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并行的信号通过串行总线传输,一般需要对数据进行并/串转换。为了进一步减少传输线的数量和提高传输距离,很多高速数据总线采用嵌入式时钟和8b/10b的数据编码方式。8b/10b编码由于直流平衡、支持AC耦合、可嵌入时钟信息、抗共模干扰能力强、编解码结构相对简单等优点,在很多高速的数字总线如FiberChannel、PCIe、SATA、USB3.0、DisplayPort、XAUI、RapidIO等接口上得到广泛应用。图1.20是一路串行的2.5Gbps的8b/10b编码后的数据流以及相应的解码结果,从中可以明显看到解出的K28.5等控制码以及相应的数据信息。数字信号的时钟分配(Clock Di...
要想得到零边沿时间的理想方波,理论上是需要无穷大频率的频率分量。如果比较高只考虑到某个频率点处的频率分量,则来出的时域波形边沿时间会蜕化,会使得边沿时间增大。例如,一个频率为500MHz的理想方波,其5次谐波分量是2500M,如果把5次谐波以内所有分量成时域信号,贝U其边沿时间大概是0.35/2500M=0.14ns,即140ps。 我们可以把数字信号假设为一个时间轴上无穷的梯形波的周期信号,它的傅里叶变换 对应于每个频率点的正弦波的幅度,我们可以勾勒出虚线所示的频谱包络线, 可以看到它有两个转折频率分别对应1/材和1/”(刁是半周期,。是边沿时间) 从1/叫转折频率开始...
数字信号并行总线与串行总线(Parallel and Serial Bus) 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数字芯片已经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但是对于稍微复杂 一点的系统来说,很多时候单独一个芯片很难完成所有的工作,这就需要和其他芯片配合起 来工作。比如现在的CPU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很多CPU内部甚至集成了显示处理的功 能,但是仍然需要配合外部的内存芯片来存储临时的数据,需要配合桥接芯片扩展硬盘、 USB等接口;现代的FPGA内部也可以集成CPU、DSP、RAM、高速收发器等,但有些 场合可能还需要配合用的DSP来进一步提高浮点处理效率,配合额外的内存芯片来扩展 存储空间,...
伪随机码型(PRBS) 在进行数字接口的测试时,有时会用到一些特定的测试码型。比如我们在进行信号质量测试时,如果被测件发送的只是一些规律跳变的码型,可能不了真实通信时的恶劣情况,所以测试时我们会希望被测件发出的数据尽可能地随机以恶劣的情况。同时,因为这种数据流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测试使用的,用户的被测件在正常工作时还是要根据特定的协议发送真实的数据流,因此产生这种随机数据码流的电路比较好尽可能简单,不要额外占用太多的硬件资源。那么怎么用简单的方法产生尽可能随机一些的数据流输出呢?首先,因为真正随机的码流是很难用简单的电路实现的,所以我们只需要生成尽可能随机的码流就可以了,其中常用的一种...
通常情况下预加重技术使用在信号的发送端,通过预先对信号的高频分量进行增强来 补偿传输通道的损耗。预加重技术由于实现起来相对简单,所以在很多数据速率超过 1Gbps 的总线中使用,比如PCle,SATA 、USB3 .0 、Displayport等总线中都有使用。当 信号速率进一步提高以后,传输通道的高频损耗更加严重,靠发送端的预加重已经不太 够用,所以很多高速总线除了对预加重的阶数进一步提高以外,还会在接收端采用复杂的均 衡技术,比如PCle3.0 、SATA Gen3 、USB3.0 、Displayport HBR2 、10GBase-KR等总线中都 在接收端采用了均衡技术。采用了这些技术...
由于真正的预加重电路在实现时需要有相应的放大电路来增加跳变比特的幅度,电路 比较复杂而且增加系统功耗,所以在实际应用时更多采用去加重的方式。去加重技术不是 增大跳变比特的幅度,而是减小非跳变比特的幅度,从而得到和预加重类似的信号波形。 图 1.29是对一个10Gbps的信号进行-3.5dB的去加重后对频谱的影响。可以看到,去加 重主要是通过压缩信号的直流和低频分量(长0 或者长 1 的比特流),从而改善其在传输过 程中可 能造成的对短0或者短1 比特的影响。示波器进行数字信号的幅度测试;山西数字信号测试市场价价格走势抖动的频率范围。抖动实际上是时间上的噪声,其时间偏差的变化频率可能比...
数字信号基础单端信号与差分信号(Single-end and Differential Signals) 数字总线大部分使用单端信号做信号传输,如TTL/CMOS信号都是单端信号。所谓单端信号,是指用一根信号线的高低电平的变化来进行0、1信息的传输,这个电平的高低变化是相对于其公共的参考地平面的。单端信号由于结构简单,可以用简单的晶体管电路实现,而且集成度高、功耗低,因此在数字电路中得到的应用。是一个单端信号的传输模型。 当信号传输速率更高时,为了减小信号的跳变时间和功耗,信号的幅度一般都会相应减小。比如以前大量使用的5V的TTL信号现在使用越来越少,更多使用的是3.3V/...
简单的预加重对信号的频谱改善并不是完美的,比如其频率响应曲线并不一定与实际 的传输通道的损耗曲线相匹配,所以高速率总线会采用阶数更高、更复杂的预加重技术。 图1.28所示是一个3阶的预加重,其除了对跳变沿后面的第1个比特进行预加重处理外,跳变沿 之后的第2个比特的幅度也有变化。跳变沿后第1个比特的幅度变化有时也叫Post Cursorl, 跳变沿后的第2个比特的幅度变化有时也叫Post Cursor2。有些总线如PCIe3.0,会对跳变 沿前面的1个比特的幅度也进行调整,叫作Pre Cursor1,有时也称为PreShoot。 抖动是数字信号,特别是高速数字信号重要的一个概念,越是高...
数据经过8b/10b编码后有以下优点: (1)有足够多的跳变沿,可以从数据中进行时钟恢复。正常传输的数据中可能会有比较长的连续的0或者连续的1,而进行完8b/10b编码后,其编码规则保证了编码后的数据流中不会出现超过5个连续的0或1,信号中会出现足够多的跳变沿,因此可以采用嵌入式的时钟方式,即接收端可以从数据流中通过PLL电路直接恢复时钟,不需要专门的时钟传输通道。 (2)直流平衡,可以采用AC耦合方式。经过编码后数据中不会出现连续的0或者1, 但还是有可能在某个时间段内0或者1的数量偏多一些。从上面的编码表中我们可以看 到,同一个Byte对应有正、负两组10bit的编码, 一...
数字信号并行总线与串行总线(Parallel and Serial Bus) 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数字芯片已经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但是对于稍微复杂 一点的系统来说,很多时候单独一个芯片很难完成所有的工作,这就需要和其他芯片配合起 来工作。比如现在的CPU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很多CPU内部甚至集成了显示处理的功 能,但是仍然需要配合外部的内存芯片来存储临时的数据,需要配合桥接芯片扩展硬盘、 USB等接口;现代的FPGA内部也可以集成CPU、DSP、RAM、高速收发器等,但有些 场合可能还需要配合用的DSP来进一步提高浮点处理效率,配合额外的内存芯片来扩展 存储空间,...
采用AC耦合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收发端在做互连时不用太考虑直流偏置点的互相影响, 互连变得非常简单,对于热插拔的支持能力也更好。 (3)有利于信号校验。很多高速信号在进行传输时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要对接收 到的信号进行检查以确认收到的信号是否正确。在8b/10bit编码表中,原始的8bit数据总 共有256个组合,即使考虑到每个Byte有正负两个10bit编码,也只需要用到512个10bit 的组合。而10bit的数据总共可以有1024个组合,因此有大约一半的10bit组合是无效的 数据,接收端一旦收到这样的无效组合就可以判决数据无效。另外,前面介绍过数据在传输 过程中要保证直流平...
数字信号的上升时间(Rising Time) 任何一个真实的数字信号在由一个逻辑电平状态跳转到另一个逻辑电平状态时,其中间的过渡时间都不会是无限短的。信号电平跳变的过渡时间越短,说明信号边沿越陡。我们通常使用上升时间(RisingTime)这个参数来衡量信号边沿的陡缓程度,通常上升时间是指数字信号由幅度的10%增加到幅度的90%所花的时间(也有些场合会使用20%~80%的上升时间或其他标准)。上升时间越短,说明信号越陡峭。大部分数字信号的下降时间(信号从幅度的90%下降到幅度的10%所花的时间)和上升时间差不多(也有例外)。图1.2比较了两种不同上升时间的数字信号。上升时间可以客观...
通常情况下预加重技术使用在信号的发送端,通过预先对信号的高频分量进行增强来 补偿传输通道的损耗。预加重技术由于实现起来相对简单,所以在很多数据速率超过 1Gbps 的总线中使用,比如PCle,SATA 、USB3 .0 、Displayport等总线中都有使用。当 信号速率进一步提高以后,传输通道的高频损耗更加严重,靠发送端的预加重已经不太 够用,所以很多高速总线除了对预加重的阶数进一步提高以外,还会在接收端采用复杂的均 衡技术,比如PCle3.0 、SATA Gen3 、USB3.0 、Displayport HBR2 、10GBase-KR等总线中都 在接收端采用了均衡技术。采用了这些技术...
由于真正的预加重电路在实现时需要有相应的放大电路来增加跳变比特的幅度,电路 比较复杂而且增加系统功耗,所以在实际应用时更多采用去加重的方式。去加重技术不是 增大跳变比特的幅度,而是减小非跳变比特的幅度,从而得到和预加重类似的信号波形。 图 1.29是对一个10Gbps的信号进行-3.5dB的去加重后对频谱的影响。可以看到,去加 重主要是通过压缩信号的直流和低频分量(长0 或者长 1 的比特流),从而改善其在传输过 程中可 能造成的对短0或者短1 比特的影响。波形参数测试室数字信号测试常用的测量方法,随着数字信号速率的提高,波形参数的测量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了。解决方案数字信号测试联系人 ...
数字信号的时域和频域 数字信号的频率分量可以通过从时域到频域的转换中得到。首先我们要知道时域是真实世界,频域是更好的用于做信号分析的一种数学手段,时域的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转变为一个个频率点的正弦波的。这些正弦波就是对应的数字信号的频率分量。假如定义理想方波的边沿时间为0,占空比50%的周期信号,其在傅里叶变换后各频率分量振幅。 可见对于理想方波,其振幅频谱对应的正弦波频率是基频的奇数倍频(在50%的占空比下)。奇次谐波的幅度是按1"下降的(/是频率),也就是-20dB/dec(-20分贝每十倍频)。 数字此案好的上升时间(Rising Time);中国香港信息化数字信...
为了提高信号在高速率、长距离情况下传输的可靠性,大部分高速的数字串行总线都会采用差分信号进行信号传输。差分信号是用一对反相的差分线进行信号传输,发送端采用差分的发送器,接收端相应采用差分的接收器。图1.13是一个差分线的传输模型及真实的差分PCB走线。 采用差分传输方式后,由于差分线对中正负信号的走线是紧密耦合在一起的,所以外界噪声对于两根信号线的影响是一样的。而在接收端,由于其接收器是把正负信号相减的结果作为逻辑判决的依据,因此即使信号线上有严重的共模噪声或者地电平的波动,对于的逻辑电平判决影响很小。相对于单端传输方式,差分传输方式的抗干扰、抗共模噪声能力 提高。 数字信号是离散的...
对于一个理想的方波信号,其上升沿是无限陡的,从频域上看 它是由无限多的奇数次谐波构成的,因此一个理想方波可以认为是无限多奇次正弦谐波 的叠加。 但是对于真实的数字信号来说,其上升沿不是无限陡的,因此其高次谐波的能量会受到 限制。比如图1.3是用同一个时钟芯片分别产生的50MHz和250MHz的时钟信号的频 谱,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两种情况下输出时钟频率不一样,但是信号的主要频谱能量都集中在 5GHz以内,并不见得250MHz时钟的频谱分布就一定比50MHz时钟的大5倍。 数字信号的时钟分配(Clock Distribution);福建数字信号测试联系方式 对于典型的3.3V的低电压TT...
反映的是一个5Gbps的信号经过35英寸的FR-4板材传输后的眼图,以及经过CTLE均衡后对眼图的改善。 FFE均衡的作用基本上类似于FIR(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其方法是根据相邻比特的电压幅度的加权值进行当前比特幅度的修正,每个相邻比特的加权系数直接和通道的冲激响应有关。下面是一个三阶FFE的数学描述: e(t)=cor(t-(0Tp))+cir(t-(1Tp))+czr(t-(2Tp)) 式中,e(t)为时间t时的电压波形,是经校正(或均衡)后的电压波形;Tp为时间延迟(抽头的时间延迟);r(t-nTp)为距离当前时间n个抽头延迟之前的波形,是未经校正(或均衡)的波形...
数字信号的抖动(Jitter) 抖动的概念 抖动(Jitter)是数字信号,尤其是高速数字信号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如图1.40所 示,抖动反映的是数字信号偏离其理想位置的时间偏差。 高频数字信号的比特周期都非常短,一般为几百ps甚至几十ps,很小的抖动都会造成信号采样位置的变化从而造成数据误判,所以高频数字信号对于抖动都有严格的要求。抖动这个概念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仔细研究起来是非常复杂的,关于其概念的理解有以下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抖动是数字信号,特别是高速数字信号重要的一个概念,越是高速的信号,其比特周期越短对于抖动要求就严格;校准数字信号测试哪里买 对于真...
数字信号的上升时间(Rising Time) 任何一个真实的数字信号在由一个逻辑电平状态跳转到另一个逻辑电平状态时,其中间的过渡时间都不会是无限短的。信号电平跳变的过渡时间越短,说明信号边沿越陡。我们通常使用上升时间(RisingTime)这个参数来衡量信号边沿的陡缓程度,通常上升时间是指数字信号由幅度的10%增加到幅度的90%所花的时间(也有些场合会使用20%~80%的上升时间或其他标准)。上升时间越短,说明信号越陡峭。大部分数字信号的下降时间(信号从幅度的90%下降到幅度的10%所花的时间)和上升时间差不多(也有例外)。图1.2比较了两种不同上升时间的数字信号。上升时间可以客观...
数字信号的建立/保持时间(Setup/HoldTime) 不论数字信号的上升沿是陡还是缓,在信号跳变时总会有一段过渡时间处于逻辑判决阈值的上限和下限之间,从而造成逻辑的不确定状态。更糟糕的是,通常的数字信号都不只一路,可能是多路信号一起传输来一些逻辑和功能状态。这些多路信号之间由于电气特性的不完全一致以及PCB走线路径长短的不同,在到达其接收端时会存在不同的时延,时延的不同会进一步增加逻辑状态的不确定性。 由于我们感兴趣的逻辑状态通常是信号电平稳定以后的状态而不是跳变时所的状态,所以现在大部分数字电路采用同步电路,即系统中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时钟对信号进行采样。如图1.5所示,虽...
什么是数字信号(DigitalSignal) 典型的数字设备是由很多电路组成来实现一定的功能的,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主要通过数字信号的传输来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互。 数字信号通过其0、1的逻辑状态的变化来一定的含义,典型的数字信号用两个不同的信号电平来分别逻辑0和逻辑1的状态(有些更复杂的数字电路会采用多个信号电平实现更多信息的传输)。真实的世界中并不存在理想的逻辑0、1状态,所以真实情况下只是用一定的信号电平的电压范围来相应的逻辑状态。比如图1.1中,当信号的电压低于判决阈值(中间的虚线部分)的下限时逻辑0状态,当信号的电压高于判决阈值的上限时逻辑1状态。 数字信号幅度测试的定义...
采用并行总线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总线的吞吐量很难持续提升。对于并行总线来说, 其总线吞吐量=数据线位数×数据速率。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数据线的位数来提高总线吞吐 量,也可以通过提升数据速率来提高总线吞吐量。以个人计算机中曾经非常流行的PCI总 线为例,其**早推出时总线是32位的数据线,工作时钟频率是33MHz,其总线吞吐量= 32bit×33MHz;后来为了提升其总线吞吐量推出的PCI-X总线,把总线宽度扩展到64位, 工作时钟频率比较高提升到133MHz,其总线吞吐量=64bit×133MHz。是PCI插槽 和PCI-X插槽的一个对比,可以看到PCI-X由于使用了更多的数据线,其插槽...
基本上可以看到数字信号的频域分量大部分集中在1/7U,这个频率以下,我们可以将这个频率称之为信号的带宽,工程上可以近似为0.35/0,当对设计要求严格的时候,也可近似为0.5/rro 也就是说,叠加信号带宽(0.35/。)以下的频率分量基本上可以复现边沿时间是tr的数字时;域波形信号。这个频率通常也叫作转折频率或截止频率(Fknee或cutofffrequency) *信号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信号带宽以下,意味着我们在考虑这个信号的传输效应时,主要关注比较高频率可以到信号的带宽。 所以,假如在数字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可以保证在信号的带宽(0.35亿)以下的频率分量(模拟信号)经...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步电路中,如果要得到稳定的逻辑状态,对于采样时钟和信号间的时序关系是有要求的。比如,如果时钟的有效边沿正好对应到数据的跳变区域附近,可能会采样到不可靠的逻辑状态。数字电路要得到稳定的逻辑状态,通常都要求在采样时钟有效边沿到来时被采信号已经提前建立一个新的逻辑状态,这个提前的时间通常称为建立时间(SetupTime);同样,在采样时钟的有效边沿到来后,被采信号还需要保持这个逻辑状态一定时间以保证采样数据的稳定,这个时间通常称为保持时间(HoldTime)。如图1.6所示是一个典型的D触发器对建立和保持时间的要求。Data信号在CLK信号的有效边沿到来t、前必须建立稳定的逻辑状态...
通常情况下预加重技术使用在信号的发送端,通过预先对信号的高频分量进行增强来 补偿传输通道的损耗。预加重技术由于实现起来相对简单,所以在很多数据速率超过 1Gbps 的总线中使用,比如PCle,SATA 、USB3 .0 、Displayport等总线中都有使用。当 信号速率进一步提高以后,传输通道的高频损耗更加严重,靠发送端的预加重已经不太 够用,所以很多高速总线除了对预加重的阶数进一步提高以外,还会在接收端采用复杂的均 衡技术,比如PCle3.0 、SATA Gen3 、USB3.0 、Displayport HBR2 、10GBase-KR等总线中都 在接收端采用了均衡技术。采用了这些技术...
数字信号的建立/保持时间(Setup/HoldTime) 不论数字信号的上升沿是陡还是缓,在信号跳变时总会有一段过渡时间处于逻辑判决阈值的上限和下限之间,从而造成逻辑的不确定状态。更糟糕的是,通常的数字信号都不只一路,可能是多路信号一起传输来一些逻辑和功能状态。这些多路信号之间由于电气特性的不完全一致以及PCB走线路径长短的不同,在到达其接收端时会存在不同的时延,时延的不同会进一步增加逻辑状态的不确定性。 由于我们感兴趣的逻辑状态通常是信号电平稳定以后的状态而不是跳变时所的状态,所以现在大部分数字电路采用同步电路,即系统中有一个统一的工作时钟对信号进行采样。如图1.5所示,虽...
对于典型的3.3V的低电压TTL(LVTTL)信号来说,判决阈值的下限是0.8V,判决阈 值的上限是2.0V。正是由于判决阈值的存在,使得数字信号相对于模拟信号来说有更高的 可靠性和抗噪声的能力。比如对于3.3V的LVTTL信号来说,当信号输出电压为0V时, 只要噪声或者干扰的幅度不超过0.8V,就不会把逻辑状态由0误判为1;同样,当信号输出 电压为3.3V时,只要噪声或者干扰的幅度不会使信号电压低于2.0V,就不会把逻辑状态 由1误判为0。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数字信号抗噪声和干扰的能力是比较强的。但也需要注意,这 个“强”是相对的,如果噪声或干扰的影响使得信号的电压超出了其...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步电路中,如果要得到稳定的逻辑状态,对于采样时钟和信号间的时序关系是有要求的。比如,如果时钟的有效边沿正好对应到数据的跳变区域附近,可能会采样到不可靠的逻辑状态。数字电路要得到稳定的逻辑状态,通常都要求在采样时钟有效边沿到来时被采信号已经提前建立一个新的逻辑状态,这个提前的时间通常称为建立时间(SetupTime);同样,在采样时钟的有效边沿到来后,被采信号还需要保持这个逻辑状态一定时间以保证采样数据的稳定,这个时间通常称为保持时间(HoldTime)。如图1.6所示是一个典型的D触发器对建立和保持时间的要求。Data信号在CLK信号的有效边沿到来t、前必须建立稳定的逻辑状态...
很多经典的处理器采用了并行的总线架构。比如大家熟知的51单片机就采用了8根并行数据线和16根地址线;CPU的鼻祖——Intel公司的8086微处理器——**初推出时具有16根并行数据线和16根地址线; 现在很多嵌入式系统中多使用的ARM处理器则大部分使用32根数据线以及若干根地址线。并行总线的比较大好处是总线的逻辑时序比较简单,电路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并行总线的信号线数量非常多,会占用大量的引脚和布线空间,因此芯片和PCB的尺寸很难实现小型化,特别是如果要用电缆进行远距离传输时,由于信号线的数量非常多,使得电缆变得非常昂贵和笨重。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