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冰蓄冷相比动态冰蓄冷具有以下优点:1.始终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冷量,不受制冷机组制冷量的限制。2.便于集中控制管理,维护难度较小。3.系统管路相对简单,不涉及蓄热容器的温差、保温以及压力等问题。但也存在一些缺点:1.释放蓄冷媒体需要较为复杂的配管系统以及较大的泵运行能力,同时设备空间需求打。2.不能满足负荷需求变化的要求,可能存在冷量不足或者系统浪费的情况。3.初期安装费用高,适合大型建筑应用。动态冰蓄冷与静态冰蓄冷各自具有优缺点,应当根据具体需求,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相应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建筑风格、管路设计、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因素,逐步发展其应用前景。动态制冰蒸发温度提升5℃,压...
流态化动态冰蓄冷技术的及应用,前景:流态化动态工艺技术冰蓄和暖技术克服了传统冰球、盘管式偏差冰蓄冷技术中的较主要缺陷,因此一经率先推出即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从原理上和应用上出发,可以归纳出流态化动态冰蓄冷技术相对于传统的冰球、盘管式静态冰蓄冷技术的如下一些技术优势:传热效率高、制冰速度快。动态制冰过程中不但避免了因冰层聚集而引起的导热热阻,还通过对流强制对流大幅度提高了系统的整体供电系统性能,从而不断提高了制冰速度。冰蓄冷机组夜间制冰时冷凝温度降低8-10℃,压缩机功耗减少15%。广西冷水式动态冰蓄冷节能技术冰蓄冷空调概念,冰蓄冷空调即是在夜间电网谷荷(用电低谷)时段开启制冷主机,以制冰形式...
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典型用户:深圳富士康集团办公楼动态冰蓄冷系统、东莞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RT制冷空调机组改造等1)建设规模:深圳富士康集团办公楼中间空调系统,供冷面积2万m2,制冷机组额定功率600RT,蓄冷量3600RTh,蓄冰槽360m3。主要技改内容:增加制冰机组、蓄冰槽以及控制系统,主要技改设备:动态制冰机组一台、蓄冷槽360m3、控制系统一套。节能技改投资额255万元,建设期3个月。年节能经济效益86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2)建设规模:东莞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RT制冷空调机组改造,供冷面积2000m2。主要技改内容:增加制冰机组、蓄冰槽以及控制系统。节能技改投资额100...
两种技术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但形式差别较大,下面分别说明。过冷水式动态制冰技术,过冷水式动态制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把水在过冷却热交换器中冷却至低于0℃的过冷状态,然后把过冷水输送至特殊的过冷却解除器中解除过冷,生成大量细小的冰晶颗粒,与剩余的液态水一起形成0℃下的冰浆。这种制冰过程中较关键的技术在于确保流过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液态水具有尽可能大的过冷度,但同时又必须保证过冷水不能在流出热交换器之前生成冰晶,否则换热器将被堵塞甚至破坏。此外,还应有高效率的过冷却解除技术,以确保过冷水能够连续快速结晶。相变材料与冰蓄冷复合系统,储冷密度提升至450MJ/m3,为水蓄冷的6倍。惠州速冻库动态冰蓄冷...
目前市场蓄冰形式介绍,冰蓄冷系统应用的原理是:通过增设蓄冰装置,对具有峰谷电价的城市(一般白天电价高,晚上电价低)夏季利用晚上的低谷电进行蓄冷,并在白天高峰电价时将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从而为项目节省电费。蓄冰系统的系统组成基本相同,主机、冷却塔、输送设备、蓄冰槽及管路等,主要区别在蓄冰形式上。蓄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静态蓄冰和动态蓄冰,静态蓄冰系统主要是早期的冰球蓄冰方式和目前主流的盘管蓄冰方式;动态蓄冰系统主要有冰片滑落式、过冷水蓄冰方式以及本报告要讨论分析的冰晶式蓄冰方式,以下简单介绍几种形式的原理。地铁站台应用动态冰蓄冷,全年节省电费120万元,投资回收期
动态冰蓄冷技术适用范围:1、部分区分峰谷电价地区,各种大型中间空调系统;2、牛奶及食品等工艺上需要稳定的低温水的行业,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每年空调使用时间较长,在南方地区甚至可达8个月。夏季高温时段空调用电负荷,特别是大型中间空调、区域供冷和地铁空调等空调负荷集中,是造成城市电力负荷峰谷差的主要原因,而冰蓄冷空调是实现用户侧调峰的有效技术之一。目前我国已有的蓄冰空调工程设备70%以上来自国外,且99%都属于静态蓄冰技术,主要包括盘管制冰、冰球制冰等传统静态制冰方式,其体积大、运行成本高、制冰效率低,平均制冷量只有空调工况制冷量的50%。动态系统降低变压器容量需求20%,减少电力增容...
目前,随着商业企业竞争的加剧,购物环境与企业效益有着密切关系。大、中型商场用中间空调来调节商场一年四季的温、湿度和补充新鲜空气,提高购物环境。中间空调系统投资费用约占整个投资的10%左右,而平时的运转费用占总能源费用的40%~60%。冰蓄冷空调系统的适用场所:商场、宾馆、饭店、办公楼等冷负荷高峰和用电高峰基本相同,持续时间长的场所。冰蓄冷空调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效益,其技术运用了几十年,已经相当成熟、可靠。因此,动态冰蓄冷实用技术的突破必将为我国的蓄冷空调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冰浆直接送风技术,空气处理机组尺寸缩小40%,节省建筑空间。山东动态冰蓄冷装置国内外技术研究成果现。流态化动态冰蓄冷专业技术...
该系统相对于静态蓄冰的优势,主机能效高。初始的冰点温度约为-1℃,蒸发温度约为-4.5℃,每个循环约形成2%的冰晶,每个循环后溶液会有增加,一般设计为50%的蓄冰量,蓄冰完成后,溶液浓度会增加到6%,这时对应的冰点是-2.5℃℃,蒸发温度约为-5.5℃,主机能效有所下降,主机COP在4.5以上。而双工况盘管蓄冰,乙二醇为-5.6℃,蒸发温度为-7℃的,主机的COP在3.5以下,且同样静态冰制取过程中,由于随着冰层厚度的增加,传热也逐渐有所减少,主机需要卸载,从而会延长制冰时间,增加能耗。注:对于系统,须考虑综合能耗。(对于大于1200RT,同样需要用双工况冷水机组经制冰换热器实现。)冰蓄冷系统...
常用空调蓄冷技术根据蓄冷介质,可分为水蓄冷(显热式)、冰蓄冷和共晶盐蓄冷系统三大类。每一大类可分为多个小类。水蓄冷系统就是利用水的显热进行蓄冷和释冷(水的比热容为4.18kJ/kg?℃)。在蓄冷阶段,制冷机制出的冷冻水放入蓄冷槽储存,在释冷阶段,将冷冻水抽出使用以满足空调负荷需要。共晶盐蓄冷也称之为优态盐蓄冷是利用固液相变特性蓄冷的另一种形式。共晶盐是由无机盐、水、成核剂和稳定剂组成的混合物。目前应用较广的共晶盐相变温度约8~9℃,相变潜热约95kJ/kg,在蓄冷系统中,这些蓄冷介质大多装在板状、球状或其它形状的密封件里,再放入蓄冷槽中。蓄冰槽采用立体蛇形盘管,换热面积增加50%,融冰速度提升...
高效一次侧稳态控制技术,精确控制蓄冷槽回水温度,确保蓄、放冷效率高于95%。通过对末端负荷的动态追踪和二次侧循环水的温度补偿,既保证了末端供冷品质,又彻底杜绝了冷源的浪费。高效群控技术,实现对冷源端和末端的集中耦合协调管控,较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冷源主机、水泵、风机等耗能设备“大马拉小车”的低效运行点。针对蓄冷中间空调系统的负荷预测技术,智能化自动制定全天放冷计划,较大限度避开高峰电价时段用电,并根据全年不同季节自动调整,实现用户运行费用的较低化。智能预测算法提前6小时预判负荷,蓄冰量控制精度达±5%,避免能源浪费。专业动态冰蓄冷装置静态冰蓄冷相比动态冰蓄冷具有以下优点:1.始终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
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技术是通过把普通淡水冷却到低于0℃的液态过冷状态,再经超声波促晶生成流态化冰浆的技术,过冷水式动态冰蓄冷技术的主要先进技术点在于把制冰过程的热传递和冰水相变两个环节从空间上彻底分离,一举解决传统制冰工艺中结冰对传热的恶劣影响,从而大幅度降低其制冰能耗并提高制冰效率。动态冰系统节省运行费用:蓄能型空调系统初投资略高于常规空调系统,但运行电费较低, 总成本节省约50%。创造客户价值:蓄冰蓄热空调系统较大的价值在于为客户节省运行费用, 一个运行良好的蓄能空调,年节省电费约40-60%,运行时间越长节省比例越大。动态系统降低变压器容量需求20%,减少电力增容费用。湖北乳业动态冰蓄冷项...
动态冰蓄冷空调系统除了空调制冷,其他时间还可以用于冷库,可以将主机的容量降到很小的值,蓄冰率的确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动态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方案设计中,几个典型值(如30%等)通常先被选中,经过对设备、初投资、运行费用等因素的初步选择,选择了较好的配比。由于动态冰蓄冷空调系统采用液体作为蓄冷介质,液体的任意流动特性使得冰蓄冷罐适用于几乎所有不规则场地,场地利用率高,对于传统的冰蓄冷空调系统来说,盘管或冰球系统巨大的占地面积和对空间规整性的要求是推广冰蓄冷工程的巨大障碍,因此,动态冰蓄冷空调系统技术的突破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冰蓄冷工程的应用范围,意义重大。冰蓄冷系统减少冷机启停次数60%,延长设备...
典型用户及投资效益:典型用户:深圳富士康集团办公楼动态冰蓄冷系统、东莞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RT制冷空调机组改造等1)建设规模:深圳富士康集团办公楼中间空调系统,供冷面积2万m2,制冷机组额定功率600RT,蓄冷量3600RTh,蓄冰槽360m3。主要技改内容:增加制冰机组、蓄冰槽以及控制系统,主要技改设备:动态制冰机组一台、蓄冷槽360m3、控制系统一套。节能技改投资额255万元,建设期3个月。年节能经济效益86万元,投资回收期3年。2)建设规模:东莞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00RT制冷空调机组改造,供冷面积2000m2。主要技改内容:增加制冰机组、蓄冰槽以及控制系统。节能技改投资额100...
动态冰蓄冷空调节能系统,冰蓄冷空调概念,冰蓄冷空调即是在夜间电网谷荷(用电低谷)时段开启制冷主机,以制冰形式储存冷量,在白天电网峰荷(用电高峰)时段融冰放冷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的需要。动态冰蓄冷空调节能系统,工作原理:动态蓄冰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蓄冰槽、电磁阀、循环水泵、换热器、制冷剂旁通装置和控制系统所组成,蒸发器安装在蓄冰槽的上方。循环水泵不断地将蓄冰槽中的水抽出至蒸发器的上方喷洒而下,而冰冷的板状蒸发器表面,结成一层薄冰,待冰达到一定厚度(一般在 3-6.5mm之间)时,控制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蒸汽经热气旁通装置直接进入蒸发器,使蒸发板表面的冰片受热脱落。“结冰...
储存在蓄冷槽内的冰浆以疏松的颗粒堆积状存在,在融冰放冷时,冰、水接触比表面积极大,放冷速度成数倍提高,使得融冰单独供冷也可满足尖峰负荷需求,从而确保主机完全避开尖峰电费时段用电,实现经济效益较大化。回水与冰层之间的渗透性充分接触,确保能从蓄冰槽稳定取出的2℃的低温水,满足特殊工艺用冷(如鲜奶冷却)或温、湿度单独处理空调系统等冷源需求。蓄冰槽内不再设置制冰设备,由于制冰设备采用板式换热器和超声波促晶器等设备,并且全部置于蓄冰槽内,因此蓄冰槽内不需要布置制冰设备,槽体的几何形状设计无任何特别要求,因地制宜的灵活性较大程度上增强。制冰设备全部置于蓄冰槽外,维修保养方便简单。动态冰蓄冷参与电力现货市场...
市场案例及分析(略)、结论及建议,通过以上分析内容,并结合我司市场调研的情况,对中机能源公司提供的冰晶式动态蓄冰系统进行总结如下,并提出初步建议,供业主参考:1、从系统原理上看,冰晶式动态蓄冰属于技术上更为先进的系统。但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2、从初投资和机房面积上看,可同时为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节省了热源系统的初投资和机房面积,目蓄冰系统本身成本无增加。3、从运行费用上,无论蓄冰功能还是热泵功能能效都较高,特别在冬季同时需要供冷的情况下,节能效果明显。板式换热器与蓄冰槽联动控制,可实现5℃温差供冷,满足精密机房温控±0.5℃要求。浙江乳业动态冰蓄冷设备刮刀式换热器的内表面(刮刀叶片接触...
市场案例及分析(略)、结论及建议,通过以上分析内容,并结合我司市场调研的情况,对中机能源公司提供的冰晶式动态蓄冰系统进行总结如下,并提出初步建议,供业主参考:1、从系统原理上看,冰晶式动态蓄冰属于技术上更为先进的系统。但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2、从初投资和机房面积上看,可同时为夏季供冷和冬季供暖,节省了热源系统的初投资和机房面积,目蓄冰系统本身成本无增加。3、从运行费用上,无论蓄冰功能还是热泵功能能效都较高,特别在冬季同时需要供冷的情况下,节能效果明显。冰蓄冷数据中心PUE值降至1.25,达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标准。江苏工业动态冰蓄冷设备关键技术:1)过冷却水稳定生成技术。过冷却水生成技术是...
另一方面,制冰操作过程中的换热温差、流量等参数都保持稳态,并不因微秒而变化从而保证了出冰速度的恒定,也便于系统的控制。六种流态化动态冰蓄冷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以高砂热学为表示的温水过凉水式和以 Sunwell(日本)为表示的筒扰动式。两种二种技术在基本原理上才是一致的,但形式差别较大,下面分别说明。过shui银式动态制冰技术过热水式动态制冰技术的式基本原理是:首先把水在过冷却热交换器中冷却至低于 0℃的过冷状态,然后把过冷水输送至特殊的过冷却解除器中解除过冷,生成大量细小的冰晶基质,与剩余的液态水一起形成 0℃下的冰浆。这种制冰投资过程中确保关键的技术在于较流过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液态水具有尽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刮刀扰动式动态制冰技术中的刮刀所起的作用是及时清理换热壁面附近的过冷水,而非像一些传统制冰机那样用于刮除已经生长在换热壁面上的冰层。因此这种制冰方式也避免了因冰层热阻引起的传热恶化,而且还因为刮刀叶片的强烈扰动而大幅强化了对流换热效果。刮刀扰动式动态制冰技术中较主要的技术仍然是防堵塞技术。由于刮刀扰动十分强烈,过冷状态下的水溶液非常容易在换热壁面上结晶,一旦在壁面上结晶,刮刀叶片就面临被堵塞甚至被打碎的可能。实时融冰速率调控技术,供冷量调节精度达±3%。工业动态冰蓄冷保温以下对该系统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如下:1离心机进出水温差小,可能发生喘振,甚至停机,制冰开始后,蓄冰槽溶液的...
随着动态冰蓄冷技术在我国的成功研发,将较大程度上推动动态冰蓄冷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利用,必将对我国的电力负荷移峰填谷产生深远影响。冰蓄冷是利用夜间低谷时段电力制冰并蓄存起来,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不开或少开制冷主机,利用夜间蓄存的冰来满足制冷冷负荷需求的一种节能手段。动态冰蓄冷技术,是采用制冷剂直接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结成絮状流态冰晶,同时,生成和溶化过程不需二次热交换,由此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空调的能效。冰浆的孔隙远大于固态冰,且与回水直接进行热交换,负荷响应性能很好。冰蓄冷与磁悬浮冷机结合,系统综合能效比(IPLV)达8.5。珠海屠宰场动态冰蓄冷原理刮刀式换热器的内表面(刮刀叶片接触面)处理要求非常光...
商场中间空调用来调节商场一年四季的温、湿度和补充新鲜空气,提高购物环境的舒适性其特点如下:1、商场内人员密度高(一般每天客流量峰值经常出现在上午10~11时,下午13~16时,顾客也较集中),尤其在节假日,新风处理量大,因而商场空调夏季制冷负荷大,冬季供暖负荷较小。2、商场内客流量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使得商场空调负荷不稳定,要求空调系统变工况性能好,调节灵敏。3、商场每天营业,四季气候变化大,要求商场空调运转工况与之相适应,既要满足个别恶劣天气的高峰负荷,又要在大部分时间低负荷工况下有良好的经济性能。冰蓄冷罐体保温层采用真空绝热板,24小时冷损
两种技术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但形式差别较大,下面分别说明。过冷水式动态制冰技术,过冷水式动态制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把水在过冷却热交换器中冷却至低于0℃的过冷状态,然后把过冷水输送至特殊的过冷却解除器中解除过冷,生成大量细小的冰晶颗粒,与剩余的液态水一起形成0℃下的冰浆。这种制冰过程中较关键的技术在于确保流过过冷却热交换器的液态水具有尽可能大的过冷度,但同时又必须保证过冷水不能在流出热交换器之前生成冰晶,否则换热器将被堵塞甚至破坏。此外,还应有高效率的过冷却解除技术,以确保过冷水能够连续快速结晶。动态系统减少冷却塔漂水量70%,节水效益明显。上海过冷水动态冰蓄冷案例冰球式蓄冰系统,原理:利...
流态化动态冰蓄冷技术制冰过程的较大特点在于首先在传热壁面附近制取过冷水,然后把过冷水转移到远离传热壁面的空间里解除过冷、生成冰浆。这样就彻底避免了冰在传热壁面上形成的可能性,既消除了固态冰层导热热阻的存在,同时在液体和传热壁面之间又始终保持着强制对流的高效率换热模式,因此整个制冰环节的传热系数得到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制冰过程中的换热温差、流量等参数都保持稳态,并不因时间而变化,从而保证了出冰速度的恒定,也便于系统的控制。流态化动态冰蓄冷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以高砂热学为表示的过冷水式和以Sunwell(日本)为表示的刮刀扰动式。板式换热器与蓄冰槽联动控制,可实现5℃温差供冷,满足精密机房温控±...
刮刀扰动式动态制冰技术,刮刀式动态制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水(溶液)在换热器内部通过换热壁面被冷却到低于冰点的过冷状态,由于曲枝轮转以较快的回转速度旋转,靠近换热器换热壁面的过冷水被及时刮离壁面,从而确保了换热器壁面上不会生成浅浮雕冰晶,如图3所示。从壁面旋即附近被刮出的过冷水再次进入水侧的中心主流区,并在主流区中经已经存在的冰晶颗粒促晶解除过冷,生成冰浆。与过冷水式相比,刮刀扰动分离式式动态制冰系统无需过冷却解除装置。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刮刀扰动式动态制冰技术中的刮刀所起的作用是及时清理换热壁面附近的过冷水,而非像一些制冰机那样用于刮除已经生长在换热壁面上的冰层。因此这种制冰方式引致也避免了因冰...
制冷系统 COP 高、能耗降低。其制冷蒸发温度可以继续保持在-5℃~-8℃之间而且在整个蓄冰过程中保持稳定不下降。相对于冰球、盘管式冰蓄冷中-10℃以下的蒸发温度(而且随着蓄冰量的增加逐渐下降)可以显着提高系统COP。融冰速度快、负荷响应灵敏。由于动态冰蓄冷制出的冰以冰浆形式客观存在因此在融冰释冷时冰晶与水之间接触面积大,融化速度快,可以快速响应空调末端负荷的变动。地面积小、场地适应性强。动态冰蓄冷无需盘管、冰球等预制设备,因此蓄冰槽有效利用率提高,占地空间减小,而且对空间形状要求降低,场地适应性增强。区域能源站配置10万m3冰蓄冷,供冷覆盖半径达5km。惠州工业动态冰蓄冷原理动态冰蓄冷技术是...
高效一次侧稳态控制技术,精确控制蓄冷槽回水温度,确保蓄、放冷效率高于95%。通过对末端负荷的动态追踪和二次侧循环水的温度补偿,既保证了末端供冷品质,又彻底杜绝了冷源的浪费。高效群控技术,实现对冷源端和末端的集中耦合协调管控,较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冷源主机、水泵、风机等耗能设备“大马拉小车”的低效运行点。针对蓄冷中间空调系统的负荷预测技术,智能化自动制定全天放冷计划,较大限度避开高峰电价时段用电,并根据全年不同季节自动调整,实现用户运行费用的较低化。冰蓄冷与无偿冷却联用,全年节约运行费用45%。广西低碳动态冰蓄冷散热工艺流程,动态冰蓄冷技术可应用于新建系统以及既有系统的节能改造。新建系统需要根据冷量...
无论从能效还是经济角度出发,动态冰蓄冷技术均有优于传统冰球、盘管式冰蓄冷的明显优势。盘管式蓄冰系统,原理:利用设于蓄冰槽内的盘管(浸在水中),将设于盘管外的水相变成冰。盘管和主机间循环的介质为低温载冷剂,盘管外所结的冰沿着圆管逐渐加厚,较终达到设计值为止;释冷时,通过盘管内与板换间循环的载冷剂(二次侧为空调末端),将冷量释放到空调末端,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蓄冷、释冷的过程,有内融冰与外融冰两种系统。因技术较为成熟,在目前广泛应用于冰蓄冷系统项目中。相变材料与冰蓄冷复合系统,储冷密度提升至450MJ/m3,为水蓄冷的6倍。低碳动态冰蓄冷保温请问冰蓄冷的原理和特点,冰蓄冷是一种利用冰的相变过程来储存...
关键技术:1)过冷却水稳定生成技术。过冷却水生成技术是冰浆冷却及蓄冷技术的主要。过冷却水是冰浆生成的基础,只有稳定生成过冷却水,才可以通过促晶等技术生成冰浆;2)超声波促晶技术。在生成过冷水后,只有通过促品才能使过冷水快速生成冰浆,这就需要促晶技术。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技术有超声波促品、电动阀促 晶以及其他一些促晶技术;3)冰晶传播阻断技术。工艺流程,动态冰蓄冷技术可应用于新建系统以及既有系统的节能改造。新建系统需要 根据冷量输送需求进行全新设计,其它过程相同,包括根据制冷机组的额定功率,搭配制冰机组: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配置蓄冰槽,并根据应用场合配置不同的控制系统。区域供冷站结合冰蓄冷,输送距离延...
请问冰蓄冷的原理和特点,冰蓄冷是一种利用冰的相变过程来储存和释放冷能的技术。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储能阶段:通过制冷机组或夜间低温条件等方式将水或其他物质冷却到冰点以下,使其凝固成冰,并将冰储存在储冰容器中;2.蓄冷阶段:当需要冷却时,通过将冷却介质(如空气或水)与储冰容器接触使冰吸收周围的热量并逐渐融化。融化的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或水的温度降低。3.结冰恢复阶段:当冷却需求结束后,再次通过制冷机组或其他方式将剩余的冰重新冷却,恢复储存状态,以备下次使用。动态系统年减排CO? 1200吨,相当于种植6500棵树。过冷水动态冰蓄冷供应商制冷系统 COP 高、能耗降低。其制冷...
推广前景和节能潜力:2011年全国高峰用电负荷约为7.86亿kW,其中空调负荷占高峰负荷的30%,全国现有大型中间空调约250万套,预计到2015年在全国推广5%,约12.5万套空调可使用采用动态冰蓄冷技术,全年转移峰时电量约 52 亿 kwh,减少电厂 装机容量 1180万 kW,宏观节能潜力较大。流态化动态冰蓄冷技术的先进之处在于改进了传统制冰过程中的主要缺点,而且制出的冰以流态化冰浆的形式存在。传统静态制冰过程中,水通过自然对流换热,冰层首先在换热壁面上形成,然后逐渐变厚。这样就导致形成新的冰层所需的热量传递必须以导热的形式穿过越积越厚的原有冰层,从而严重的恶化了传热效率,致使结冰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