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固定(防止离体组织自溶抗原扩散),固定液包括:有机溶剂(甲醇、乙醇等);交联剂(4%PFA、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的选择取决于被研究抗原的性质及所用抗体的特性,不过,目前甲醛用的还是较多的,但针对磷酸化的抗体,不适合用甲醛,会导致磷酸蛋白从膜表面转移到胞浆中,故应选择冰冷的无水甲醇或无水乙醇,同时应注意甲醛会挥发,在4-8°C不宜储存太久。固定时间:取决于组合块的大小和类型,对于大多数组织,18-24h较为理想,细胞固定时间较短,一般2%的甲醛室温固定20min即可。以细胞样品为例: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爬片15min,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3min。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于研究肉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MMP2免疫组化IHC
免疫荧光的原理:免疫学的基本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时,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个因素。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直接法:将标记的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加在抗原标本上,经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的染色,用水洗去未参加反应的多余荧光抗体,室温下干燥后封片、镜检。MMP2免疫组化IHC免疫荧光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凋亡和细胞存活。
免疫荧光检测相对于酶检测的优势:定量荧光信号的能力(与使用基于酶的方法进行的定性测定相反);复用能力(可以结合不同发射光谱的荧光染料来检测多种蛋白质);荧光染料的光稳定性。免疫荧光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抗体,再用这种荧光抗体(或抗原)作为探针检测组织或细胞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在组织或细胞内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含有标记的荧光素,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荧光素受外来激发光的照射而发生明亮的荧光(黄绿色或橘红色),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组织细胞,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测定含量。
免疫荧光的原理和类型:免疫荧光利用荧光分子或荧光团在一定波长(分子的吸收光谱)下吸收光子的特性,经过短暂的间隔(发射光谱)后以较高的波长发射光子,并伴随能量损失。发射的荧光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荧光团可以通过可见光或紫外光激发。具有高光稳定性和荧光量子产率的荧光染料可在市场上购买,其激发较大值跨越从400到>700nm的波长范围。它们不会损伤活细胞,可安全用于生物制剂。在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时,首先对细胞或组织进行固定和透化处理。进行免疫染色时,荧光团与目标抗原的抗体结合,然后使用成像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根据使用的抗体和所需的信号扩增,免疫荧光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免疫荧光技术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样品中的荧光信号,从而确定目标分子的存在和位置。
细胞爬片的免疫荧光步骤基本一致:1. 取出细胞爬片放到35mm或60mm用过的细胞培养皿里,PBS洗三遍。注意:有的时候作的细胞爬片可能比较小,因此夹取的时候要小心,注意 反正面,放在皿里洗比较方便,避免了来回夹取,另外洗的时候加PBS不要太冲,不要细胞冲下来。洗的时候我都是多加PBS,稍晃一下就倒掉,没有等5分钟或10分钟。2. 4%冷的多聚甲醛固定20分钟,PBS洗三遍。3. 0.2%Triton X-100通透10分钟,PBS洗三遍。4. 与二抗相同宿主的血清封闭30分钟,PBS洗三遍。5. 一抗4度湿盒内过夜,也可37度2小时,感觉前者效果好,PBS洗三遍。6. 二抗室温2小时(避光),或者37度1半小时,PBS洗三遍。7. 较好用DAPI染核,然后直接照荧光片。8. 蒸馏水洗掉PBS,甘油封片,指甲油封片子的四周,因为甘油不象树脂那样会干,所以不用指甲油封的话会弄的一塌糊涂。免疫荧光在医学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用于检测病原体、肉瘤标志物等。MMP2免疫组化IHC
免疫荧光技术是将抗体与荧光素等示踪物质结合,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进行定位。MMP2免疫组化IHC
荧光的产生:一此化学物质能从外界吸收并储存能量(如光能、化学能等)而进入激发态,当其从激发态再回复到基态时,过剩的能量可以电磁辐射的形式放射(即发光)。荧光发射的特点是:可产生荧光的分子或原子在接受能量后即刻引起发光;而一旦停止供能,发光(荧光)现象也随之在瞬间内消失??梢砸鸱⒂獾哪芰恐掷嗪芏?,由光激发所引起的荧光称为致荧光。由化学应所引起的称为化学荧光,由X线或阴极射线引起的分别称为X线荧光或阴极射线荧光。荧光免疫技术一般应用致荧光物质进行标记。MMP2免疫组化I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