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众塑:把植物变成 “环保神器” 的实干家
在东莞桥头镇的厂房里,广东众塑的工人们正忙着把一袋袋玉米淀粉搬进生产线。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农作物,经过一系列处理,会变成各种日常用品 —— 能喝热奶茶的吸管、装热饭菜的餐盒、裹电子产品的包装膜,很神奇的是,这些东西用过后埋进土里,几个月就会 “消失”,变成滋养植物的养分。
“以前总听说环保材料不好用,我们就是想让大家用着顺手,还不污染环境。” 广东众塑的负责人笑着说。这话可不是空谈,就拿他们做的 pla 吸管来说,早几年的可降解吸管遇热就软趴趴,喝杯热咖啡能把吸管喝变形。众塑的师傅们反复调试配方,给材料加了点从植物里提取的 “韧性因子”,现在的吸管放进 70℃的热饮里,半天都挺括如初,弯折几次也不容易断,和普通塑料吸管用着没差别。
车间里堆着刚下线的一次性餐盒,透明的盒身看着很清爽。拿起一个往里面倒热水,盒身稳稳当当,摸起来也不烫手。“这是用玉米淀粉做的,” 生产线的组长介绍,“装刚出锅的炒菜、汤面都没问题,不会像劣质塑料盒那样遇热变形,更不会释放怪味。” 附近餐馆用了这种餐盒后,不少顾客专门问:“你们这盒子看着挺环保,在哪买的?”
包装车间里,工人正把一卷卷透明薄膜打包。这是给电子产品做包装用的 pla 热收缩膜,拉一拉很有弹性,裹在产品上服服帖帖。“以前这种包装多用 PVC 膜,用完就成了难处理的垃圾,” 仓库管理员说,“我们这膜用完丢进堆肥箱,半年就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了,不少手机厂、化妆品公司都指定要这个。”
为了让更多人相信这些 “植物做的东西” 真的好用,众塑的人常带着产品去跑市场。在东莞的行业展会上,他们摆了个有趣的展台:左边放着用了三个月的传统塑料餐叉,右边是埋在土里三个月的众塑餐叉 —— 传统餐叉完好无损,众塑的餐叉已经变得酥软,轻轻一掰就碎了。“好多人看完当场就订了货,说没想到环保材料能这么实在。” 负责参展的员工说。
厂里的工人们说起这份工作,脸上都带着劲。家在附近村子的老王说:“以前在塑料厂打工,总觉得那东西不环保,心里不踏实。现在做这个,看着玉米变成能降解的餐盒,送到全国各地,知道自己做的是好事,干活都有劲儿。” 现在厂里八成员工是本地人,不用背井离乡,还能参与环保,大家凝聚力特别强。
很近他们又在琢磨新东西:能在海水里快速分解的包装袋,适合海边旅游区用;还有能直接接触皮肤的可降解化妆品包装。“目标很简单,就是让大家在生活里随处都能用到环保材料,不用特意‘为了环保将就着用’。” 负责人说,“以后超市的购物袋、农田的地膜,都能用植物做的材料替代,那才是真的环保。”
从玉米地到生产线,从车间到千家万户的餐桌,广东众塑没说太多花哨的话,就凭着一股子实干劲儿,把植物变成了一件件 “环保神器”。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随手用的吸管、餐盒,都会带着这样的 “植物基因”,悄无声息地守护着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