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强智能装备(南京)有限公司2024-12-09
自动化立体库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人工仓储阶段:这是仓储发展的起初阶段,物资的存储、搬运、管理和控制等环节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该阶段直接面对仓储作业的全部流程,设施设备投资少,但存在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错误率较高等缺点,无法满足大规模仓储和快速出入库的需求。
机械化仓储阶段:作业人员通过操纵叉车、天车、堆垛机等机械设备进行仓储作业,采用货架、物流容器、托盘等存储物料。相比人工仓储,机械化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工作质量,改善了劳动条件,也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不过各机械设备单独运作,缺乏系统的整合和协同。
自动化仓储阶段:上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相继出现自动导引小车、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到 70 年代,多种搬运、存储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行列,但这一时期各设备局部自动化且各自单独应用,存在 “自动化孤岛” 现象。
集成自动化仓储阶段:将仓储过程各环节的作业系统集成为一个综合系统,形成仓储管理系统。采用自动导引小车、有轨制导小车、自动输送机械、自动分拣系统、巷道式及移动式堆垛机等设备。在系统的统一控制指挥下,各子系统及设备密切配合协作,使整个仓储系统的总体效益超过各子系统单独工作的效益总和。
智能自动化仓储阶段: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仓储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系统可以完全自动运行,并能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自动反馈参考数据,如预测市场前景、提出仓储规划和资源配比建议等,货品的仓储过程几乎不需要人的参与,实现了仓储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
本回答由 君强智能装备(南京)有限公司 提供
君强智能装备(南京)有限公司
联系人: 陈先生
手 机: 15371026725
网 址: https://www.junqiangz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