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注入测试通过人为引入单点或多点故障(如内部元件短路、接地引线断裂),评估防雷产品在部分功能失效时的安全冗余能力和故障表现模式。该测试用于验证产品设计的容错性,避免因局部故障导致整体保护失效。测试方法包括:①模拟 MOV 短路故障,观察后备熔丝是否及时熔断并断开故障通道;②人为断开接地端子,检测产品是否具备接地故障报警功能;③对多模块并联结构,移除某一模块,测试剩余模块能否承担额定泄放电流。通过故障注入,需确保产品在单点故障时仍能提供基础保护功能,且故障状态可被监测系统识别,防止 “隐性失效” 导致的防雷系统整体瘫痪,尤其适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的电力、航空领域。防雷产品的等电位连接测试排查金属构件间的导通性,降低电位差引发的反击风险。上海防雷检测防雷产品测试常见问题
接地系统匹配性测试验证防雷产品与不同接地装置(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环形接地网)的协同效果,评估接地体材料(铜包钢、纯铜、热镀锌钢)、埋设方式对泄放效率的影响。测试方法是在同一冲击电流(如 100kA 8/20μs)下,分别连接不同接地系统,测量接地电阻、地电位升及引线电感效应。例如,当接地体长度超过 20m 时,引线电感会导致接地电阻测试值虚低,需通过高频接地阻抗测试仪(1MHz~10MHz)测量真实阻抗。对于山区复杂地形,需模拟岩石层、回填土等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接地效果,优化接地体布置方案。该测试遵循 GB 50057 防雷设计规范,确保防雷产品与接地系统形成低阻抗泄放通道,避免因接地不匹配导致的反击风险。上海防雷检测防雷产品测试常见问题防雷产品的耐火测试验证绝缘材料在高温下的阻燃性能,防止雷击引发次生火灾。
测试时,将不同材料样品进行组合,置于高温、高湿或特定化学氛围中加速老化,观察界面是否出现变色、裂纹、粘连或腐蚀产物。对于采用多种材料复合结构的产品(如带金属支架的陶瓷避雷器),相容性测试可提前发现潜在的材料匹配问题,避免因材料失效导致的整体性能下降,尤其对长期运行的户外防雷设备至关重要。防雷元件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防雷元件(如压敏电阻、放电管、TVS等)的性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从而有效保护电路和设备免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损害。
谐波耐受测试针对电力系统中防雷产品在谐波污染环境下的工作稳定性,评估非线性负载(如变频器、整流器)产生的谐波电流对防雷器件的热累积效应和性能劣化影响。谐波电流(3 次、5 次、7 次等)会导致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的 MOV 元件产生额外功率损耗,加剧发热和老化。测试时,通过谐波发生器向被测产品注入额定频率下的各次谐波电流(如 30% 额定电流的 3 次谐波),持续运行 24 小时,监测元件温度上升(ΔT≤40K)及泄漏电流变化(增幅≤15%)。同时,测量谐波电压下的伏安特性曲线,验证其非线性电阻特性是否保持稳定。对于应用于工业变频设备、数据中心的防雷产品,谐波耐受测试可提前发现因谐波引起的热失效风险,确保在复杂电网环境中长期可靠运行,避免因谐波累积导致的提前退役。防雷检测设备的蜂鸣报警功能在电阻值超标、SPD失效时触发声光报警,提示隐患位置。
在测试过程中,使用冲击电流发生器产生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电流,施加到防雷产品上。常见的冲击电流波形有 8/20μs、4/10μs 等。通过观察产品在冲击电流作用后的外观变化、电气性能参数的变化,如直流参考电压、泄漏电流等,判断产品是否能够承受规定的冲击电流。冲击电流耐受测试是验证防雷产品在实际雷电环境中能否可靠工作的关键测试项目。防雷元件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防雷元件(如压敏电阻、放电管、TVS等)的性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从而有效保护电路和设备免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损害。防雷产品的海拔适应性测试评估高海拔地区设备的外绝缘性能,避免电晕放电。重庆防雷检测防雷产品测试设备
防雷产品的时间触发测试验证周期性自检、校准功能的准确性,确保监测数据可靠。上海防雷检测防雷产品测试常见问题
面对国外品牌在较好市场的垄断(如德国 GMC、美国 Fluke 占据 80% 的特高压检测设备份额),国内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技术突围。中电科旗下企业聚焦 1000kV 特高压避雷器检测设备,研发出基于光纤隔离的 200kV 直流高压源,体积较进口设备缩小 40%,价格只为 1/3;苏州某民企深耕光伏防雷检测领域,开发出支持 1500V 直流系统的 SPD 综合测试仪,出口至印度、巴西等光伏装机大国。技术突围的关键在于细分市场深耕、重要部件自研(如高压脉冲发生器、高精度 ADC 芯片)和本地化服务优势(48 小时现场响应),部分领域已实现从 "替代" 到 "领导" 的跨越。上海防雷检测防雷产品测试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