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带的分类:1、按材质分,尼龙/特多龙/PP丙纶/亚克力/棉/涤纶/金银葱/氨纶/光丝/人造丝等,尼龙和PP织带的区分:一般尼龙织带是先织后染,所以割开后纱的颜色因染色不均会泛白色本纱的颜色,而PP织带因是先将纱染色再织,故不会存在纱成白色的现象;对比下尼龙织带较PP织带有光泽且柔软;通过燃烧的化学反应也可区分;一般尼龙织带价位要高于PP织带。特多龙织带较为柔软,且无光泽,亚克力织带由特多龙和棉两种材质构成棉织带的价位一般较高。2、按织带本身特性分,弹性织带与刚性织带(非弹性织带)两类,。刚性带的动态负载能力是其在机械传动中应用的关键。提花刚性带价格
70年代,由于带子连续染色整烫机的推广,有色带子的加工,由先染后织的传统工艺,发展到先织后染,先织后漂,整烫后处理连续化,织带技术进入机械化大生产的行列。80年代初,行业引进瑞士、意大利、联邦德国高速无梭织带机,整烫联合机,包缠线机,整经机等,织带技术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织带工艺技术的进步,带来产品的升级换代、1979年,国内头一代SD9-9型橡胶锭带试产成功,使橡胶锭带产品结束依赖进口的历史。1980年,又研制出SD-81A、B型橡胶锭带,具有软、轻、薄、牢、伸长小、冲击力小,接头短而平整的特点。1990年初,为桑塔纳轿车配套用的汽车安全带试制成功。又经两年多时间开展调研、组织试制,产品质量达到QC49-92和TL-VW470标准。提花刚性带价格刚性带的环保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可降解材料成为研究方向。
织带的防红外性,织带抗紫外线红外性能指的是在红外光谱范围内,其具备一定程度的透射、反射或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其原理涉及到材料的组成和结构设计。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添加特殊材料、涂覆特殊涂层以及调整织带的结构等。通过这些方法,织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红外辐射的反射和发射,从而起到隐身和保护的作用。织带的防红外性能,通常使用红外线光谱仪、热像仪等设备进行检测。这些设备可以用来评估织带对红外线辐射的反射、吸收或透射能力。
染色摩擦色牢度检测,染色摩擦色牢度检测仪,主要用于检测纺织品、皮革等材料在擦拭过程中,是否会褪色或颜色转移。使用该仪器对织带色牢度进行检测时,研究人员会先将织带样品固定在压板上,设定好摩擦次数等参数后,带有标准小白布的摩擦头就会来回摩擦织带样品;然后,对干、湿摩擦的结果进行评估,就可以对织带的颜色牢度作出判断。为确保产品在使用中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效果,在选择织带时,除了考虑其强度和耐用性外,也要重视其色牢度。刚性带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提升效率和质量。
机织(梭织),经纬交织。并捻后纱线经整经做成筒子(盘头),纬纱摇成纡子,在织机上织带。30年代,为手拉木织机、铁木织机织带。60年代初,以1511织机改装成织带机,现仍普遍使用。因带子宽度小,织造方式不一样,有单条、双条、数十条不等,有单层,也有双层。1967年,行业以工人为主体的无梭织带研究小组,成功地自行设计、自行制造出高速单条无梭织带机,实现织带不用梭,且工序缩短,占地面积小,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织带工艺史上的创举。高质量的刚性织带可以承受巨大的负荷而不会变形或断裂。金华工业刚性带
刚性带的标准化测试方法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提花刚性带价格
色牢度的评定一般采用目测评定法,即以灰色样卡为标样,在一定光照和环境条件下,用人的目光对比灰卡和试样,以确定试样的原样变色和白布沾色级数。灰卡(分别为变色和沾色)为五个牢度等级,即5、4、3、2、1。5级较好,1级较差。在每两个级别中再补充半级,即4 5、3 4、2 3、1 2,所以我们日常用的灰卡为5级9档,染色牢度评定结果为9个级别之一。如果织带产品的某项色牢度达不到标准规定的级别,那么织带产品为不合格。另外,对于婴幼儿纺织用品还要考核耐唾液色牢度。提花刚性带价格