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衣服布料材质真假辨别方法
常见衣服布料材质真假辨别方法
1、纺织纤维衣物的质地鉴别
不同的纤维,既可以单独使用织成衣物,也可以混合在一起织成混纺类衣物,如棉涤、毛涤等。
(1)鉴别基本方法:看、摸、烧、闻。
①看。看就是查看其标识牌、标签,观其色泽、质地。正规厂家生产的衣物一般有专门标识其成分类别的标志物。如图3-1所示:
②摸。摸就是用手触摸其质感、厚薄等。
③烧。烧就是通过燃烧不同纤维材料衣物上的摘取物,看其形等,从而判断其成分。
④闻。闻就是通过闻其味而辨别其材料。
(2)纯纺衣物的鉴别。除查看识牌、标签之外,可通过看、摸来判断其成分:
①棉纤维衣物。棉纤维衣物色泽柔和、厚实、柔软、弹性差;
②麻纤维衣物与棉纤维衣物的不同之处是粗糙、发硬、更易起皱;
③毛纤维衣物色泽柔和、纹路清晰明亮、挺阔、光滑、弹性好、份量重,起皱以后能自行恢复;
④真丝制品光泽柔和,均匀,手摸上去有棘手感,柔软滑爽,沉甸甸的;
⑤化纤衣物色泽发亮,颜色刺目,轻飘,但氨纶等纤维衣物弹性好。
纯纺衣物还可以通过“烧”的方法来判断其成分。从不同纤维材质的衣物上扯下一小段线头点燃,植物纤维燃烧后灰烬呈粉末状,无异味;动物纤维尤其是羊毛、兔毛制品燃烧后可闻到动物的体味,灰烬凝结在一起,用手一捻即碎;化学纤维燃烧后散发出淡淡的臭味,灰烬凝结发硬,不易捻碎。
(3)混纺织物的鉴别。混纺织物的鉴别除了看标识牌、标签之外,还可通过与纯纺织物的比较来加以判断。
①棉:与纯棉织物相比,棉涤衣物色泽发亮,不易打皱、变形,但手感不如纯棉制品柔和。
②毛涤:毛涤制品与纯毛制品相比,攥在手里发硬,不如纯毛织品光滑,弹性较差。
③化纤:化纤丝绸颜色发明、发亮,不如真丝制品光泽柔和,皱折明显,弹性差,且价格便宜。
2、皮革制品的质地鉴别
(1)视觉鉴别法:天然皮革的表面可以看到花纹、毛孔,且分布得不均匀,反面有动物纤维,侧断面层次明显可辨,下层有动物纤维,用手指甲刮试会出现皮革纤维竖起,有起绒的感觉,少量纤维也可掉落下来;合成革反面能看到织物,侧面无动物纤维,一般表皮无毛孔。有些有仿皮人造毛孔,会有不明显的毛孔存在,有些花纹也不明显,或者有较规则的人工制造花纹,毛孔也相当一致。
(2)手感鉴别法:真皮手感富有弹性,将皮革正面向下弯折90°左右会出现自然皱褶,分别弯折不同部位,产生的折纹粗细、多少有明显的不均匀;合成革手感像塑料,回复性较差,弯折下去折纹粗细多少都相似。
(3)气味鉴别法:天然皮革具有一股很浓的皮毛味,即使经过处理,味道也较明显,而人造革产品,则有塑料的味道。
(4)燃烧鉴别法:天然皮革燃烧时会发出一股毛发烧焦的气味,烧成的灰烬一般易碎成粉状;人造革燃烧后火焰也较旺,收缩迅速,并有股很难闻的塑料味道,烧后发粘,冷却后会发硬变成块状。
(5)仿皮服装除价格比真皮便宜之外,可水洗是一个突出的优点。
随着现代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样他们对自己的穿着要求也愈来愈高,不再限于是服装的造型,款式,更注重服装的面料是否舒适,是否环保。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近期棉价上涨导致整个生产链成本增高,生产链的一系列产品不得不涨价,恰恰催生了服装行业面料的新契机,棉花的星级替身玉米纤维、竹纤维、新型植物麻纤维等闪亮登场,这些生物基面料比棉布在生产过程中更节省水和农药,符合消费者乃至全社会对低碳环保的需求。
以这些天然动植物材料为原料加工的服装人们称之为“生态服装”,如棉,麻,丝毛,皮之类新型低碳环保面料,它们以天然动植物为原材料并且经过病毒检测具有相应的标志。”与当今“环保风”和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内心需求结合,“生态服装”正逐渐成为时装领域的新潮流。它们不仅从款式和上体现花色设计环保意识,而且从面料到纽扣,拉链等附件也都采用无污染的天然原料;从原料生产到加工也完全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避免使用化学印染原料和树脂等破坏环境的物质。
生态服装与绿色服装概念基本相同,但也稍稍有区别:“绿色服装”主要是绿色纺织品和生态服装。国际上已开发上市的“绿色纺织品”一般具有防臭,抗紫外线,抗辐射,增湿等多种功能。这类产品在我国还属初创阶段,已经推出的主要以内衣为主,但由于这类纺织具有特定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因而较受消费者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