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自主研发的EdgeGuard安全平台,基于零信任原则对所有访问请求进行动态认证。通过SD-WAN技术实现边缘节点与云端的加密隧道连接,采用国密SSL/TLS 1.3协议,将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5ms以内。针对DDoS攻击,平台集成阿里云高防IP,可自动识别并清洗恶意流量。在2024年某省级电网的攻防演练中,该系统成功防御了峰值流量达500Gbps的攻击,保障了电力调度的实时性。倍联德将联邦学习技术应用于边缘安全,其EdgeAI模块可在本地训练异常检测模型,无需上传原始数据。通过分析设备日志、网络流量、系统调用等多维度数据,模型可识别APT攻击、数据泄露等高级威胁。在某汽车工厂的实践中,该系统提前15天预警了针对焊接机器人的勒索软件攻击,避免生产线瘫痪。此外,公司开发的区块链存证平台,可对边缘节点操作进行不可篡改的审计,满足等保2.0三级要求。未来三年,边缘计算将在AR/VR、元宇宙等沉浸式场景中成为关键基础设施。广东智能边缘计算设备
云计算凭借弹性扩展能力与海量存储资源,成为需要深度分析、长期存储及跨区域协同场景的重要支撑。电商平台通过云计算处理PB级用户行为数据,构建推荐算法模型,使点击率提升18%。某生物医药企业利用云平台训练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将研发周期从5年压缩至6个月。云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框架可同时调度数万台服务器,满足复杂模型训练的算力需求。流媒体平台通过云计算实现视频内容的全球同步分发,结合CDN边缘节点,使用户缓冲时间从10秒降至0.5秒。某跨国企业的SaaS服务依托云平台,支持200个国家用户同时在线,系统可用性达99.99%。气象部门利用云计算进行超分辨率气候模拟,将台风路径预测精度从50公里提升至10公里。某航天机构通过云平台模拟火箭发射轨迹,将计算时间从3个月缩短至72小时,明显降低研发成本。无风扇系统边缘计算云平台边缘计算的发展需要关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数据隐私泄露风险与合规要求,正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挑战。倍联德创新采用“联邦学习+边缘加密”技术,在医疗、金融等强监管领域构建起数据安全防线。在医疗行业,其HID系列医疗平板通过UL60601-1医疗认证,可在本地完成心电图、超声影像的AI分析,无需上传原始数据至云端。在广州某三甲医院的实践中,该设备使肺病早期筛查准确率提升至96%,同时满足《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医疗数据隐私的要求。更值得关注的是,倍联德开发的DeepSurgeon AI平台支持多医院联合训练模型时的参数隔离,使跨机构协作中的数据泄露风险趋近于零。在金融领域,其边缘计算节点采用国密SM4算法对交易数据进行实时加密,并支持动态密钥更新。在2024年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的攻防演练中,该系统成功抵御10万次/秒的DDoS攻击,数据泄露风险较传统云架构降低99.6%。
倍联德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建立深度合作,探索“硬件定制+网络切片+应用集成”的联合运营模式。在江苏某智慧园区项目中,双方联合部署的MEC专网实现三大创新:网络切片隔离:通过5G硬切片技术,将园区监控、工业控制、办公上网等业务分流至不同虚拟网络,确保关键任务时延低于5毫秒;UPF下沉部署:将用户面功能(UPF)下沉至园区边缘,使数据本地化处理率达85%,年节省带宽费用超千万元;应用生态聚合:倍联德开放边缘平台的API接口,吸引30余家ISV入驻,形成涵盖安防、能源管理、物流优化的应用生态。“运营商拥有很完善的边缘节点资源,而倍联德擅长行业应用开发。”倍联德CEO王伟指出。双方合作推出的“MEC即服务”(MECaaS)订阅模式,使企业可按需购买算力、存储和网络服务,降低40%的初期投入成本。边缘计算与联邦学习的结合可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跨节点模型训练。
倍联德突破传统MEC厂商“设备+平台”的单一模式,聚焦垂直行业的重要痛点,打造“硬件+算法+服务”的全栈解决方案。例如,在智能制造领域,其E500系列机架式边缘服务器已部署于比亚迪、富士康等企业的智能工厂,通过集成AI视觉质检、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功能,将生产线缺陷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9.2%,同时降低30%的运维成本。“传统MEC方案只提供基础算力,而倍联德将行业知识图谱嵌入边缘设备。”倍联德CTO李明表示。以汽车制造为例,其边缘节点内置的“焊接缺陷知识库”可实时分析2000余种工艺参数,在0.1秒内识别气孔、裂纹等缺陷,较云端模式响应速度提升20倍。边缘计算正在成为5G网络的重要支撑技术。广东智能边缘计算设备
边缘缓存技术通过预测用户行为提前存储热门内容,减少重复数据传输。广东智能边缘计算设备
在智能制造领域,其E500系列机架式边缘服务器已部署于比亚迪、富士康等企业的智能工厂。该设备集成Intel Xeon D处理器与NVIDIA Jetson AGX Orin GPU,支持8路4K摄像头实时分析,可精确识别0.01毫米级的机械臂运动偏差。在深圳某电子厂的测试中,系统将设备故障响应时间从3秒压缩至15毫秒,使产线综合效率(OEE)提升18%,年节省运维成本超2000万元。在智能交通场景中,倍联德与某车企合作的5G无人公交项目,通过路侧边缘计算节点实时处理1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车辆的数据,结合TSN时间敏感网络技术,使紧急制动距离缩短40%,信号灯配时优化效率提升40%。这一方案在2025年四川地震救援中发挥关键作用,其车载边缘设备在断网环境下持续工作72小时,通过卫星链路传输压缩后的手术数据,成功实施3例野外截肢手术。广东智能边缘计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