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体系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安全体系涉及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工业APP 、数据等多方面网络安全问题,其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监测预警、应急响应、检测评估、功能测试等手段确保工业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与传统互联网安全相比,工业互联网安全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涉及范围广。工业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工业相对封闭可信的环境,网络攻击可直达生产前线。联网设备的爆发式增长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普遍应用,使网络攻击面持续扩大。二是造成影响大。工业互联网涵盖制造业、能源等实体经济领域,一旦发生网络攻击、破坏行为,安全事件影响严重。三是企业防护基础弱。目前我国广大工业企业安全意识、防护能力仍然薄弱,整体安全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业互联网为5G通信技术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推动万物互联。湖北AI工业互联网应用
其中,数据传输典型技术包括嵌入式过程控制统一架构(OPC UA)、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数据分发服务(DDS)等;数据语义语法主要指信息模型,典型技术包括语义字典、自动化标记语言(automation ML)、仪表标记语言(Instrument ML)等。标识解析体系实现要素的标记、管理和定位,由标识编码、标识解析系统和标识数据服务组成,通过为物料、机器、产品等物理资源和工序、软件、模型、数据等虚拟资源分配标识编码,实现物理实体和虚拟对象的逻辑定位和信息查询,支撑跨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的数据共享共用。四川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工业互联网助力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工业互联网在三大产业中的应用,工业互联网在头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应用模式各具特色,且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强大的潜力。头一产业(农业):智慧农业与农业机械智能化,工业互联网普遍应用于智慧农业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参数,精确把握作物生长状况。大数据分析则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此外,工业互联网还应用于农业机械的智能化管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第二产业(工业):智能制造、供应链协同与个性化定制,在第二产业中,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丰富多样。智能制造是主要应用之一,实现生产设备、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柔性化发展。同时,工业互联网在供应链协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跨部门、跨企业之间的协同设计、生产、服务,提升整个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运营效率。此外,工业互联网还支持个性化定制生产,满足多样化需求。第三产业(服务业):服务创新与新业态发展,在第三产业中,工业互联网主要应用于服务创新。
行业渗透率方面,根据《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数据地图(2021)》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约为17.50%,整体渗透率不高。根据工信部《“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将达到45%。市场空间方面,《中国统计年鉴(2023)》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约为47.20万家,以每家单位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费用为500万元、市场渗透率45%测算,对应2025年市场空间超万亿元。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灵活用工模式,增强企业用工灵活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方面:数据安全:加密通信: 通过使用加密协议确保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是安全的,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数据备份和恢复: 定期备份关键数据,并确保有可靠的恢复计划,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安全培训与意识:员工培训: 对工业系统的用户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他们有关安全较佳实践,如防范社交工程攻击和安全使用密码等。安全文化: 建立一个安全文化,使所有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励报告任何可疑活动。数字化孪生技术结合工业互联网,实现虚拟与现实的无缝对接。湖北AI工业互联网应用
工业互联网促进能源管理优化,实现节能减排。湖北AI工业互联网应用
个性化定制是面向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通过客户需求准确获取和分析、敏捷产品开发设计、柔性智能生产、精确交付服务等,实现用户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深度参与,是以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大批量生产实现产品个性化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的一种制造服务模式。服务化延伸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指的是企业从原有制造业务向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具体包括设备健康管理、产品远程运维、设备融资租赁、分享制造、互联网金融等。湖北AI工业互联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