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蓄冷运行模式时,制冷循环中的风冷冷凝器工作,二元溶液从蓄冷罐被泵送到冰晶发生器,产生的冰晶再输送到蓄冷罐的底部,在蓄冷罐内冰晶聚集在其上部。供冷运行时,二元的冰浆溶液被送到中间换热器,将冷量传递给来自末端机组的冷媒水;从中间换热器返回的温度较高的溶液被喷洒在罐内上部的冰晶上,冰晶溶化后,溶液温度再下降。在热回收运行模式时,风冷冷凝器不工作、水冷冷凝器开始工作,水冷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传递给末端机组,适用于既需要制冷、又需要制热的多功能建筑。在供热运行模式时,制冷剂流动换向,原来的风冷冷凝器现在作为蒸发器使用,制冷循环向水冷冷凝器提供热量,再由水冷冷凝器将热量传递给末端机组。未来冰浆蓄冷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远程监控和自动调节。广西过冷水动态冰浆蓄冷原理
动态冰浆蓄冷空调系统,为自然循环式冰浆蓄冷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了供热、供冷两个环回路,每个循环回路都由冷凝器、蒸发器和调节阀组成,供冷回路的蒸发器和供热回路的冷凝器安装在空气处理箱内,用于调节向室内供应空气的温、湿度。自然循环式冰浆蓄冷空调系统[1]1-冰浆发生器2-蓄冷罐3-循环泵4-供冷模式冷凝器5-供冷模式蒸发器6-供热模式冷凝器7-空气处理箱8-供热模式蒸发器9-冰浆,由冰浆发生器产生的冰浆储存在蓄冷罐中,然后由泵输送到供冷回路的冷凝器中,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在该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并利用重力流回到蒸发器中,蒸发冷却通过空气处理箱的空气?;葜萘魈罾浼际醣罾湎低吃谟Χ缘缌┯粽攀倍尉哂兄匾饔茫U嫌美湫枨蟆?/p>
综合起来冰浆蓄冷技术克服了盘管和冰球蓄冷技术中固有的几个难题,归结如下:(盘管和冰球制冰工况只有空调工况制冷的 0.65,衰减很大,且在制冰过程中,随着冰层的加厚,制冷效率越来越低,当制冰结束时制冷量只有额定制冰工况的一半)冰浆制冰效率高 20%以上紊流状态的液液交换创造了很好的传热条件,这是盘管和冰球无法相比的;-3℃的蒸发器出水温度保证了制冷效率比盘管和冰球的6℃高10%以上;水的结冰不像盘管和冰球附着在管壁上,保证了蓄冰8小时过程中稳定的制冷效率。
过冷法,过冷法冰浆发生系统。在过冷换热器中,水被过冷到-2℃,当其离开过冷器时,大约2.5%的过冷水变成冰晶,其余大部分仍是液相,产生的冰晶落入蓄冷槽,在蓄冷槽内由于冰、水的密度差,冰晶聚集在蓄冷槽的上部,而水储存在蓄冷槽的下部,其水温仍保持约0℃。夜间低谷时,蓄冷系统产生冰晶,使蓄冷槽内的冰晶浓度达到20%-30%;白天高峰时,蓄冷底部的冷水被送到空调末端换热器中向房间供冷。动态冰浆由于具有蓄冷密度大、流动性和传热性能好等优点,现已被用于蓄冷空调系统中用于用电负荷的“移峰填谷”,还有用于工业处理过程和食品工程领域中。随着对动态冰浆技术的深入研究,其设备成本将降低、运行效率将提高,潜在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动态冰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新技术。冰浆蓄冷工艺主要包括冰浆制备、储存、输送和释冷四个环节。
模块化设计易于对系统能量进行调整--扩容或缩减。由冰浆发生器产生的冰浆储存在蓄冷罐中,然后由泵输送到供冷回路的冷凝器中,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在该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并利用重力流回到蒸发器中,蒸发冷却通过空气处理箱的空气。在供热回路中,由冰浆发生器产生的热量供给制热回路中的蒸发器,来自空气处理箱中冷凝器的制冷剂液体在重力作用下而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以较高的蒸发温度气化吸收来自冰浆发生器产生的热量,气化后的制冷剂蒸气然后进入空气处理箱中的冷凝器放热加热流入的空气。通过冰浆蓄冷,可实现电力负荷的“移峰填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广西过冷水动态冰浆蓄冷原理
冰浆制备的关键设备是冰浆发生器,通过循环流动实现冰浆的生成。广西过冷水动态冰浆蓄冷原理
优势和挑战:1 优势,冰浆蓄冷储能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高能效:通过将低温热量转化为冰热储存起来,该技术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环境友好:冰浆蓄冷储能系统使用水作为介质,不会产生碳排放或其他污染物。-节约成本:由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使用冰浆蓄冷储能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成本。2 挑战,冰浆蓄冷储能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设备成本:冰浆蓄冷储能系统的设备成本相对较高,需要投资较大。-空间需求:冰浆蓄冷储能系统需要较大的空间来容纳设备和储存冰浆。-维护难度:冰浆蓄冷储能系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广西过冷水动态冰浆蓄冷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