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众塑:让环保材料像普通用品一样好用
在东莞桥头镇的广东众塑厂区,很近新到了一批玉米淀粉原料。这些从农田里收来的农作物,再过几天就会变成超市里的购物袋、外卖餐盒,甚至是化妆品的包装瓶 —— 和普通塑料制品比起来,它们有个 "绝活":用过后埋进土里,很多半年就会彻底分解,变成对环境没负担的物质。"老百姓用东西图个顺手,环保材料要是不好使,再环保也没人用。" 广东众塑的负责人这话里藏着他们的做事逻辑。就拿大家天天用的吸管来说,前几年不少可降解吸管一碰到热饮就软得没法用,顾客抱怨连连。众塑的师傅们盯着这个问题琢磨了大半年,往原料里加了点从植物里提炼的 "韧劲料",现在生产的吸管放进 70℃的热奶茶里,泡一下午还是挺括的,来回折几次也不容易断,和普通塑料吸管用着没区别。
车间里,刚下线的一次性餐盒堆得整整齐齐。拿起一个往里面倒刚烧开的热水,盒子稳稳当当,既不变形也不烫手。"这材料看着像塑料,其实全是玉米淀粉做的。" 生产线的组长拿起餐盒说,"装火锅外卖、热炒菜都没问题,不像有些劣质餐盒,遇热就变形还一股子怪味。" 现在周边不少餐馆、学校食堂都换成了这种餐盒,有老板算过账:虽然成本比普通塑料盒稍高,但顾客觉得环保放心,回头客反而多了。除了餐具,他们做的包装膜也挺受欢迎。
电子产品、化妆品包装用的那种透明薄膜,以前大多是难降解的 PVC 材质,现在换成众塑的 pla 热收缩膜,裹得一样严实好看,用过后丢进堆肥箱,半年就 "化" 了。"有化妆品公司说,换了这种包装,顾客评价里 ' 环保 ' 两个字出现的次数多了不少。" 负责销售的员工笑着说。为了让更多人相信这些 "植物做的东西" 真的靠谱,他们常带着产品去跑展会。很吸引人的就是那个 "降解对比实验":玻璃缸里,众塑的餐叉在模拟自然环境里慢慢变软、碎裂,旁边的普通塑料餐叉放多久都一个样。"好多人看完就下单,说没想到环保材料能这么实用。"厂里的工人说起这份工作都挺自豪。家住附近的老王以前在传统塑料厂上班,总觉得不踏实,现在换了地方:"每天看着玉米变成能降解的餐盒,知道自己做的是好事,干活都有劲。"
现在厂里八成是本地员工,不用外出打工,还能为环保出份力,大家干劲特别足。很近他们又在研究新东西:能在海水里快速分解的包装袋,以后去海边玩,随手丢的垃圾也不怕污染海洋了;还有能直接接触皮肤的可降解化妆品包装,更安全也更环保。"我们就想让环保材料别再是 ' 小众选择 ',而是像普通塑料一样,随处可见、好用不贵。" 负责人说,"等超市的购物袋、农田的地膜都换成植物做的,那才算真的把环保落到了实处。"从玉米地到生产线,从车间到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广东众塑没搞太多花哨的概念,就凭着把环保材料做 "好用" 的实在劲儿,让绿色悄然融入了大家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