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新鸿胜模具有限公司2025-02-12
明确设计需求
产品分析
深入了解需成型产品的双角度部位功能、外观要求。例如,若产品双角度结构用于连接或装配,要确保角度精度满足配合要求;若是外观面,需注重角度过渡的流畅性与美观度。
明确产品尺寸、公差范围,据此确定模芯双角度尺寸精度。如产品双角度尺寸公差为 ±0.1mm,模芯设计制造精度应更高,控制在 ±0.05mm 以内。
生产工艺考量
依据注塑机(50 机)规格参数,如锁模力、开模行程、注塑量等,适配模芯尺寸与结构。50 机锁模力有限,模芯尺寸过大可能导致锁模不紧,影响成型。
考虑注塑工艺对双角度结构的影响,如塑料熔体流动方向、冷却收缩特性。熔体流动方向可能影响双角度处的密度与外观,需合理设计浇口位置与流道系统,确保熔体均匀填充。
本回答由 深圳市新鸿胜模具有限公司 提供
其余 2 条回答
双角度结构设计 角度确定 根据产品实际使用需求,精确计算双角度度数。如产品用于特定角度的管道连接,需准确设计对应角度,确保连接紧密。 考虑脱模便利性,适当增加脱模角度,一般在 1° - 3° 之间,避免产品脱模时拉伤或损坏。 连接过渡设计 设计合理的双角度连接过渡区域,保证过渡平滑。可采用圆弧过渡,根据产品大小与角度情况,确定合适的圆弧半径,如 R1 - R5mm,减少应力集中。 对于复杂产品的双角度结构,可采用渐变式过渡设计,使角度变化更均匀,提升产品质量。 加强结构设计 在双角度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角度转折处、受力较大区域,设计加强筋或加厚处理。如在模芯内部对应双角度外侧位置设置加强筋,增强模芯强度,防止在注塑压力下变形。 对于大型或深腔产品的双角度模芯,可采用镶件结构,提高模具强度与可维修性。
整体布局与配合设计 模芯整体布局 合理规划双角度模芯在模具中的位置,确保与其他部件(如型腔、型芯、滑块等)协调配合。双角度模芯应便于安装、拆卸与定位。 考虑冷却系统布局,确保双角度部位冷却均匀,避免因冷却不均产生变形。可在双角度附近设置冷却水道,控制水道与模芯表面距离在 8 - 15mm。 配合精度设计 确定双角度模芯与其他模具部件的配合方式与精度。如与型腔、型芯采用间隙配合,间隙控制在 0.02 - 0.05mm,保证定位准确且能自由滑动。 对于有侧向抽芯等动作的模具,设计双角度模芯与抽芯机构的精确配合,确保运动顺畅、定位准确。 设计验证与优化 模拟分析 运用模流分析软件,模拟塑料熔体在双角度模芯型腔内的流动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缺陷,如短射、困气、翘曲等。根据模拟结果优化浇口位置、流道系统与双角度结构设计。 进行结构力学分析,评估双角度模芯在注塑压力下的变形情况,对薄弱部位加强设计,确保模芯强度与稳定性。 样品试制与优化 根据设计方案制造模具样品,进行试模生产。对试模产品进行全方面检测,包括尺寸精度、角度偏差、外观质量等。 根据试模结果,对双角度模芯设计进行优化调整。如产品角度偏差超出公差范围,分析原因,对模芯角度进行修正;若外观有缺陷,优化双角度结构的表面处理或过渡设计。
深圳市新鸿胜模具有限公司
联系人: 洪文华
手 机: 13590411628
网 址: https://www.szxhs6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