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华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当前,共享经济理念融入环保治污领域。除“绿岛”行动开展的起源地江苏省外,多地区都大力推进以涉VOCs“绿岛”项目为表示的“绿岛”的试点建设,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及激励办法,服务工业集聚区及入驻中小企业高效治污,绿色可持续发展。他介绍,在区域做法层面,大会将初次全方面分享涉VOCs“绿岛”项目的江苏经验、安徽经验和广东经验;在案例成果层面,大会将初次全方面聚焦涉VOCs“绿岛”项目包括集中喷涂中心、钣喷共享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溶剂集中提纯回收中心、家具制造等相关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在行业规范层面,大会将初次启动涉VOCs“绿岛”项目系列团体标准和服务能力认证,填补我国生态环境领域行业规范的空白,促进“绿岛”项目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规范化。绿岛模式着重城市建设过程中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江苏绿岛模式项目实施
截至目前“绿岛”项目已累计高效处置再生失效活性炭400余吨。数字赋能,闭环监管到位。搭建“炭管家”数字化管理平台,将企业活性炭填装数量、使用时长、更换周期等信息接入系统,分析研判、智能运算输出吸附饱和度和剩余使用时长,动态掌握活性炭运行情况。同时可根据设定的饱和度预警值分级分类向企业、基层生态环境部门发送提醒。目前,该数字化监管平台已累计发出活性炭饱和度“红橙黄”三色预警570余条,成功提醒企业及时换炭184次。江苏回转窑绿岛模式设计厂家绿岛模式强调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保护原则,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生态“绿岛”建设效益明显。首先,是经济效益。全省筛选确定的“绿岛”项目,惠及中小市场主体超过5万家,经初步估算,可节约治污成本超过30亿元。其次,是环境效益。据测算,全省已建成的126个“绿岛”项目,可每年削减化学需氧量18050吨、氨氮499吨、总磷157吨、颗粒物836吨、挥发性有机物1206吨,危险废物收集能力达到13.5万吨,有力推动了环境质量改善和环境风险降低。再次,是管理效益。由于“绿岛”变分散治理为集中治污,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管对象变管“多个”为管“一个”,监管力量更加集中,监管效果也明显提升。
除了铜山区绿源鑫邦活性炭集中吸脱附中心再生项目,徐州市还建设了贾汪区骏发活性炭集中脱附中心项目,这两个项目能够满足两地及周边地区500余家中小企业企业活性炭集中脱附需求,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活性炭不及时更换、流于摆设、监管难度大的问题。同时对脱附的VOCs等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置,提高VOCs治理水平,降低了区域危废活性炭总产生量。初步测算,相对于分散治理,项目年可降低区域活性炭使用量1.2万吨,可实现VOCs减排500吨以上。绿岛模式不仅关注城市环境,还注重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对于企业分布太零散,不具备共建“绿岛”的情况,王亚男建议government要加强引导。“可以引导各种产业形成规模化,尽量达到共建共享‘绿岛’的条件。” 前面提到的家具厂,很多原先就是分散的家庭式作坊,在当地government的引导下,渐渐集中起来。如果实在集中不起来,也可以分工段在不同的地方进行治污处理。橡胶行业废气难治理、危废难处置问题,一直是困扰橡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紧箍咒”。为此,天台县创新思路,通过构建活性炭“感知—更换—运输—再生—回用”的VOCs治理“绿岛”的新模式,实现废气治理水平提升和危废源头大幅减量化,达到经济效益和污染治理双提升的目的,有力推进“无废城市”的建设进程。绿岛模式是一种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城市规划模式。江苏回转窑绿岛模式设计厂家
通过绿岛模式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发展之路。江苏绿岛模式项目实施
“绿岛”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共建或依托产业园区(集中区)及治污能力强的企业建设集中式的污染治理设施,围绕餐饮、汽修、小五金加工等行业建设公共烟道、公共涂装操作间、集中加工点等设施,以及解决农户畜禽粪便集中处理、养殖户尾水达标净化难题。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是我省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推进绿色湖南,建设彰显湖南生态文明之美的特色品牌,凝聚了各级各部门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的工作合力。江苏绿岛模式项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