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菌物品要彻底清洗和适当预湿。消毒清洗是灭菌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与器材,需彻底清洁和漂洗,***黏膜、血迹或其他有机物。任何残留的物质都会妨碍微生物与环氧乙烷气体的有效接触,甚至会使细菌产生保护膜而影响灭菌效果,所以受污染物品必须仔细流水清洗后,用酶浸泡>5min。有关节器械需要拆开,管腔类器械需要超声震荡。所需灭菌物品、包装材料、生物指示剂要在相对湿度50%的房间内放置>2h,塑料制品需要更多湿化,包装前比较好过夜湿化,但表面不能有肉眼水滴。为了保持环氧乙烷灭菌器的良好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全国 设备配套配件环氧乙烷灭菌器配套设施
技术参数与性能灭菌腔容积根据单次灭菌物品的体积选择合适容量(如小型设备容积≤1m3,大型设备可达数十立方米),避免 “小马拉大车” 导致灭菌不彻底。关键参数范围温度:常用灭菌温度为 37~63℃,需匹配物品耐温性(如塑料类通常≤60℃)。湿度:相对湿度需维持在 30%~80%,过低影响灭菌效果,过高可能损坏物品。气体浓度:标准浓度为 450~1200mg/L,需根据物品类型调整(如多孔材料需较高浓度)。灭菌时间:通常为 1~6 小时,结合温度、浓度等参数综合优化。解析功能若用于医疗或食品行业,需确认设备是否具备内置解析功能(如热解析或通风解析),或需配套**解析库,确保残留量达标。监测与记录需具备自动记录温度、压力、时间、气体浓度等参数的功能,并支持数据导出(如 USB 接口、网络传输),满足法规对可追溯性的要求。杭州残留量环氧乙烷灭菌器常用知识环氧乙烷灭菌器对需要保持低温且不能采用高温蒸煮方式灭菌的物品进行灭菌处理。
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环氧乙烷(EO)气体的化学灭菌特性,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压力和气体浓度等条件,使环氧乙烷分子与微生物发生反应,破坏其代谢功能,从而达到灭菌效果。以下是其详细工作原理及流程:环氧乙烷的灭菌机制环氧乙烷(C?H?O)是一种烷基化剂,其分子结构中的环氧基(-CH?-CH?-O-)具有高度反应活性,能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DNA/RNA)和酶系统发生烷基化反应:破坏蛋白质:与氨基酸中的氨基(-NH?)、巯基(-SH)、羟基(-OH)等基团结合,导致蛋白质变性、失活。损伤核酸:与DNA/RNA的碱基(如腺嘌呤、鸟嘌呤)反应,干扰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阻止微生物繁殖。抑制酶系统:通过烷基化作用抑制微生物代谢所需的酶活性,切断能量供应,**终导致微生物死亡。
设备管理员负责确保所有对EtO灭菌器操作或维护的人员都进行操作和安全使用培训。此外,设备管理员负责确保在灭菌人员日常使用前完成安全性检查。联系服务人员进行必需的安全性检查。负责管理EtO灭菌器的人应该是能够胜任器械再处理所有过程的有资质的人员,再处理过程包括:去污、准备、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存储和无菌器械发放。在操作任何灭菌器前,应阅读并始终遵循制造商操作手册的程序。重视“警告和注意事项”避免发生人员伤害、灭菌器或医疗器械损坏的不安全操作。利用环氧乙烷气体在特定的温度、压力和湿度条件下,对封闭在灭菌室内的物品进行低温熏蒸灭菌。
物品兼容性确认待灭菌物品是否适合环氧乙烷灭菌(如某些橡胶、颜料可能与 EO 发生反应),可要求厂商提供兼容性测试报告。包装材料需使用透气包装材料(如纸塑袋、特卫强 Tyvek),避免使用完全密封的塑料袋,确保气体渗透和残留挥发。行业标准匹配医疗行业需符合 GB 18279.1《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环氧乙烷 第 1 部分:医疗器械灭菌过程的开发、确认和常规控制要求》;食品包装行业需符合 GB 1423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 第 2 部分:生物试验方法》等标准。在整个灭菌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控和控制各项参数,确保灭菌效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杭州残留量环氧乙烷灭菌器出厂价格
环氧乙烷灭菌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实验室及工业领域的灭菌设备。全国 设备配套配件环氧乙烷灭菌器配套设施
灭菌效果取决于以下参数的精确控制:温度:温度升高可加速环氧乙烷的化学反应速率,但需兼顾物品耐温性。例如,橡胶制品宜采用较低温度(37~45℃),塑料类可耐受55~63℃。湿度:微生物在干燥状态下对环氧乙烷的耐受性较强,适当湿度(如50%~60%RH)可增强灭菌效果,但过高湿度可能导致物品腐蚀或气体凝结。气体浓度:浓度与灭菌速度呈正相关,但超过一定阈值后效率提升有限(如1200mg/L与800mg/L的灭菌时间差异可能小于20%)。灭菌时间:时间需根据物品的装载量、包装方式、微生物初始污染水平综合确定。例如,致密金属器械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确保气体渗透。物品材质与包装:材质的孔隙率和吸附性影响气体扩散(如棉织品比金属更易吸附EO);包装材料需透气(如纸塑袋),避免形成气体屏障。全国 设备配套配件环氧乙烷灭菌器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