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得扫雪机100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使得抛雪桨152抛雪更加均匀。扫雪机100还包括在***电机131和行走轮组16之间进行动力传动的行走传动组件141。行走轮组16连接至行走传动组件141的输出轴,通过紧固件进行轴向的定位,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具体为轴锁销结构。行走轮组16还包括用于两个行走轮162以不同转速转动的差速器。行走传动组件141包括齿轮组件, 电机131的转动通过齿轮组件以及曲轴等传递至行走轮组16。该齿轮组件包括三级齿轮减速。本实施例中, 电机131具体为无刷电机。 电机131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 电机轴131a,第二电机132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二电机轴132a;在扫...
至少部分供电导线伸入电路板壳体182中。本实施例中,供电导线沿着壳体112的外表面排布,供电导线沿着壳体112的表面具有一个延伸轨迹,延伸轨迹经过扫雪桨壳体112a和抛雪桨壳体112e,且延伸轨迹在放置扫雪机100的平面上的投影为一连续直线段,且平行或者重合于 平面11’。推荐的, 照明组件193关于 平面11’基本对称。扫雪机100还包括导线罩184,导线罩184至少部分贴合至壳体112的外表面;在导线罩184安装至壳体112的外表面时,导线罩184与外表面之间形成供导线穿过的通道。导线罩184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壳体112构成固定连接。导线罩184与壳体112的外表面围绕形成容纳供电...
在 调速开关位于后退挡时,打开 扳机,扫雪机后退。进一步地,扫雪机还包括:控制电路,与 扳机、 调速开关以及 电机电连接;在 扳机被触发后 调速开关由前进挡切换至后退挡时,控制电路控制 电机停止转动。进一步地,扫雪机还包括:抛雪部,围绕形成有半封闭的通道且定义有开口,抛雪部的一端转动连接至出雪口以连通第二容纳空间和外界;出雪部,转动连接至抛雪部的另一端;操作组件还包括: 转向把手,连接至抛雪部以调节开口的朝向;第二转向把手,连接至抛雪部以调节出雪部相对于抛雪部的位置。进一步地,抛雪部相对于壳体构成以第三轴线为轴的转动连接;出雪部相对于抛雪部构成以第四轴线为轴的转动连接;第三轴线垂直于第...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人工除雪费时费力,需要集结大量的劳力;大量使用撒融雪剂也会造成土地污染;传统清雪车类似推土机的结构,清雪和除冰效果有限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包括挂载在车体前端的机身外壳,机身外壳由翻转壳和前壳固定焊接组成,所述翻转壳的内腔下部设有清雪刷,且车体靠近清雪刷的一侧倾斜设有收雪通道,收雪通道的另一端与车体的中空车厢相连通,且收雪通道内设有收雪装置,前壳的内腔设有组合聚雪刷,机身外壳的顶壁上方安装...
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推荐实施方式,对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正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后视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清雪刷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清雪刷侧面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组合聚雪刷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
在 扳机241被触发后 调速开关261由前进挡切换至后退挡时,控制电路控制 电机131停止转动。本实施例中,关于控制行走轮组16前进与后退的操作方案如下: 调速开关261包括滑动变阻器,采用无级调速, 调速开关261具有前进挡、后退挡与空挡。操作逻辑:主板接受来自 调速开关261的电压值信号,判断操作者的意图,匹配预先设置的电压值范围对应的行走速度,比如0~2500mv与前进挡0~;2501~4000mv为空挡(速度为零);4001~5000mv与后退挡0~。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所需要的档位,按下 扳机241,机器前进或后退或处于空挡;2. 扳机241已按下,松开 扳机241,机...
所述圆形刷盘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与定位盘、下固定盘相匹配的上定位槽、下定位槽。进一步的,所述前壳的前端还安装有热风融雪机构,热风融雪机构包括挂载在前壳前端的融雪剂箱,且融雪剂箱的顶壁上设有用于添加融雪剂的补料口,且补料口的底端贯通安装有出料管,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且出料管的另一端贯通有出风管,出风管的输出端向车体运动方向延伸并设有条形喷洒口,且出风管的输入端与输风管贯通连接,输风管上安装有热风阀。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与出风管的连接处一体成型有圆形的下料仓,且下料仓内转动安装有下料拨轮,下料拨轮的轮叶拨料方向与输风管的出风方向一致。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聚雪刷体的数量均多于等于2个...
扳机241和第二扳机242关于 平面11’基本对称。 扳机241与第二扳机242均至少具有释放状态和触发状态两个状态,触发 扳机241控制 电机131启动,触发第二扳机242则控制第二电机132启动。图20至图22中的 扳机241处于释放状态,第二扳机242处于触发状态。当 扳机241与第二扳机242处于触发状态时,其至少部分贴合于操作把手21,事实上,用户可以用一只手在握持操作把手21的同时保持 扳机241或第二扳机242至触发状态。通过 扳机241和第二扳机242之间的电连接或者机械连接使得 扳机241与第二扳机242之间具有构成一定的控制逻辑。本实施例中 扳机241与第二扳机24...
图中:机身外壳1、翻转壳101、前壳102、清雪刷2、刷辊21、弯折型清雪刷毛22、热风孔23、驱动轴24、空心轴25、双轨链轮26、驱动链轮27、弧形挡雪板28、收雪通道3、组合聚雪刷4、聚雪刷体41、刷毛411、圆形刷盘412、定位盘413、下固定盘414、上定位槽415、下定位槽416、六角螺扣417、安装轴42、防护壳43、传动带轮44、皮带45、从动锥齿轮46、齿轮箱47、驱动锥齿轮48、转动轴49、从动链轮410、链轮壳420、热风支管5、行走轮6、热风融雪机构7、融雪剂箱71、补料口72、出料管73、下料拨轮74、出风管75、条形喷洒口76、出料阀77、热风机8、旋转支臂...
操作把手21的握持中心到行走轮轴161中心的距离为l1。在前后方向上,重心g到行走轮轴161中心的距离为l2。沿前后方向上,重心g到 轴线101的距离为l3。在前后方向上,行走轮轴161中心到 轴线101的距离为l,有l=l3+l2,且重心g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位于 轴线101和行走轮轴161之间。另外,重心g设置在以上范围某推荐位置,使得l1、l2、l3三者之间满足函数关系:y=f(l1,l2,l3)。在上下方向,重心g到第二轴线102的距离为h,其中,0≤h≤200毫米。电池包121至少部分位于行走轮组16的上方、第二电机132的后方以平衡重心g。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电池仓盖111a可相对于电池仓体111b转动的角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180度。另外,电池仓盖111a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锁扣等元件与电池仓体111b构成固定连接。电池包121包括显示电池包121电量的电量显示灯121a,电量显示灯121a设置于电池包121上。如图6至图11所示,扫雪系统15包括扫雪桨151,扫雪桨151为扫雪机100的功能元件,用于搅动地面的雪,扫雪桨151能够以 轴线101为轴转动。扫雪桨151包括扫雪桨叶151a,扫雪桨叶151a上距离 轴线101的 远点到 轴线101的距离为扫雪桨151的半径r1,扫雪桨151的半径r1大于等于120mm且小于等于150mm,...
将车体前方的积雪卷入并送入收雪通道3内,实现积雪的清理;同时可以理解的是,热风机8为柴油机14所驱动,并可结合柴油机14的水管路进行余热的利用,此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空调循环系统中,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在热风机8启动时,热风通过输风管11、热风支管5和空心轴25的传输通道进入中空的刷辊21内,并通过中空的刷辊21侧壁上的多个热风孔23,对积雪进行热风融雪,防止积雪堆积结晶化后不能为清雪刷2所卷起,提高积雪的清理效率。本实施例中,如图4-10所示,所述组合聚雪刷4包括分布在前壳102内前后侧并逐步向翻转壳101侧收缩的两组聚雪刷体41,两组聚雪刷体41反向转动并向...
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推荐实施方式,对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正视图;图3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后视图;图4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清雪刷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清雪刷侧面剖视图;图7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组合聚雪刷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载的组合式扫雪刷的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一种前置挂...
液压马达通过橡胶联轴器与扫雪辊传动连接。作为推荐,连接架上设置有摆动油缸,摆动油缸的活塞杆与主梁的左端或右端通过竖直销轴枢接。作为推荐,主梁上设置有位于扫雪辊上方的挡雪罩。作为推荐,所述挡雪罩呈c形。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1、对应侧的支撑板、两根扫雪辊支撑臂和轴筒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扫雪辊两边可单独上下活动自由调整与地面的贴合,实现更好的仿形能力,能够更加彻底的扫除地面上的积雪;路遇障碍物时,扫雪辊两边可一起或单独升降,滑过障碍物后自动下降恢复原来的除雪高度,更好的发挥避障功能。2、通过设置摆动油缸,可以使得扫雪辊左右摆动,能够有效提高扫雪范围。附图说明图...
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通过螺钉螺母等紧固件连接从而实现主机10和操作组件20的连接,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构成可伸缩连接以调节操作组件20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本实施例中,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通过u形槽构成滑动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能源系统12包括电池包121,电池包121可以是单电池包121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包121,本实施例中能源系统12包括双电池包且推荐直流锂电池。主机壳体11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包121的电池包壳体111,电池包壳体111包括电池仓盖111a和电池仓体111b,电池仓盖111a和电池仓体111b围绕形成用于容纳电池包121的电池仓,电池仓包括两个被电池仓体111b分割的 腔体11...
扫雪机100还包括 减速组件143和第二减速组件142,其中, 减速组件143用于将第二电机132输出的动力传递至第二驱动轴143a,本实施例中, 减速组件143包括多个用于实现动力传递的齿轮。第二减速组件142用于在第二驱动轴143a和 驱动轴142a之间实现动力传递。也即是说,第二电机132的动力经过 减速组件143和第二减速组件142这两级动力传递之后传递到 驱动轴142a。 减速组件143包括用于在第二电机132和第二驱动轴143a之间实现动力传递的 类齿轮143b;第二减速组件142包括用于在第二驱动轴143a和 驱动轴142a之间实现动力传递的第二类齿轮142b。本实施例中...
将车体前方的积雪卷入并送入收雪通道3内,实现积雪的清理;同时可以理解的是,热风机8为柴油机14所驱动,并可结合柴油机14的水管路进行余热的利用,此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空调循环系统中,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在热风机8启动时,热风通过输风管11、热风支管5和空心轴25的传输通道进入中空的刷辊21内,并通过中空的刷辊21侧壁上的多个热风孔23,对积雪进行热风融雪,防止积雪堆积结晶化后不能为清雪刷2所卷起,提高积雪的清理效率。本实施例中,如图4-10所示,所述组合聚雪刷4包括分布在前壳102内前后侧并逐步向翻转壳101侧收缩的两组聚雪刷体41,两组聚雪刷体41反向转动并向...
收雪装置可以为电机控制的传输机构或风机控制的抽吸机构来完成上述的任务,至于上述的电机控制的传输机构或风机控制的抽吸机构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详细说明,前壳102的内腔设有组合聚雪刷4,用于道路、机场或公共场所地面的积雪聚集,机身外壳1的顶壁上方安装有油箱13和柴油机14,油箱13用于装载柴油,供给柴油机14作为燃料输出动力;本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所述清雪刷2包括中空的刷辊21,刷辊21的环形外壁上设有弯折型清雪刷毛22,刷辊21环形侧壁上对应相邻弯折型清雪刷毛22之间的空隙处开设有热风孔23,弯折型清雪刷毛22有效的保证积雪的卷起和扫除,刷辊21的两端中部分别...
若未开启扫雪桨151,操作指示灯195恢复五秒前状态。绿灯闪烁表示:安全开关25已触发,当前状态可以开启扫雪桨151。如图2和图7所示,扫雪系统15还包括用于刮起地面积雪的刮雪元件192,刮雪元件192设置于扫雪桨壳体112a底部,与扫雪桨壳体112a构成固定或者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刮雪元件为金属件。刮雪元件192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0mm小于等于15mm,且刮雪元件192相对于地面的距离可调以防止在某些工况下刮雪元件192刮伤地面。扫雪系统15还包括设置于扫雪桨壳体112a的两个侧壁112c底部的滑雪鞋191,滑雪鞋191与扫雪桨壳体112a构成固定或可拆卸连接,滑雪鞋191的材质不...
扳机241和第二扳机242通过机械结构相连。操作组件20还包括安全开关25,第二扳机242连接至安全开关25,安全开关25安装至操作台23。安全开关25电连接或通信连接至电路板组件181(如图26)。扫雪机100设置有双开关启动以提高扫雪机100的操作安全性:要启动扫雪机100,须先触发安全开关25,接着在预设时间内触发第二扳机242,预设时间一般为3至10秒;在关闭扫雪机100时则只需释放第二扳机242即可。操作组件20还包括 调速开关261和第二调速开关262。 调速开关261调节 电机131的转速;第二调速开关262调节第二电机132的转速;其中, 调速开关261和第二调速开关...
扳机241和第二扳机242关于 平面11’基本对称。 扳机241与第二扳机242均至少具有释放状态和触发状态两个状态,触发 扳机241控制 电机131启动,触发第二扳机242则控制第二电机132启动。图20至图22中的 扳机241处于释放状态,第二扳机242处于触发状态。当 扳机241与第二扳机242处于触发状态时,其至少部分贴合于操作把手21,事实上,用户可以用一只手在握持操作把手21的同时保持 扳机241或第二扳机242至触发状态。通过 扳机241和第二扳机242之间的电连接或者机械连接使得 扳机241与第二扳机242之间具有构成一定的控制逻辑。本实施例中 扳机241与第二扳机24...
***杆部175a和第二杆部175b通过锁紧组件174锁定并构成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抛雪系统17能够从扫雪机100上拆卸下来,方便运输、节省存储空间。操作组件20还包括***转向把手271和第二转向把手272,其中,***转向把手271连接至抛雪部172以调节开口的朝向,第二转向把手272连接至抛雪部172以调节出雪部171相对于抛雪部172的位置。***转向把手271相对于操作台23构成以第五轴线105为轴的转动连接;第二转向把手272相对于操作台23构成以第六轴线106为轴的转动连接。第五轴线105垂直于第三轴线103,这使得用户操作***转向把手271时,***转向把手271的转...
这使得扫雪机100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使得抛雪桨152抛雪更加均匀。扫雪机100还包括在***电机131和行走轮组16之间进行动力传动的行走传动组件141。行走轮组16连接至行走传动组件141的输出轴,通过紧固件进行轴向的定位,本实施例中紧固件具体为轴锁销结构。行走轮组16还包括用于两个行走轮162以不同转速转动的差速器。行走传动组件141包括齿轮组件, 电机131的转动通过齿轮组件以及曲轴等传递至行走轮组16。该齿轮组件包括三级齿轮减速。本实施例中, 电机131具体为无刷电机。 电机131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 电机轴131a,第二电机132包括用于输出动力的第二电机轴132a;在扫...
容纳空间112b设置于第二容纳空间112f的前侧。第二容纳空间112f呈圆柱形。本实施例中,扫雪桨壳体112a和抛雪桨壳体112e为分别 成型的两个壳体112,通过机械连接在一起实现 容纳空间112b和第二容纳空间112f的连通;作为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扫雪桨壳体112a和抛雪桨壳体112e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个壳体112;作为另一种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扫雪桨壳体112a和抛雪桨壳体112e也可以由分别成型的多部分壳体112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中,壳体112还包括突出于第二容纳空间112f的出雪筒112k,出雪筒112k基本沿圆柱形的切向延伸,出雪筒112k连接至出雪口112g,出雪筒...
雪经过抛雪桨152处理并从出雪口112g被抛出后经过抛雪部172和出雪部171被投入空中。本实施例中,抛雪部172和出雪部171构成的整体能够在平行于地面的平面内以第三轴线103为轴转动,可转动角度范围约为度,抛雪部172向左右两侧的可转动范围均为度。出雪部171能够在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内相对于抛雪部172以第四轴线104为轴转动,可转动角度范围约为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地面指的是扫雪机100被放置的任意平面。抛雪部172沿弧线延伸,沿其延伸方向形成有槽状结构,一端与出雪口112g连通,另一端与出雪部171连通。抛雪部172材料冲压材料制成。出雪部171也为槽状结构,一端与抛雪部...
液压马达通过橡胶联轴器与扫雪辊传动连接。作为推荐,连接架上设置有摆动油缸,摆动油缸的活塞杆与主梁的左端或右端通过竖直销轴枢接。作为推荐,主梁上设置有位于扫雪辊上方的挡雪罩。作为推荐,所述挡雪罩呈c形。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越性:1、对应侧的支撑板、两根扫雪辊支撑臂和轴筒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扫雪辊两边可单独上下活动自由调整与地面的贴合,实现更好的仿形能力,能够更加彻底的扫除地面上的积雪;路遇障碍物时,扫雪辊两边可一起或单独升降,滑过障碍物后自动下降恢复原来的除雪高度,更好的发挥避障功能。2、通过设置摆动油缸,可以使得扫雪辊左右摆动,能够有效提高扫雪范围。附图说明图...
操作把手21的握持中心到行走轮轴161中心的距离为l1。在前后方向上,重心g到行走轮轴161中心的距离为l2。沿前后方向上,重心g到 轴线101的距离为l3。在前后方向上,行走轮轴161中心到 轴线101的距离为l,有l=l3+l2,且重心g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位于 轴线101和行走轮轴161之间。另外,重心g设置在以上范围某推荐位置,使得l1、l2、l3三者之间满足函数关系:y=f(l1,l2,l3)。在上下方向,重心g到第二轴线102的距离为h,其中,0≤h≤200毫米。电池包121至少部分位于行走轮组16的上方、第二电机132的后方以平衡重心g。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
电机壳体131b上设置有供气流流入的第三进风口102c和流出的第二出风口102d,气流从第三进风口102c进入流经 电机131后从第二出风口102d流出,从而达到为 电机131散热的目的。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电机131设置于 电机壳体131b内部 电机131连接有 风扇, 电机壳体131b上设置有供气流流出的第二出风口102d,气流从各个壳体的装配间隙中流入,从第二出风口102d流出。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电机131设置于 电机壳体131b内部, 电机131连接有 风扇,经过 风扇的搅动, 电机壳体131b内部的气体形成内循环,通过 电机壳体131b与外界的热交换实现散...
在 扳机241被触发后 调速开关261由前进挡切换至后退挡时,控制电路控制 电机131停止转动。本实施例中,关于控制行走轮组16前进与后退的操作方案如下: 调速开关261包括滑动变阻器,采用无级调速, 调速开关261具有前进挡、后退挡与空挡。操作逻辑:主板接受来自 调速开关261的电压值信号,判断操作者的意图,匹配预先设置的电压值范围对应的行走速度,比如0~2500mv与前进挡0~;2501~4000mv为空挡(速度为零);4001~5000mv与后退挡0~。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择所需要的档位,按下 扳机241,机器前进或后退或处于空挡;2. 扳机241已按下,松开 扳机241,机...
第二电机壳体132b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二电机132的第二收容腔;其中,第二电机壳体132b设置于 电机壳体131b和壳体112之间。本实施例中,电路板壳体18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电机壳体131b构成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电池包壳体111位于第二电机壳体132b的后侧。电池包壳体111形成有向后敞开的 进风口102a;第二电机132尾部安装有风扇以及导风罩,第二电机壳体132b形成有允许流经第二电机132的气流向下排出的出风口102b。也即是说, 进风口102a和出风口102b分别设置于电池包壳体111和第二电机壳体132b。电路板壳体182还形成有用于允许流经电池包121的气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