺中,传统溶剂型涂料的VOCs排放量占整个汽车生产过程VOCs排放总量的70%以上,而乘用车水性漆以水为分散介质,溶剂含量极低,在喷涂和干燥过程中,只释放少量无害的水蒸气和微量助剂挥发物。据统计,使用水性漆替代溶剂型涂料,乘用车涂装环节的VOCs排放量可降低60%-80%。此外,水性漆的涂装过程能耗也更低,因为其干燥温度相对较低,可减少烘干设备的能源消耗。对于汽车制造企业而言,采用乘用车水性漆不只能满足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还能降低环保设备的投入和运行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水性漆为家具增添自然光泽。
水性双组份环氧富锌涂料以水性环氧树脂为基料,主剂含高纯度锌粉(干膜锌含量≥80%),搭配胺类固化剂交联成膜。其中心特性在于电化学阴极保护:锌粉通过牺牲阳极作用持续保护钢铁基材,有效延缓腐蚀进程,耐盐雾性能>2000小时(符合ISO 12944 C5-M标准)。漆膜兼具物理屏蔽功能,致密堆积的锌粉层阻隔水氧渗透,电阻率≤0.1Ω·m,支持直接焊接(损伤率<5%)。与基材附着力≥6MPa(拉开法),可厚涂单道80μm不流挂。水性环保体系明显降低施工风险,VOC≤80g/L,无闪爆隐患,表干≤30分钟(23℃),实干≤24小时,支持0℃低温固化。需配套环氧云铁中间漆封闭锌盐,避免锌腐蚀产物(白锈)影响层间结合。适用于船舶压载舱、海上风电塔筒、跨海桥梁等极端腐蚀环境,设计寿命可达15年,是重防腐领域的绿色解决方案。
水性漆在风电设备防腐中表现突出。广州水性改性有机硅树脂面漆 中黄
水性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面漆由羟基丙烯酸乳液与亲水性异氰酸酯固化剂(如HDI)交联成膜。特性集高耐候与装饰性于一体:脂肪族结构抗紫外线老化(QUV 3000小时ΔE≤1.0),保光率5年>90%,耐黄变等级5级。漆膜致密光滑,硬度≥2H(铅笔硬度),耐磨性≤25mg(1kg/1000转),抗冲击性50kg·cm。化学稳定性优异,耐10%酸、碱、盐及油品,耐盐雾>1500小时。水性环保优势明显,VOC≤50g/L,无刺激性气味。施工宽容度高,表干≤1小时,实干≤24小时,可低温固化(-5℃),覆涂间隔4-48小时。适用于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钢结构建筑等面层防护,兼具美学与15年长效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