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安全用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过欠压保护器,正是构筑安全用电坚实防线的重要一环。电压异常是威胁用电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过高的电压可能导致电器设备绝缘损坏、短路甚至起火,而过低的电压则可能使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引发设备故障。过欠压保护器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过欠压保护器通过实时监测电路中的电压变化,一旦发现电压异常,便会立即切断电路,防止设备受损。这种快速响应机制,使得过欠压保护器在保护用电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运输。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缺零保护
机械式过欠压保护器
原理:通过电磁线圈与机械触点的配合实现电压检测与保护动作。当电压异常时,电磁力驱动触点断开电路。
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但动作精度较低(通常±10%~15%),无自动恢复功能,需手动复位。
适用场景: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业设备或农村电网。
电子式过欠压保护器原理:利用电压采样电路、比较器及电子开关(如晶闸管、继电器)实现电压监测与控制。
特点:动作精度高(可达±1%~5%),响应速度快(毫秒级),可集成延时、自动恢复等功能,但成本较高,易受电磁干扰。
适用场景:家用电器、精密仪器及对保护要求较高的场合。 安德利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电度功率因素频率显示抗干扰能力强,避免外界干扰影响。
按极数分类单极:一般用于单相电路,只对一根火线进行过欠压保护,体积较小,结构相对简单,常用于一些对空间要求较高且负载较小的单相用电设备或局部单相电路中。两极:通常用于单相电路,同时对火线和零线进行保护,能更地保护单相用电设备免受电压异常的影响,应用较为,如家庭中的一些重要单相电器,如空调、冰箱等的供电线路中常可见到。三极:主要用于三相三线制电路,对三根相线进行过欠压保护,常见于一些小型三相工业设备或三相供电的商业场所中,可保障三相设备的稳定运行。四极:用于三相四线制电路,在对三根相线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对零线进行监测和保护,能适应更复杂的电路环境,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以及一些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民用建筑等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
执行机构动作与电路控制
保护动作触发:保护信号经驱动电路(如三极管或 MOSFET)放大后,驱动继电器或固态继电器(SSR) 切断主电路。
继电器型:通过电磁吸力断开触点,响应时间约 0.1~0.3 秒,适用于大功率电路(如 380V 工业设备);
固态继电器型:无机械触点,响应时间≤0.05 秒,适合高频动作或精密设备(如医疗仪器)。
复位逻辑控制:电压恢复正常后,保护器按预设延时时间(如 5~30 秒)自动或手动复位,避免电压暂态波动导致的频繁动作(如电网瞬时欠压后快速恢复时不触发误动作)。 保护器内部具有过载保护电路,防止过热。
功能特点过压保护:能有效防止因电源电压过高对电气设备造成的损害,如烧毁电器元件、缩短设备使用寿命等。例如,当电网电压因故障突然升高到超过保护器设定的过压值(如 250V)时,保护器会立即切断电路,保护连接在该电路上的电视、冰箱、电脑等电器设备。欠压保护:当电源电压过低时,保护器会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电气设备在欠压状态下运行。因为欠压可能导致电机类设备无法正常启动、运行不稳定甚至烧毁,还会影响一些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如导致电脑死机、通信设备信号中断等。保护器动作寿命长达数万次,满足长期频繁使用需求。跨境外贸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一级精度
电压恢复后,自动合闸恢复供电。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缺零保护
过压保护:避免电压过高烧毁设备
电压异常场景:电网故障(如变压器中性点偏移)、雷电浪涌、线路误操作等可能导致电压骤升(如 220V 电路中电压超过 240V 甚至 270V)。
保护机制:当电压超过设定阈值(如 260V)时,保护器迅速切断电路,防止电机、家电、精密仪器等因绝缘击穿、元件过热而损坏(例如,空调压缩机在过压下绕组温度可在 30 秒内超过安全值 120℃)。
欠压保护:防止电压过低导致设备故障
电压异常场景:用电高峰时段电网负荷过大、线路老化导致压降、变压器容量不足等,可能使电压低于额定值(如 220V 电路中电压降至 190V 以下)。
保护机制:电压低于阈值(如 170V)时,保护器动作切断电源,避免设备因 “低电压大电流” 运行而烧毁(例如,冰箱压缩机在欠压下电流可激增 50%,导致线圈过热烧毁)。 自复式过欠压保护器缺零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