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间腐蚀,贫化理论: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等合金,在一定条件下,晶界会析出第二相,导致晶界附近某种成分出现贫乏化。以奥氏体不锈钢为例,具体过程如下:碳化物析出:当温度升高时,碳在不锈钢晶粒内部的扩散速度大于铬的扩散速度。室温时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一般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碳量均超过此值,多余的碳会不断地向奥氏体晶粒边界扩散,并和铬化合,在晶间形成碳化铬的化合物,如等。贫铬区形成:铬沿晶界扩散的速度比在晶粒内扩散速度快,但由于碳化铬形成速度较快,内部的铬来不及向晶界扩散,所以在晶间所形成的碳化铬所需的铬主要来自晶界附近,结果使晶界附近的含铬量大为减少。当晶界的铬的质量分数低到小于时,就形成 “贫铬区”。电解抛光腐蚀,控制抛光/腐蚀工作时间。广东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生产厂家
晶间腐蚀,国内外相关标准:GB/T4334.(1~5)-2000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方法标准(根据不同材料敏感性选择相应标准)GB/T15260-1994《镍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试验方法标准》GB/T21433-2008《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CB/T3949-2001《船用不锈钢焊接接头晶间腐蚀试验方法》ASTMG28-02(2008)StandardTestMethodsforDetectingSusceptibilitytoIntergranularCorrosioninWrought,NickelRich,ChromiumBearingAlloys(中文名称:《锻造高镍铬轴承合金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检查用标准试验方法》GB/T7998-2005《铝合金晶间腐蚀测定方法》HG/T3173-2002《尿素级很低碳铬镍钥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倾向试验》陕西金相电解腐蚀品牌好电解抛光腐蚀,可控制样品的抛光/腐蚀面积(样品罩开孔直径15mm,20mm,30mm)。
晶间腐蚀试验方法,各标准对试验细节均有详细规定。
试验方法 |
试验标准 |
试验周期 |
备注 |
不锈钢晶间腐蚀A法 |
|
4天 |
草酸法 |
不锈钢晶间腐蚀B法 |
7天 |
硫酸-硫酸铁 120h |
|
不锈钢晶间腐蚀C法 |
13-15天 |
硝酸法 5*48h |
|
不锈钢晶间腐蚀D法 |
4天 |
硝酸-氢氟酸 2*2h |
|
不锈钢晶间腐蚀E法 |
4天 |
硫酸-硫酸铜 16h |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A法 |
GB/T 15260-1994 |
7天 |
硫酸-硫酸铁 120h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B法 |
3(5)天 |
铜-硫酸铜-硫酸 24h或72h |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C法 |
10-12天 |
盐酸法 168h |
|
镍基合金晶间腐蚀D法 |
13-15天 |
硝酸法 5*48h |
电解抛光腐蚀操作步骤,测量试样抛光的表面积;试样的清洗。磨制完的试样要用洗涤剂彻底清洗,清洗之后再用蒸馏水漂洗,也可用超声波清洗;不锈钢夹子夹住试样,同时用导线将夹子与电源的正极连接;向电解槽中注入电解液;将已经于电源负极连接好的阴极板放入电解液中;把试样放入电解液中,接通电源,调整电压到所要求的数值,记下时间;如果需要,可调整阴阳极间的距离,调整电流密度;达到所要求抛光时间后,取出试样,切断电源。立即用水对试样进行漂洗,再用酒精漂洗,干燥后就得到了抛光好的试样。低倍加热腐蚀尺寸多样性,完全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定制。
电解抛光腐蚀,电源前面板“工作”:当电压、电流、时间都调试设定完毕后,将“功能选择”开关旋至“工作”位置,按下“启动”按钮,时间控制器(设定方法付后)开始计时,输出电流/电压;在“设定电压”工作状态时,如工作电压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化,达不到设定值,请将电流调到比较大;在“设定电流”工作状态时,如工作电流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变化,达不到设定值,请将电压调到比较大;待设定时间结束后,自动切断负载,蜂鸣器告知,此时后面板的交流插座也被切断。按时间控制器上的黄色“RESET”按钮,为下一次时间控制作好准备。低倍加热腐蚀控制单元和酸蚀槽工作分开设计,增加控制单元工作寿命。昆山阳极覆膜腐蚀多少钱一台
电解抛光腐蚀,电压电流调节、显示精度小数点后两位。广东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生产厂家
晶间腐蚀检验方法:晶间腐蚀后有通常有两种方法检测,一种是弯曲法,也就是对折法,就是试样进行晶间腐蚀检验后在弯曲试验机上进行弯曲180°,用放大镜观察弯曲表面,根据表面是够有裂纹来判断是否有晶间腐蚀发生,另一种是金相法,根据晶间腐蚀后试样进行磨抛+化学腐蚀,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腐蚀深度,通过晶间腐蚀深度来判断是否发生晶间腐蚀;其实还有第三种办法,就是有经验的师傅还可以通过听声法来判断,这个主观影响较大,不建议使用;金相试样横向和纵向都是允许的,因为是判断试样腐蚀的深度,所以横向还是纵向影响不大的。广东低倍组织热酸蚀腐蚀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