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名称:偶氮二异丁腈中文别名:2,2-偶氮二异丁腈;2,2-二偶氮异丁腈;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发泡剂Vazo英文名称:2,2-Azobis(2-methylpropionitrile)CAS号:78-67-1EINECS号:201-132-3分子式:C8H12N4分子量:164.2077密度:1.1(20℃)熔点(℃):102~104性质:白色柱状结晶或白色粉末状结晶。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石油醚和苯胺等有机溶剂用途1.用作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丙烯腈等单体的聚合引发剂2.有机合成中间体3.用作高分子聚合物的引发剂4.用作醋酸乙烯和丙烯酸酯等聚合或共聚合的引发剂。也可用作发泡剂。5.甲基丙稀酸酯包埋组织时的催化剂。高分子聚合物的引发剂。橡胶、塑料、发泡剂。聚氯乙稀塑料激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AIBN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浙江发泡剂二异丁腈C8H13N4
偶氮二异丁腈英文名:2,2-Azobis(2-methylpropionitrile)别名;2,2-偶氮二异丁腈;2,2-二偶氮异丁腈化学式:C8H12N4分子量:164.21CAS登录号:78-67-1EINECS登录号:201-132-3熔点:102至104℃应用:用作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等单体的聚合引发剂;用作聚烯烃、聚氨酯、聚异氰酸酯、聚醋酸乙烯酯、聚酰胺和聚酯等的发泡剂。此外,也可用于其它有机合成。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醚、甲醇及乙烯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简称AIBN,化学式为C8H12N4,溶于甲醇、乙醇、、、石油醚和苯胺等有机溶剂。遇热分解放出氮气和含-(CH2)2-C-CN基有机物。室温下缓慢分解,100℃急剧分解.能引起着火,易燃。有毒。放出的有机物对人体危害较大。偶氮二异丁腈是油溶性的偶氮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反应稳定,是一级反应,没有副反应,比较好控制,所以广泛应用在高分子的研究和生产。比如氯乙烯、醋酸乙烯、丙烯腈等单体聚合引发剂,也可用作聚氯乙烯、聚烯烃、聚氨酯、聚乙烯醇、丙烯腈与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物、聚异氰酸酯、聚醋酸乙烯酯、聚酰胺和聚酯等的发泡剂。此外,也可用于其它有机合成。湖南偶氮二异丁腈C8H13N4偶氮二异丁腈 AIBN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偶氮二异丁腈如果在干燥状态,由于搅拌、空气输送和注入等能产生静电。由于受热,该物质分解生成含四甲基丁二腈和物的有毒烟雾。受撞击、摩擦或震动时,可能发生性分解。加热时,可能发生。与醇类、氧化剂、、醛类和烃类,如庚烷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的危险。健康危害:在体内可释放氰离子引起中毒。大量接触本品者出现、头胀、易疲劳、流涎和呼吸困难;亦可见到昏迷和抽搐。用本品做发泡剂的泡沫塑料加热或切割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可刺激咽喉,口中有苦味,并可致呕吐和。本品分解能产生剧毒的甲基琥珀腈。长期接触本品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刺激症状,肝、肾损害。对环境有危害。
偶氮二异丁腈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消除所用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防静电服,戴防毒物渗透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用惰性、湿润的不燃材料吸收泄漏物,用洁净的非火花工具收集于一盖子较松的塑料容器中,待处理。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偶氮二异丁腈 AIBN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 通风系统和设备。
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常用的一种偶氮类引发剂,其特点是分解反应比较平稳,只产生1种自由基,基本上不发生诱导分解,因而常用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另外它比较稳定,储存和使用都比较安全。与所有偶氮类化合物一样,AIBN也有一定毒性,不能用于与医用、食品包Chemicalbook装等有关的聚合物的合成,由于它的分解反应产生化学计量的氮气,往往可以很方便地借助测定其分解放出氮气的体积来测定其分解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等动力学数据。有时也可以利用放出的氮气对聚合物进行发泡。其分解温度在50~70℃,分解活化能为129kJ/mol,属于低活性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 AIBN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江苏供应二异丁腈AIBN
偶氮二异丁腈 AIBN应与醇类、氧化剂、 、醛类和烃类、食 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浙江发泡剂二异丁腈C8H13N4
偶氮二异丁腈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摩擦、撞击、受热。禁配物:醇类、氧化剂、、醛类和烃类等。危险反应:由于受热,该物质分解生成含四甲基丁二腈和物的有毒烟雾。受撞击、摩擦或震动时,可能发生性分解。加热时,可能发生。与醇类、氧化剂、、醛类和烃类,如庚烷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的危险。危险的分解产物:物、氮气。生态毒性:NOEC<1mg/L(鱼类)LC50:28mg/L(鱼类)96h急性毒性:LD50:700mg/L(小鼠经口)LC50:670mg/L(小鼠吸入)浙江发泡剂二异丁腈C8H13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