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能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2025-04-15
有机金属酯类偶联剂的理论用量是使偶联剂分子中的全部烷氧基与颜、填料所提供的羟基或质子发生反应而形成有机单分子层,这个用量可以通过偶联剂的摩尔质量、单位摩尔质量的包覆面积和填料的比表面积计算而得。但实际工程应用中,这种包覆不可能达到单分子层和100%,实际存在的情况是有可能有多分子层的包覆。工程应用中的一些经验规律如下,谨供参考:
1、高填充量的情况下,或超细粉体粒径<10um、比重<2.5的无机颜、填料,在用预处理方法进行改性时其用量一般用是颜、填料0.4~1.2%(重量比)。2、低填充量的情况下,偶联剂用量一般是树脂的0.25~0.5%或无机颜、填料的0.5~1%,取两者的较大值。3、在不填充的树脂中使用,偶联剂用量一般是树脂重量的0.25~0.5%。4、比表面积小的粗颗粒及纤维等,偶联剂用量一般是无机物重量的0.1~0.3%。5、超细且有较大孔隙的细颗粒如碳黑以及某些二氧化硅等,偶联剂用量一般是填料的1%。6、合适的用量可以用粘度测定法测定,即将大量的欲处理的粉体与矿物油或其它有机溶剂共混测定不同用量偶联剂条件下各粉体/矿物油体系的粘度,能使体系粘度低者的偶联剂用量就是这种粉体的适宜偶联剂用量。7、总则:A.有机金属酯类偶联剂的用途较广,使用方法各异,各配方工程师对产品的性能和成本要求不一,因此用户应在上述推荐用量基础上进行实验,以确定性价比条件下的用量。B.有机金属酯类偶联剂的添加量在一般的合理范围内(0.1~2.0%)随着用量的增加而性能提升,但用量超过合理范围可能适得其反。C.颜、填料的粒度愈细,孔隙越多,表面积愈大,偶联剂的用量就愈多。
本回答由 南京能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
南京能德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 周经理
手 机: 1385160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