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发展历程及技术争议吗
眼下,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绿色出行的重要载体,正逐渐成为各国和企业关注的焦点。不过,新能源汽车车主仍旧面临“充电等待时间长、充电桩数量短缺”等各种问题的困扰。此种背景下,无线充电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技术革新。值得一提的是,无线充电对手机、电脑、相机等电子产品而言,可能只是个锦上添花的新功能,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却有可能是启动整个市场的关键。那么,到底什么是“无线充电技术”?又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车主的续航问题?
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历程1、国际方面国际上对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已超过30年,2007年后开始转向产业化技术研究,目前基础技术体系已相对完善。标准化及低成本化是当前国际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产业的重点,全球已成立了无线充电的“Qi”组织,制定了具有通用性强和便捷特征的标准,并规定了无线充电85kHz的频率,为电动车辆的静态和行驶态无线充电奠定了基础。2、国内方面在国内,各大车企正加速布局无线充电技术。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支持也是无线充电迅速升温的基础,2020年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将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作为重点研发方向。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和争议一、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1、充电设备占地小、充电便利性高;2、充电设施可无人值守、后期维护成本低等优势;3、在相同的占地面积下,相比于传统的充电桩充电,使用无线充电可以充电的电动车数量有所提升,增大了空间利用率。
二、无线充电技术的争议1、充电标准不统一
限制无线充电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充电标准不统一,统一充电标准对于无线充电发展来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2、成本较高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需要较高难度的技术,在还没有普及和量产之前,所需的成本要高于有线充电。因此,较高的成本依然阻碍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和量产,技术的进步在未来应该能使其成本逐渐降低。3、安全隐患电能转化为电磁波之后会产生高频辐射,而且充电的时候如果有小动物或者金属异物介入,也会引起故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从无线充电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日渐崛起的态势来看,这项新技术在汽车产业对也会高速发展, 而电动汽车的走俏也为无线充电技术开辟了新的市场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