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正和铝业有限公司2024-11-13
正极材料高镍化发展,逐步降低钴、锰含量
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大多由镍钴锰、镍钴铝组成。在镍、钴、锰(铝)等这些金属原材料中,钴资源较为稀缺并且分布不均,目前我国已探明钴储量约8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约1%,较依赖进口。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爆发,钴价也随之上涨。因此三元材料中钴含量的降低,对正极厂商整体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钴在三元电池中的作用是稳定结构,并非参与电化学反应;而镍可提高电池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因此提高正极材料中镍的含量,降低钴含量,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已将低钴甚至无钴化正极作为未来动力电池研发方向。但三元电池真正去钴后的安全性、电解液匹配等问题仍有待突破。目前NCM811(镍钴锰的含量比例为8:1:1)是已实现量产的钴含量比较低的镍钴锰三元电池。
本回答由 苏州正和铝业有限公司 提供
其余 1 条回答
硅基等负极材料是未来发展方向,硅碳与硅氧为主要技术路线 锂电池负极主要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性能的改善,可以很大程度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目前市场的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主,天然石墨为辅。从技术层面来看,石墨负极材料的容量上限已无法满足电动汽车更高能量密度的需求,硅是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目前,硅基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硅碳复合材料与硅氧复合材料。 随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要求的提高,硅碳负极搭配高镍三元材料的体系成为发展趋势。如特斯拉的4680电池使用的就是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许多电池企业均在4680电池技术上有产能规划,4680大圆柱和快充技术也有望加速硅基负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