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怒批 Anthropic 力挺美出口管制
英伟达怒批 Anthropic 力挺美出口管制
近日,美国科技行业内部因对华 AI 芯片出口管制问题掀起波澜。5 月 3 日,美国 AI(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Anthropic 公开发文支持美国相关单位通过《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加强对中国的 AI 芯片出口管制,这一表态引发了行业巨头英伟达的强烈不满,后者随即公开发表声明进行驳斥。
《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是美国前总统拜登在卸任前紧急出台的出口管制政策,于 2025 年 1 月 13 日正式发布。该政策旨在进一步收紧对华 AI 芯片的出口,在全球 AI 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试图通过限制中国获取先进 AI 芯片技术,巩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列地位。尽管特朗普上台后并未直接推倒该项政策,但围绕其的争议和博弈一直未停歇。根据政策流程,出口商、再出口商和转运商需要在 5 月 15 日后严格遵守协议要求,这也使得相关企业面临业务调整和市场策略的重新规划。
Anthropic 作为美国 AI 领域的新锐企业,在其发布的一份政策建议书中,言辞激烈地呼吁美国相关单位加强对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以防止中国等国家获得先进的计算能力。Anthropic 甚至在建议书中提到了一些所谓中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芯片的案例,诸如将芯片藏在 “假孕肚” 中以及 “与活龙虾一起打包” 进行走货等情节离奇的描述。这些缺乏确凿证据的说法,不仅遭到业内人士的质疑,也引发了中国相关部门的强烈谴责。
作为全球前列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的业务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直接且深远影响。英伟达凭借其在 GPU(图形处理器)领域的强大技术优势,长期占据全球 AI 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中国市场更是英伟达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间,中国市场为英伟达贡献了超 30% 的营收。然而,出口管制措施的实施,使得英伟达无法向中国客户出售某些高性能芯片,如 A100、H100 等,这不仅直接导致英伟达在华业务下滑,2024 年财报显示其中国区营收同比下降了 22%,也对其全球市场份额造成冲击。
面对 Anthropic 的支持言论,英伟达官方在声明中措辞犀利地指出:“中国拥有占全球一半的 AI 研究人员,在 AI 堆栈的每一层都有能力强大的 AI 专业人员。美国无法操纵监管机构在 AI 领域取得胜利。美国企业应该专注于创新和迎接挑战,而不是编造种种荒诞不经的谣言。” 英伟达的这一表态,不仅是对 Anthropic 不实言论的驳斥,更折射出美国科技企业在对待出口管制政策上存在巨大分歧。
从行业角度来看,英伟达强调创新和公平竞争的重要性,其深知在 AI 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单纯依靠监管限制对手并不能真正提升自身竞争力。中国近年来在 AI 领域的投入巨大,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培养出大量 AI 专业人才,同时华为、百度等企业也在 AI 芯片、算法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美国无法单纯依靠监管手段,忽视中国在 AI 领域的人才优势和创新能力,在 AI 竞赛中获胜。
而 Anthropic 从自身立场出发,支持更为严格的出口管制,背后或许有着复杂的商业考量和战略布局。作为初创企业,Anthropic 可能试图通过迎合相关单位政策,获取更多资源和支持,同时减少来自中国企业在 AI 领域的竞争压力。但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美国科技企业之间的内耗,也破坏了全球 AI 产业合作的良好氛围。
此次英伟达与 Anthropic 的争议,凸显了美国相关单位相关政策对美国科技企业之间合作关系以及全球 AI 产业格局带来的复杂影响。一方面,出口管制政策让美国科技企业陷入两难境地,既要遵守相关单位规定,又要面临市场流失的风险;另一方面,这种政策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连锁反应,其他国家可能会效仿美国,进一步加剧科技领域的贸易壁垒,阻碍全球 AI 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对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