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金融 MBA 讲座:通信与 AI 前沿融合
华南理工金融 MBA 讲座:通信与 AI 前沿融合
2025 年 4 月 19 日,华南理工大学 B10 一楼学术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聚焦 “通信与人工智能” 前沿领域的《科技前沿》讲座在此拉开帷幕,为金融 MBA 学子带来了一场极具深度与启发性的知识盛宴。本次讲座由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院长、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薛泉教授担纲主讲,经济与金融学院党委书记黄国清主持,现场浓厚的学术氛围与求知热情交织碰撞。
讲座伊始,薛泉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娓娓道来。他巧妙地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生动实例,从智能穿戴设备的实时数据传输,到智能家居系统的远程控制,让复杂的技术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通信技术的运行机制,薛教授借助精心制作的专业图谱,细致入微地剖析通信在存储、产生、表达和执行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应用。在介绍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时,薛教授如数家珍,对芯片、软件、电力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详尽阐述。他特别提到,2025 年 3 月 Nvidia 发布的新一代 Blackwell 人工智能芯片架构,创新性地融入第五代 NVLink 技术,实现了双向带宽高达 10TB/s 的惊人突破,这一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多芯片之间的通信效率,为人工智能的高性能计算提供了坚实保障;而 2024 年 12 月推出的 B200 芯片,其庞大的芯片面积与多达 2080 亿个晶体管的惊人数量,以及 20pfs 的强大算力,背后是巨额的研发投入,这些前沿成果无不彰显着科技发展的磅礴力量,也让在场同学深刻感受到全球科技竞争的激烈态势。
在探讨通信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这一重点议题时,薛教授从多个维度展开了深入分析。他指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为通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在技术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智能算法优化网络资源分配,明显提升通信技术水平,推动网络朝着更高效、稳定的方向发展;在服务层面,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能够精细把握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通信需求;在业务创新层面,人工智能催生出智能物联网通信等新兴业务形态,为通信行业开拓了全新的市场空间;在服务内容层面,智能客服、虚拟通信助手等应用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通信服务的内涵与形式。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薛教授以无脑机器人为例,形象地说明这类设备可作为智能延伸体,通过通信技术实现万物智能互联;通信技术的大规模互联特性,更是有效弥补了人工智能在算力方面的不足,无论是神经网络的高速互联,还是其规模的不断扩张,都离不开通信技术的强力支持。
薛教授还自豪地分享了华南理工大学在 5G 和 6G 通信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的出色成就。学校依托多个前列实验室及先进实验仪器,深耕电磁理论研究及其在通信、雷达等领域的应用,在国际通信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广东省毫米波与太赫兹重点实验室、粤港澳毫米波与太赫兹联合实验室,配备了频率达 500GHz 的网络分析仪等高质量精密仪器,为微波 / 毫米波 / 太赫兹相关研究搭建了坚实的科研平台;华为 - 华南理工大学天线基础技术创新实验室,则紧密围绕前沿技术和产业实际需求,开展原创性研究,有力推动了科研成果向产业的高效转化,为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贡献着华工智慧与力量。
讲座进入尾声,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非凡。薛教授与同学们围绕人工智能和通信的相互赋能展开了深入探讨。同学们踊跃提问,从人工智能在通信安全领域的应用,到 6G 技术对未来产业格局的影响,问题涵盖多个维度。薛教授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不仅分享了专业的学术见解,还对 6G 技术的优越性及中国通信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了独到观点。他鼓励同学们时刻关注科技前沿动态,积极探索金融知识与通信、人工智能领域的融合创新,努力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行业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讲座为金融 MBA 学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与交流平台。通过聆听薛教授的精彩讲解,同学们不仅对 5G/6G 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更学会了如何将所学的金融知识与通信、人工智能领域有机结合,这无疑为他们未来的创业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将激励着他们在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广阔天地中奋勇前行,探索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