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变送器校准前准备
-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
选用高精度的标准温度计,如二等标准铂电阻温度计或标准热电偶,其不确定度要优于被校温度变送器不确定度的 1/3。
-
配备恒温槽,根据校准温度范围选择油恒温槽或水恒温槽,温度波动度应在 ±0.05℃以内,均匀度在 ±0.1℃以内。
-
准备过程校验仪或高精度数字电压表、电流表,用于测量和提供标准信号,其分辨率和准确度应满足校准要求,如电流测量误差不超过 ±0.05%。
-
环境条件
-
校准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5)℃,相对湿度在 45% - 75%。
-
环境应无强电磁场干扰、无振动,确保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被校仪器检查
-
检查温度变送器的外观,确保无破损、变形,铭牌标识清晰完整。
-
检查各接线端子是否完好,连接是否牢固,信号传输线有无破损、老化等问题。
-
查看变送器的显示面板(如有),显示是否正常,按键操作是否灵活。
热工技术精,产业升级快!扬州恒温槽热工计量检测
恒温槽校准步骤
环境实验装备热工计量检测公司英菲计量,让数据开口说话!
1.设备配置与预平衡
-
将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如PT100,扩展不确定度U≤0.05℃)安装于槽体几何中心及四角位置,浸入深度≥100mm
-
连接多通道数据采集器,通电预热1小时,初始温度设定为25℃
2.温度均匀性校准
-
设置目标温度(如-20℃、50℃、150℃),待温度稳定(波动≤±0.01℃/10min)后保持30分钟
-
同步读取5个测温点的数据,计算工作区域比较大温差(允差≤±0.05℃/工业级)
3.温度波动性测试
-
在中间温度点(如100℃)连续采集数据30分钟,采样间隔10秒
-
计算温度波动度:t波动=(tmax-tmin)/2(应≤±0.02℃/高精度槽)
4.温度稳定性验证
-
在量程上限(如200℃)连续运行8小时,每小时记录中心点温度值
-
漂移量ΔT=|t终-t初|应≤±0.1℃(AA级恒温槽指标)
5.升温/降温速率测试
-
设置从50℃→150℃全功率升温,记录达到设定值±0.1℃范围所需时间
-
计算平均速率(典型值≥3℃/min),超差时检查加热系统功率
6.参数修正与报告
-
通过PID参数调整补偿温度偏差,重测关键点验证修正效果
-
生成校准证书,包含均匀性、波动度、稳定性及测量不确定度(如U=0.03℃,k=2)
水浴锅校准步骤
1.校准前准备
1.确认环境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85%,无振动及强气流干扰。
2.检查水浴锅外观及功能:确保无漏水、温控器正常、注水液面覆盖加热器20mm以上。
3.准备标准器:选择扩展不确定度U≤0.1℃的温度传感器(如PT100),时间常数<15s。
2.传感器布点
1.有孔结构:将温度传感器置于每个孔的几何中心(单孔/多孔对应不同布点)。
2.无孔结构:在工作区几何中心及距内壁1/10边长的左上、右上、右下、左下四点布设。
3.温度校准实施
1.选择校准点:使用范围的上限(如100℃)、下限(如0℃)及中间点(如50℃)。
2.设定目标温度后稳定运行,待温度波动≤±0.02℃/10min开始记录。
3.空载状态下每2分钟采集数据,30分钟内至少记录15组(多通道同步采集)。
4.数据处理与判定
1.温度偏差:ΔT=实测均值-设定值,允差±1℃(典型工业级要求)。
2.温度波动度:(tmax-tmin)/2,要求≤±0.5℃。
3.温度均匀度:各点比较大温差均值,要求≤1℃。
5.校准后处理
1.调整PID参数修正偏差,重新验证关键校准点。
双金属片式温度开关
-
结构:由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层压成片状。
-
工作流程:
-
温度升高→双金属片因膨胀差异弯曲→推动触点分离(切断电路)。
-
温度降低→双金属片恢复平直→触点闭合(导通电路)。
-
特点: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外部电源。
-
缺点:精度较低(±5℃),响应速度慢(秒级),机械寿命有限(约10万次)。
-
应用:电热水壶、电熨斗、电机过热保护。
液体膨胀式温度开关
-
结构:感温包内充注液体(如硅油),通过毛细管连接波纹管或膜片。
-
工作流程:
-
温度升高→液体膨胀→压力推动波纹管形变→触发微动开关。
-
温度降低→液体收缩→波纹管复位→开关恢复初始状态。
-
特点:
-
优点:驱动力大、精度较高(±2℃)、适合高压/高功率场景。
-
缺点:体积较大,存在液体泄漏风险。
-
应用:工业加热设备、压缩机过热?;?。
英菲计量,为品质上保险!
温度变送器的校准步骤
-
连接与预热
-
将标准温度计的探头与温度变送器的感温元件一同放入恒温槽中,保证两者处于相同温度环境且与介质充分接触
-
零点校准
-
将恒温槽温度设置为 0℃或变送器测量范围的下限值,待温度稳定后,观察变送器的输出信号是否为对应的下限值,如 4mA。
-
-
量程校准
-
将恒温槽温度设置为变送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待温度稳定后,检查变送器的输出信号是否为对应的上限值,如 20mA。
-
多点校准
-
在变送器的测量范围内均匀选取至少 5 个校准点,如测量范围为 0 - 100℃,可选取 0℃、25℃、50℃、75℃、100℃这 5 个点。
-
依次将恒温槽温度设置为各校准点温度,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值和变送器的输出信号值。
-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变送器在各校准点的示值误差,示值误差 = 变送器输出信号对应的温度值 - 标准温度计测量值。
-
回程误差测试
-
从测量范围下限开始,逐步升温至上限,记录各校准点的输出信号;然后再从上限逐步降温至下限,同样记录各校准点的输出信号。
-
-
稳定性测试
-
将恒温槽温度保持在某一校准点(如 50℃),持续一段时间(如 1 小时),期间每隔 15 分钟记录一次变送器的输出信号。
-
计算输出信号的较大变化量,其应在变送器的稳定性指标范围内,通常稳定性要求在 ±0.1% FS / 年以内。
专业认证,英菲值得托付!南京热电偶热工计量检测公司
热工校准快一步,企业发展高一筹!扬州恒温槽热工计量检测
温度数据采集仪校准前准备
1.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
1.标准信号源:选用多通道高精度信号源(如热电偶/热电阻模拟器),不确定度优于被校仪器的1/3,支持K型、PT100等传感器类型;模拟输入需标准电压/电流源,误差≤±0.02% FS。
2.恒温设备:干井炉、恒温槽或黑体炉需覆盖被校量程,温度稳定性±0.05℃(高精度)或±0.1℃(常规),均匀度±0.1℃。
3.参考仪器:6?位以上数字万用表(误差≤±0.01%)验证信号源,配备数据记录软件同步采集多通道数据。
2. 环境条件
1.实验室温度(20±3)℃,湿度30%-70%,
2.无强电磁干扰(需屏蔽或接地)、振动,工作台防震处理。
3. 被校仪器检查
1.外观与接口:外壳、屏幕、按键完好,标识清晰;输入/输出端子无氧化、松动。
2.功能预检:开机自检无报错,通道切换响应稳定;通过上位机软件验证数据传输(如Modbus、USB)及存储功能。
3.参数配置:核对采样率、量程、滤波设置,更新固件。
扬州恒温槽热工计量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