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光斑分析仪 Step 1 准备设备 将 BeamHere 光斑分析仪固定在光具座上,调整高度使激光束中心与 sensor 靶面重合。用 Type-C 线连接分析仪与电脑,打开 BeamHere 软件等待设备识别。 Step 2 采集数据 开启激光器预热 10 分钟,点击软件 "开始采集" 按钮。实时观察 2D 成像界面,确保光斑无过曝或欠曝,可通过转轮调节衰减片至合适状态。 Step 3 分析参数 在 "高级分析" 模块勾选所需参数,软件自动计算光斑尺寸(±0.5μm 精度)、能量均匀性(CV 值)及光束质量因子。3D 视图支持手势缩放,便于观察高阶横模分布。 Step 4 验证结果 切换至 "历史记录" 对比多次测量数据,使用 "统计分析" 功能生成标准差曲线。若发现异常,可调用 "单点测量" 工具检查特定位置能量值。 Step 5 导出报告 在 "报告模板" 中选择 "科研版" 或 "工业版",自动生成带水印的 PDF 报告,包含光斑图像、参数表格、趋势图表及 QC 判定结果。激光光束质量评判标准,测量仪器都有哪些。远红外光斑分析仪网站
Dimension-Labs 推出 Beamhere 系列光斑分析仪,通过配套通用软件构建完整光束质量评估体系。该系统集成光斑能量分布测绘、发散角测量及 M2 因子计算三大功能,可有效分析光束整形、聚焦及准直效果。所有参数均符合 ISO11146 标准,包括光斑宽度、质心偏移量和椭圆率等指标。用户可选配 M2 测试模块,实现光束传播方向上的束腰定位、发散角测量及 M2 因子计算,终通过软件一键生成标准化测试报告。BeamHere把对于激光光束的评价进?量化,并由软件?键输出测试报告,精确且?效的完成光束分析。激光发散角光斑分析仪怎么测量光斑分析仪培训服务?维度光电提供线上 + 线下技术培训,包教包会。
Dimension-Labs 维度光电相机式与狭缝式光斑分析仪的选择需基于应用场景的光斑尺寸、功率等级、脉冲特性及形态复杂度。相机式基于面阵传感器成像,可测大10mm 光斑(受限于 sensor 尺寸),小光斑为 55μm(10 倍 5.5μm 像元),结合 6 片衰减片(BeamHere 标配)实现 1W 功率测量,适合大光斑、脉冲激光(触发模式同步捕获单脉冲)及非高斯光束(如贝塞尔光束)检测,通过面阵实时反馈保留复杂形态细节。狭缝式采用正交狭缝扫描,刀口模式可测小 2.5μm 光斑,创新狭缝物理衰减机制允许直接测量近 10W 高功率激光,适合亚微米光斑、高功率及高斯光斑检测,但需严格匹配扫描频率与激光重频以避免脉冲丢失,且复杂光斑会因狭缝累加导致能量分布失真。维度光电 BeamHere 系列提供双技术方案,用户可根据光斑尺寸(亚微米选狭缝,大光斑选相机)、功率等级(高功率选狭缝,微瓦级选相机)及光斑类型(复杂形态选相机,高斯光斑选狭缝)灵活选择,实现光斑检测全场景覆盖。
维度光电国产光束质量分析解决方案破局之路 国内激光光束质量分析市场长期被欧美品牌垄断,存在三大痛点:产品型号单一(无法兼顾亚微米光斑与高功率检测)、定制周期漫长(3-6 个月周期)、服务响应滞后(返厂维修影响生产 35 天 / 次)。 全场景产品矩阵 狭缝式:0.1μm 分辨率,直接测 10W 激光,支持 ±90° 任意角度扫描,满足半导体加工等亚微米级需求 相机式:5.5μm 像元精度,6 片滤光片转轮实现 1μW-1W 宽功率检测,擅长复杂光斑分析 定制化服务:12 项定制选项(波长扩展、自动化接口等),短交付周期 5 天 未来将聚焦多模态光束分析与智能化诊断,为智能制造、医疗科技等提供技术支撑。可用于自动化设备集成的光斑质量分析仪。
Dimension-Labs 扫描狭缝式光斑分析仪系列以国内的刀口 / 狭缝双模式切换技术为,覆盖 190-2700nm 全光谱,可测 2.5μm 至 10mm 光束直径。其 0.1μm 超高分辨率突破传统设备极限,捕捉亚微米级光斑细节。 技术优势: 双模式智能适配:软件自主切换刀口 / 狭缝模式,解决 < 20μm 极小光斑与 10mm 大光斑的测量难题 高功率安全检测:创新狭缝物理衰减机制,无需外置衰减片即可直接测量近 10W 激光 超分辨率成像:基于狭缝扫描原理,完整还原光斑能量分布,避免特征丢失 设备内置正交狭缝转动轮,通过旋转扫描同步采集 XY 轴数据,经算法处理输出 20 + 光束参数。紧凑模块化设计适配工业与实验室场景,通过 CE/FCC 认证,在 - 40℃至 85℃环境稳定工作,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设备及科研领域,助力客户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微弱信号光斑如何检测?维度光电动态范围增强算法,突破探测器极限,同步清晰成像。狭缝光斑分析仪原理
光斑分析仪厂家哪家好?推荐维度光电!远红外光斑分析仪网站
使用维度光电BeamHere 光斑分析仪开展光斑与光束质量测量的流程 系统搭建:将 BeamHere 相机式光斑分析仪的传感器置于激光束路径,通过支架调节位置确保光斑完整覆盖 sensor。使用 USB 3.0 数据线连接设备与电脑,安装 BeamHere V3.2 软件并完成驱动校准。 数据采集:开启半导体激光器至稳定输出状态,软件选择 "连续采集" 模式,设置曝光时间 50μs,帧率 100fps,同步触发激光器确保单脉冲捕捉。 参数提取:软件自动识别光斑区域,计算 FWHM 直径(XY 轴)、椭圆率、能量集中度等 12 项基础参数,同时基于 ISO 11146 标准算法生成 M2 因子、瑞利长度等光束质量指标。 可视化分析:切换至 3D 视图旋转观察能量分布,通过 "刀边法" 验证光斑对称性,标记异常区域进行局部放大分析。 报告输出:点击 "生成报告" 按钮,自动插入测试日期、激光器参数、测量曲线等内容,支持 PDF/A4 排版或自定义 LOGO 导出。远红外光斑分析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