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气路对材料的要求:1、高压波纹软管:外表不锈钢金属网内衬PTFE材质,长度1米以上,通径大于6MM。一端符合标准钢瓶的连接型号,另一端连接自动切换系统。承受大于3000PSI。其特性为:洁净光亮、柔软、防腐。2、低压报警器:低压报警器多触点可模拟数据输出型,报警器可蜂鸣闪光同时显示报警气体的名称。防爆接线、信号模拟和自动切换系统汇流排相匹配。3、减压阀:316L不锈钢材质。一级减压阀进气压力0-200bar,出气压力0-16bar;二级减压阀进气压力0-16bar,出气压力0-6bar。进出口接口1/4”FNPT螺纹,压力表接口1/4”MNPT螺纹。实验室气路的施工过程要注意施工安全。慈溪实验室气路系统专业施工
实验室气路设计须知:1.乙炔铜盐、乙炔气和气瓶不得接触铜或含铜超过70%的合金,所有附件不得使用这些金属。2.气瓶和仪器之间应该有一个安全瓶,以防止药物被吸回瓶中并造成危险。3.如果缸体回火或加热,立即关闭缸体阀门,将缸体移出室外空矿坑,将缸体浸入冷水中,或倒入大量冷水降温,慢慢打开阀门,继续冷却,直到气体释放完毕。4.乙炔、氢气、石油气体是危险的。5.氧气虽然不易燃,但具有很强的助燃性,不得接触灰尘和有机物。6.使用腐蚀性气体时,应经常检查气瓶和附件,不使用时不要放在实验室中。实验室气路是什么材质:实验室高纯度气体管一般根据介质的工艺要求由薄壁不锈钢管制成,通常使用316L(00Cr17Ni14Mo2)。主要有铬、镍和钼合金元素。铬的存在提高了不锈钢在氧化介质中的耐腐蚀性,形成富铬氧化膜。而钼的存在提高了不锈钢在非氧化介质中的耐腐蚀性。镍是奥氏体的形成元素。它们的存在不仅提高了钢的耐腐蚀性,而且改善了钢的工艺性能。台州质量好的实验室气路改造实验室气体管道的设计需要注意:气体管道不得和电缆、导电线路同架铺设。
实验室气路安装设计:1.气瓶柜的技术要求为铝型35×35框架,柜门、侧板采用金属冷轧板,均用环氧树脂粉沫喷涂,内设可活动的气瓶抱箍,便于气瓶的更换和移动。地脚为不锈钢螺丝、尼龙罩盖、橡胶底座组合结构,可调节高度为0—0.3m。配置了气体泄漏报警、温度数字指示、气体泄露时自动排放。具有防爆、阻燃等功能。2.实验室应按照房间大小比例设计相应数量带逆风阀的换气扇,使空气流通顺畅,保持清洁。每个房间都要设计带有过滤装置的通气孔,如果是带有室内走廊的房间也可在门窗上设百叶窗,尺寸按照排气量比例关系计算。
实验室气体管道安装需要注意:1、氢、氧、气管道和各种气体管道的引入支管应明敷。当氢气、氧气和气体管道敷设在管井和管道技术层时,应采取每小时1-3次通风的通风措施。2.对于标准单元组设计的综合实验室,各种气体管道也应根据标准单元的组合进行设计。3、穿过实验室墙壁或楼板的气体管应应用预埋套管,套管不应有焊缝。管道和套管之间应使用不可燃材料进行紧密密封。4、氢气、氧气管道末端和高宜设置通风管道。放空管应在层顶以上2米,并应位于防雷区。氢气管道还应配备取样口和吹扫口。放空管、取样口和吹扫口的位置应满足管道内气体吹扫和置换的要求。5.氢气和氧气管道应有接地装置以传导静电,有接地要求的气体管路的接地和桥接措施按国家现行相关规定执行。实验室集中供气就是将所有气瓶集中存放在气瓶房,通过气瓶减压阀将气体输送到各个实验室。
实验室气路工程流量的调节形式:针对流量调不上去的情况:(1)直观检查:首先检查仪器系统是否有明显的漏气声。在仪器系统气路有较大的泄漏发生时,很可能导致流量调不上去。如果听不到漏气声则转入进行。(2)查漏:听到有漏气声之后,可依照声音发出的方向而逐步定位。此时可利用皂液的涂抹进一步确定漏气的发生处。找到原因后及时堵漏。(3)柱前压观察:观察柱前压指示表的数值大小,可迅速判断是气源引起的故障,还是仪器内部气路堵塞及损伤造成的。如果是柱前压太低(精确地说是比正常流量操作时的预定压力值低),则说明气源需要检查;如果柱前压正常则需要检查仪器的内部气路。(4)钢瓶高压检查:打开钢瓶阀后,观察高压表指示,压力应在1~15MPa之间。如果压力在1MPa以下,停用该钢瓶,换气;如压力值在合适的范围内,说明钢瓶压力正常。(5)减压阀上低压输出检查:调节减压阀看钢瓶上低压表指示能否调到0.25~0.6MPa之间。如果正常,可怀疑气路过滤接头有堵塞或者是仪器上的稳定阀有问题,此时应按照(6)来进行;如低压值不正常,则说明减压阀有问题,需进行修理。实验室气路纯水管道在安装及试压结束后,在正式使用前需做管道清洗工作。实验室气路工程订做
实验室气路注意事项:各实验室必须有单独的控制阀、减压阀、压力表。慈溪实验室气路系统专业施工
实验室气路系统的维护要注意:1、对库存、备用或因任务不足需要封存一段时间的仪器设备要定期清洁、查点、进行防尘、防锈、防潮等方面的维护。2、各实验室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实验室气路系统根据所使用仪器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措施,并认真落实,使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3、要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学生的基本操作训练,使他们熟悉仪器设备性能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失误造成损坏事故,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制度,严禁未经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私自操作大型精密仪器。慈溪实验室气路系统专业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